欢迎访问灯榜文库!投稿QQ:511112889

大班社会教案

爱库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大班社会教案:我的运动装

推荐度:

保护环境大班社会教案

推荐度:

《交通规则我知道》大班社会课教案

推荐度:

大班社会新朋友教案

推荐度:

九九重阳节大班社会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集合8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会关心小班的弟弟和妹妹。

2.尝试用多种方法和小班弟弟妹妹进行交往。

3.体验爱护小班弟弟妹妹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本班幼儿在小班时的活动照片。

2.事先与小班联系,和教师交流活动过程,共同确定活动场地。

3.提供幼儿结伴用的所需材料如玩具、折纸、球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理解长大的含义。

1.教师和幼儿观看照片,感受自己的变化。

"你们知道这是我们什么时候的照片?我们现在上大班了,有哪些变化呢?"

2.启发幼儿说说自己的变化(如身高、体重、能力的变化)"我们长高了、变重了,还学会了许多的本领,现在是幼儿园的大哥哥大姐姐了,幼儿园小班、中班的小朋友都是我们的弟弟妹妹。"

(二)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与弟弟妹妹友好交往的方法。

1.引导幼儿讨论:我们要去关心小班的小朋友,怎样认识他们呢?怎样让他们喜欢我们呢?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想法,同伴间彼此分享经验。

3.教师提出任务:

"和一个弟弟妹妹交朋友,要知道他的名字,记住他的样子,并让他喜欢。"

(三)教师启发大班幼儿和小班幼儿两两结伴,进行活动。

1.提出活动要求: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在活动中注意保护弟弟妹妹的安全,如发现弟弟妹妹遇到困难能及时帮助。

2.幼儿交流与弟弟妹妹活动的情况,谈谈自己是如何和弟弟妹妹相处的。

"你是怎么和弟弟妹妹玩的?你知道他叫什么了吗?"

3.教师说说在活动中看见的情况,引导幼儿相互学习交往的方法。

4.请大班幼儿制作一样小礼物送给弟弟妹妹,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活动延伸:

1.继续与结伴班级开展大带小的活动。

2.在值日生劳动中增加公益活动。

活动反思:

在这一主题活动《我是大班哥哥姐姐》中,孩子对自己是大班小朋友非常自豪,通过四周的时间,孩子们适应了新的环境,他们自己动手,从构思、设计到操作,积极地参与了班级环境及活动区的布置,每一步都认真无比,他们把班级变成了自己的家,真正的成为了集体的主人。唤醒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审美意识。

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和规则,为了让幼儿能走进生活、了解标志,我们开展了“认识标”、“找标志”、“收集标志”和“制作标志”的活动。特别地,通过语言活动《小鼹鼠过生日》,幼儿既发展了语言能力,又进一步感知了标志在生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学会看标志出行。经过活动的`开展,幼儿对它们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懂得了要按标志进行活动。特别是在制作标志的过程中,幼儿能根据实际情况,为我们的班级和幼儿园制定了许多的标志,如:不扔纸屑、不摘花、不乱叫等标志。可见,幼儿真的走进了生活,懂得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到学习活动中。

在学习性活动上,本学期我们创设了语言区(江南书斋)、美工区(巧手工坊)、科学区(快乐加油站)、益智区(江南棋社)、特色区(印染坊)等活动,美工区是这个主题的重点,为了让我们班的孩子们学会我们茶楼的操作,在美工区中我们投放了皱纹纸来制作茶叶,在活动中,我们示范了两种茶叶的制作过程,一种是简单的用皱纹纸搓揉成小球,一种向一个方向把皱纹纸条揉成纸条的方法,一开始,我以为成功率会很低,没有几个人会成功的,但没想到,基本上我们每个孩子都成功了,连平时的皮大王也能安安静静的坐在一边认真的操作。在益智区中,我们的重点是让孩子们了解区域的规则,以及让他们学习一些棋类的游戏规则。

