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灯榜文库!投稿QQ:511112889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精选10篇)

无敌客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阅读是一种既可以增长智慧,又可以愉悦心灵的活动。读书心得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书中的内容,从而受益匪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希望帮助到您。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篇1】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前一个月,我们学校把故事大王沈石溪请来给我们讲他以前和动物的故事,然而也推荐了他写的几本书目,我买的是《最后一头战象》。

我读到了《最后一头战象》这篇时,我目瞪口呆,因为在一九四三年,我国象兵和日寇打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战争,大象的吼声惊天动地,日寇们的刺刀杀了无数只战象,真是残忍极了。

同学们,大象现在是二级保护动物,如果大象以前是保护动物,就不会死去那么多无辜的战象。

这些可爱的大象还有很多功能,它们把很重的东西卷起来,在海边更是有趣了,它可以给你当喷泉。

大象是很温柔的、善良的,保护动物就象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我们应该呼吁所有的人都来保护动物,尊重它们,了解他们,和动物成为真正的朋友。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最后一头战象》的作者是沈石溪,他写的都是最能吸引读者的动物小说。

主要讲了一九四三年日寇侵占缅甸,象兵迎战,结果只有一头幸存,其它八十多头象全部战亡。人们都很尊敬它,给予它很好的照顾。战象每天吃香蕉,喝泉水,过得无忧无虑。后来它老了,没力气了,它开始绝食,大家都说它快死了。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战象披上象鞍,告别寨子,又回到了当年战斗过并埋战象的地方。它和同伴们一起,平静地去了……

那头战象没有在临死前回自己的象冢,而是回到了牺牲的同胞坑里。它也是有感情的,死了也要和伙伴们在一起。

这只是本书中其中的一个故事,另外作者还讲了几篇关于象、野猪和熊的故事。野猪懂感情通人性,熊憨厚又凶猛......

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告诉我动物活在世界上也有自己的生活圈子、自己的感情、自己的习性。 让我学习尊重每一个生命。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篇2】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许多书,但我最喜欢得一本书是《最后一头战象》,她讲的是一头在临死前的老战象的故事。这头老战象在临死前仍然不忘几十年前浴血奋战的战场,还特意跑过去缅怀它的战友!

这本书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人们都说动物不如人,但我觉得他们错了。大象是兽类,它知道要在临死前去几十年前的战场看一下,可是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和这头老战象一样呢?

我们要记住《最后一头战象》的精神!如果我们都像那头老战象一样,善待每一个人,对老人多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多出一份关爱,人与人之间都很友善、和谐。那么这个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有些文章读后也就忘记了,一段时间之后,甚至没有一丝印象了。但读了《最后一头战象》之后,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人们曾经骑着战象,跟日本鬼子来过一次大会战。最后,鬼子大败,死了上千人,但战象也死了上百头。人们把这上百头战象埋在一起,叫“百象冢”。战后,有人发现一头战象还活着,就治好了它的病,把它带回了村子,从不让它干活,养着它。后来,战象自己感到死神要降临了,便找到自己的象鞍,独自走进“百象冢”,将自己掩埋。有两个跟踪战象想挖象牙的人,看到此情此景,也打消了念头,悄悄地走了。

大自然里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包括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也包括那头战象。所有生物都会死亡,这并不令人感到恐惧。而这头战象选择的死亡方式,却让我感到吃惊和赞叹不已。那头战象临死前也没有忘记找到它的象鞍,说明它没有忘记它是个战士。这只战象选择了独自走向象冢,将自己掩埋。这是多么具有灵性的生命啊!它不想抛尸荒野,冥冥中它知道死期已经来临,它选择了有自尊地死亡,它选择了永远和自己的战友在一起。还有那两个人,他们被战象的举动震撼了,他们愧疚于自己的想法,所以他们没有挖象牙,悄悄地离开了。

就连大象都能选择有自尊地死亡,我们人类作为万灵之长,能够洁身自好吗?我想我会更在乎身边的一切:一花一草一树一木。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篇3】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读完全文,令人回味,促人深省,动物尚且有此高尚情怀,我们人类是否应该从中感悟些什么,学习些什么?作为教者,我是带着深深的感动与震撼来揣摩体会故事内容的,相信每一个孩子也会有同样的感动。