在这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大班的幼儿思维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自信心,对于各种事情喜欢参与、创作,幼儿不断地生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与他们一起共同参与,共同学习,既是活动的观察者、记录者,也是活动的支持者、指导者,通过不断地提供材料,变化空间,倾听幼儿、关注幼儿,使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愿我们有更多的活动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有益的经验,使他们对童年充满快乐的回忆!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社会认知:观察了解生活中的配对,解读绘本中长颈鹿和鳄鱼的不同特点。

2、社会情感:感受朋友之间和谐的情感,体会天生一对的美好。

3、社会行为: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乐于寻找天生一对的朋友。

【活动准备】PPT、小礼物。

【活动流程】

一、活动导入 引出什么是“一对”

——看过这本书吗?

——什么叫“一对”?

二、观察尝试 理解生活中的“配对”

1.物品配对

——哪两个可以配成一对?为什么?

2.朋友配对

——你最好的`朋友是谁?你最喜欢和谁配成一对?为什么?

3.动物配对

(1)观察长颈鹿和鳄鱼的“不般配”。

——老师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长得怎么样?

——你觉得他们可以成为一对吗?为什么?

(2)了解长颈鹿和鳄鱼的“般配”。

——他们在干什么呢?你感觉怎么样?

——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呢?你感觉怎么样?

——他们有没有成为很好的一对?为什么?

4.模仿尝试

——和你的好朋友摆一摆很要好的、很般配的的动作造型,并说一说为什么。

——过了几天,鳄鱼和长颈鹿决定外出旅游,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三、阅读故事 深刻感知“天生一对”

——悬读p12至p30,你觉得长颈鹿和鳄鱼是怎样的一对儿?

四、活动延伸

寻找生活中的天生一对

——孩子们,你们觉得在家里谁和谁也是天生一对?

小结:在家里,天生一对的越多,你们家的日子会过的越开心、越美满;在幼儿园里,你的朋友越多,你就会越快乐!如果我们大家都成了好朋友,那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都会很快乐……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十二生肖所包括的十二种动物、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

2、了解十二生肖一年一种属相,人的一生只有一种属相。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生肖动物图卡10套、生肖排序表10张、十二生肖歌视频、十二生肖视频故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引导孩子交流属相,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贴相应动物卡片。

师小结:属相也叫生肖,生肖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用动物作为标志记录年份的方式。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和生肖有关的歌曲,请小朋友听一听,除了刚刚说到的这些动物生肖,还有没有其他的生肖?

二、基本部分:

(一)感知十二生肖所包括的十二种动物、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

1、初听十二生肖歌曲。

师:歌曲中还说到了哪些生肖?

师根据幼儿回答补充动物图卡,引导幼儿数一数一共有几种动物生肖。

2、师:那这12种动物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再听十二生肖歌,听完之后,请大家给它们排排队。

幼儿第二次听歌曲,看视频。

3、引导幼儿3人一组,合作完成生肖排序图。(幼儿操作时,以十二生肖歌为背景音乐)

师说歌词,共同检查排序情况。

4、引导幼儿按顺序说一说这些动物生肖都是谁。

5、引导幼儿加上数字再次说一说生肖排序图。

(二)引导幼儿了解十二生肖一年一种属相。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了自己的生肖,但我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小朋友的属相有的是鼠,有的是牛,不一样呢?

(引导幼儿讨论)

交流:为什么你们的属相不一样?

师小结:同一年出生的`孩子属相是一样的,鼠年出生的属鼠,牛年出生的属牛,狗年出生的属狗,一年只有一种属相。

(三)了解人的一生只有一种生肖。

引导幼儿讨论:你今年属鼠,明年属什么?

师小结:一个人只有一种属相,属相不会因为人一年年长大而跟着变化,你现在属鼠,明年也属鼠,等到你长大了,还是属鼠。

三、结束部分:

幼儿观看十二生肖视频故事。

师预留问题,引起幼儿继续探讨十二生肖的兴趣:为什么有的大人和你的生肖是一样的?

活动反思:

为了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让孩子对十二生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我在活动的设计中更注重的是对孩子社会性的培养,让孩子能通过该活动去关心一下身边的亲人,培养的交往、合作能力。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感官观察不同材料的筷子的特征,知道筷子都是成双使用的。

2、了解筷子的用途,学习掌握和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发展小肌肉动作。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筷子,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出示筷子,幼儿观看。

2、提问:

(1)这是什么?

(2)它有什么用处?

3、组织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4、师:这个是筷子,我们吃饭的时候会使用它来夹东西。

二、结合实物筷子,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感知筷子的不同特征。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各种不同种类的筷子,幼儿观看。

2、提问:

(1)这些筷子是什么形状的?

(2)它们都是用什么做成的?

(3)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吗?

3、组织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等形式自由讨论回答。(重点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长短、粗细、材料等方面观察发现它们的不同。)

4、小结:原来有的`筷子是竹子做的,有的筷子是木头做的,有的筷子是塑料做的,它们都是长长的、直直的,摸起来是硬硬的,而且都是一头粗一点,一头细一点。

5、组织幼儿再次根据筷子的特征进行感知、探索。

三、游戏“夹夹乐”,帮助幼儿巩固掌握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发展小肌肉动作。

1、提问:

(1)你们会用筷子吃饭吗?

(2)你们是怎么握筷子的呢?

2、组织幼儿展示自己握筷子的方法,教师纠正幼儿的错误姿势。

3、教师介绍游戏“夹夹乐”玩法,幼儿倾听。(请幼儿练习分组用筷子夹弹珠、木珠或泡沫板,看谁在指定时间内夹得又快又好。)

4。教师示范用筷子夹东西,幼儿观看。

5、请个别幼儿上前示范,教师及时进行筷子握姿的指导。

6、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比赛,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延伸】

1、请家长在家督促幼儿使用筷子吃饭。

2、宣传使用筷子时的注意事项,引导幼儿注意安全,学会安全、正确使用筷子,如不把筷子打到别人,不把筷子放在嘴里咬……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和同龄人交朋友,学习和朋友交往的简单方法。

2.体验有朋友的快乐。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和同龄班的教师交流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2.邀请一部分同龄班幼儿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入话题。

1、教师:你有朋友吗,你是怎么认识他(她)的?

2、教师:在幼儿园里我们只认识自己班的小朋友,今天我们去和大×班的小朋友交朋友,你们会用什么方法去交朋友?

3、教师和幼儿相互交流。

二、教师和幼儿到同龄班活动。

1、 教师:今天,我们到大×班去活动,每个小朋友要找一个新朋友,和他(她)一起在区域里活动。

2、 幼儿在同龄班里自主活动,并寻找新朋友。

3、 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交友情况,例如:很快能交到朋友的,不停地换朋友的,一直和一个朋友进行交往的等。

4、 教师重点帮助没有交到朋友的幼儿,让他们学习交朋友的方法。

三、幼儿回班讨论、交流。

1、教师:你们交到朋友了吗?他(她)叫什么名字?你用什么方法交到朋友的?

2、幼儿交流。

3、教师和幼儿讨论所观察到的三种交朋友的情况,并提问:哪一种是最好的方法?

4、教师和幼儿讨论:想交到朋友应该怎么做,可以说些什么?可以做些什么?

5、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交朋友要大方,首先要介绍自己,然后主动地向别人说出你的想法,询问朋友的名字并和他(她)一起玩。

活动延伸:

教师利用游戏、劳动或运动会等时间组织幼儿和交到的新朋友一起活动。

活动反思:

我从这几方面来总结和反思本次活动

1.教具的制作和使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本着简单易操作的教育理念,整个活动过程使用的教具只有小狐狸布偶一个、记录表、铅笔若干。教具虽简单,但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孩子们都被我的表演所吸引,紧紧跟随老师的思路。

2. 教育对象的选择:活动的主题是“我会交朋友”,为了拓宽孩子的交友范围,我选择了大5、大6、大7、大8的孩子一起参与活动,一开始我还担忧孩子们会不会去与其他班的幼儿交往,后来发现我的.担忧是多余的,孩子们对于与其他班的孩子进行交往非常雀跃,这让我深悟:教学要敢于尝试。

3.游戏的选择:选择“套圈”游戏,目的是进一步熟悉好朋友的信息,游戏中有这样一段歌词是:“先套XXX,再套XXX,后套XXX呀”正好可以巩固刚刚交的新朋友的姓名,同时游戏有一个角色的分配,这又让幼儿学会了协商和合作,并且体验了与朋友一起玩游戏的乐趣,从而激发孩子主动交朋友的情感。

整个活动过程,孩子们都表现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特别是在交友和游戏这两个环节,课堂气氛很活跃,有的孩子还主动去找客人老师做朋友,做到大胆询问、主动邀请、合作协商,不因对方是老师而拘谨。

本次活动由一位幼儿的一句问话:“老师,什么是爱好?”让我看到了活动的不足之处,“爱好”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还是太书面化了,没有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虽然我也有稍作解释,但还不够详细具体,以后在教学中考虑问题还要再全面些,教学中学会换位思考,争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上一个台阶。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辨认自己或他人的姓氏,对汉字感兴趣,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

2、感知自己名字的与众不同,大胆交流名字的由来,体会家长对自己的期望。

活动准备:

1、事先请幼儿向家长了解自己名字的写法、含义及小故事。

2、孩子姓名的字卡、《百家姓》视频及挂图、地震中出生的孩子照片。

活动过程:

1、导入

出示老师的姓氏"孔"字字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知道"孔"是老师的姓氏,也是"孔子"的"孔"。

2、新授

(1)游戏:开火车。了解幼儿姓氏,请同姓的幼儿握握手。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姓氏?

教师总结:中国有十多亿人口,姓氏也有很多。(引出百家姓)

(3)看课件《百家姓》视频,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

出示《百家姓》前一百位的"姓氏,让幼儿观察了解:前一百位的姓氏有几行?每行有几个姓氏?你的姓氏排第几?大声地念出来。

你还认识其他的姓氏吗?排第几位?

(4)提问:你的姓氏和爸爸一样还是和妈妈一样?爸爸姓什么?爷爷姓什么?

教师总结:我们中国的姓氏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我们都是随爸爸的姓,也有跟妈妈姓的;有一个字的姓,也有两个字的姓,这是我们中国特有的。

(5)出示只显示姓的名字请幼儿猜。

教师总结:中国人同姓的很多,光看姓不能知道是谁,还要有名。

将写有全班幼儿姓名的字卡贴在黑板上,请幼儿找找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大声地念出来。

你还认识其他小朋友的名字吗?你知道你们老师的名字吗?

(6)老师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请挨着的两个小朋友互相交流自己名字的故事。

(7)请幼儿讲述自己名字的含义和故事。

教师总结:我们的名字都有特殊的含义和故事,包含了父母对我们的爱和期望,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孝顺和懂得感恩的人。

活动延伸:

1、看课件:地震中出生的婴儿照片,讲述婴儿名字的由来,引出我们共同的名字--中国人。

2、鼓励幼儿爱祖国,长大报效祖国。请幼儿签上自己的名字(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

3、教师总结。(音乐《大中国》)

大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设计背景

要过年了,孩子嘴里只是念叨着过年穿新衣,吃好吃的,对我们很多民间传统的习俗还不了解,为了让孩子了解东北传统过年的风俗习惯,因此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民间传统的过年习俗。

2、学会唱手指儿歌《过大年》。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夜晚,过年全家在一起吃团圆饭,年夜包饺子象征着团聚合欢与吉利。

2、能清楚、流利的`唱儿歌《过大年》并会手指操。

活动准备

春联、福字、年画、灯笼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给孩子讲民间故事《年兽的传说》导入“年”,让孩子对年有一个简单的理解,知道为什么熬年守夜,为什么燃放爆竹。

基本环节:出示春联、福字、年画、灯笼,讲解过年不只是穿新衣,戴新帽。从过年帖春联,福字倒着帖,到燃放爆竹、包饺子、除夕守夜、给老辈拜年会有压岁钱等,把这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一一讲解给孩子听。

教给孩子儿歌《过大年》并学会手指操。

结束环节:拜年都有压岁钱,压岁钱怎样用?

让孩子自由发挥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大班社会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祖国的著名建筑、土特产品、美丽的风景和人口众多的城市。

2、通过用照片、明信片、实物、建构等方式布置展览.进一步了解祖国。

3、激发爱祖国的情感。

4、商讨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1、幼儿、家长和老师共同收集祖国各地的照片、明信片、实物、各地特产等。

2、学习建构天安门广场、长城(大雁塔、东方明珠等)各地的名胜。

3、旅行帽、小旗、解说员胸牌、话筒(玩具或其他物品代替均可)等。

4、中国地图(小标记、长江、长城、天安门、珠穆朗玛峰)。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节目主持人,采用提问和答题的方式,引导幼儿了解祖国之最方面的常识。例如:

——你知道我国最长的河流叫什么?(长江)

——你知道我国最大的广场叫什么?(天安门广场)

——你知道我国最长的城墙叫什么?(长城)

——你知道我田最高的山峰叫什么?(珠穆朗玛峰)

——你知道我国最大的城市叫什么?(上海)

——你知道我国最珍贵的动物是什么?(熊猫)

2、教师提出办“祖国之最”展览的建议,吸引幼儿参加。

3、引导幼儿从祖国之最扩展到祖国各地的特产、旅游胜地、风景名胜等。

——师生共同讨论:我们的展区分几个区?每个区都由谁负责?

——引导幼儿从几个方面来展开讨论。

——每小组幼儿确立自己展区的主题,讨论:用什么办法布置展览会。

4、幼儿分小组进行展览会的布置。

教师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深入到幼儿中间去,为幼儿解决它们无法解决的困难,并给予幼儿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玩“旅游团”游戏。

由老师任导游,带领游客到各展区观看。到了那一个展区就由该区负责的幼儿推选1—2名解说员为大家做介绍,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祖国的文化和特产。

活动反思

在这节课上,我很好地考虑教学的内容、过程和学生的个体需要,而且也能够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经验,有意识地对“教什么”和“怎样教”做出选择,并且,对于扩大学生的信息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

此次课较好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差异。其最大的特点是:允许选择,自主决定。让学生去选择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选择最佳的合作伙伴,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汇报方式,表现了对学生极大的信任。信任,就是最好的尊重。

二、关于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收集处理信息时,难点在于收集完信息之后,不会进行选择和整理,另外有些与课文内容联系不紧密的信息始终充斥着课堂,浪费了课堂的大量时间,本节课为了避免这两个问题的发生。老师先来收集相关信息,并分成若干信息卡片,暗示学生信息分类,同时要求学生甄别与课文关系紧密的信息,这就做到信息为理解课文内容服务。

三、关于学生对语言积累。

我们常说,厚积薄发,没有深厚的语言及文化积累,薄发就勉为其难了,于是本节课着重语言积累,如理解“辽阔”这一个词,并不是让学生查词典,把它的意思生搬硬拉的让学生理解,而是使词语润物细无声地扎根于让学生的心。先让学生猜,再让学生通过看图片、资料悟,进而让学生想,最后让学生用。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学用结合,达到学以致用。

15458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