本节课教学环节设计总体意图是:以抓住“重披战甲”时嘎羧的心情为主要线索,先引导学生找描写嘎羧动作和神态的相关句子,再品句中关键词语,进而揣摩嘎羧丰富的内心世界,然后通过感情朗读表达这种心情。教学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由句而词,由词而意,由意而情,层层推进;合作研读“凭吊战场”,重点理解14自然段,抓关键词语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形象感知嘎羧对战友那份深沉的爱,然后通过师生合作配乐朗读,升华情感;接着抓住“挖”字,让学生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自掘坟墓”部分,让嘎羧的内涵在学生心里有所提升,最后再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到嘎羧的忠诚与善良。

抓住重点语句重点研读,避免逐段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整堂课下来,感觉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尤其是在进行师生合作配乐朗读这一教学环节时,我看到很多孩子眼睛里都泪光闪闪。下课之后,一个女孩子悄悄告诉我:“老师,如果你的音乐再放下去,我的眼泪都要控制不住了。”我想,这是整节课中最成功的地方吧。能够让学生入情入境的去感受战象嘎羧的高尚情怀,这也是我所期盼的。

当然,从实际教学来看还有很多不理想的地方。如在理解“重批战甲”这部分内容之后,过渡到“凭吊战场”时,我的设计有些牵强、生硬;在学习最后一部分“自掘坟墓”内容时,虽然抓住了“挖”字来理解,但没有彻底放开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谈体会,略嫌仓促。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篇4】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觉得书是一位老师,一位朋友。它可以带我们进入知识的大门,遨游在梦想的海洋。书籍可以教会我们在课堂上学会不到的知识,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在暑假,我看了沈石溪写的《后一头战象》对我启发很大。其中有一篇《象冢》对我印象特别深刻。讲的是一头叫巴娅的母象,在老象王茨甫从一个贵族变成了一个乞丐,但巴娅却还是对他很好,忠心耿耿。一直到后一刻一起到象冢(大象的坟墓)等待死神降临。

看到这里,让我不由得从心底敬佩巴娅。因为它不管对方的身价是尊贵还是卑贱,都会忠心耿耿的追随它,甚至一起等待死亡。而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往往会有人因为别人的富有与权贵而接近他们,奉承拍马__。而如果那人突然变穷了,就会有很多人离他而去。这样的人对一些工作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也会爱理不理。这样做是不对的。

我要像巴娅那样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个人,不管那个人的身价有多高或者有多卑贱,都会一样对待。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篇5】

多次去动物园游玩,我对大象也有些了解,他高大威武,驯良有趣,暑假里我读了些有关与大象的故事。

从这些故事中,我对大象有了深一步的了解,大象表面上看上去很迟钝、笨拙,其实他十分机灵,记忆力惊人,经训练的大象还可一学会不少技艺。

《后一头战象》中讲述了解放前的西双版纳人民经常用威风凛凛的大象作为战斗工具。象兵比起骑兵来,不仅同样可以起到机动快速的作用,战象还可以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直接参与战斗。一九四三年象兵在洛阳畔跟日寇打了一仗,战斗异常激烈,鬼子在洛阳畔扔下了七十多具尸体,我方八十多头战象也全中弹倒地,但幸存下来了一头大象,名叫嗄羧。村名们治好了他的伤把它养了起来。此时我眼前仿佛出现了嗄羧威武雄壮的勇猛的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的冲向侵略者……我不得不对战象肃然起敬,他虽然是一头象,却有着为人所没有的情怀,我为它致敬,为此,我们更应该拒接象牙饰品用行动拯救聪明可爱的大象,让大象更好得为人类造福。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篇6】

读了《后一头战象》这本书,让我真正认识了大象,深深地被故事里的主人公嗄羧所感动。

故事讲述了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一头战象嗄羧,因为预感自已的生命将到终点重披象鞍,到江滩缅怀往事,凭吊战场。它没有去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选择了和曾经并肩战斗过的同伴们葬在了一起。

这是一头重情义的大象,整整二十六年过去了,它依然没有忘记曾经的岁月,没有忘记人们对它的照顾。临走时,还绕着寨子走了三匝。对村寨的人们依依不舍,看了真让人感动。一只动物竟然有如此的深情,难道不值得我们去赞扬,学习吗?

经常从新闻中,我们看到有些人为了自已的利益,去杀害国家保护动物,有些稀有动物都濒临灭绝。我想对他们说:“停手吧,不要再伤害它们,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它们也是有感情有思想的,它们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篇7】

今天,我去了堂弟家,但他去上兴趣班了,我闲得无聊,见桌上有一本《后一头战象》,就看了起来。

我原以为,象性格温顺,是人们的伙伴,只是普通的动物。不过,在读了这本书后却让我感受到,动物身上也有着人类的感情。文中的主人公——嘎羧的行为深深的感动了我,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后一头战象》讲述的是:一九六九年的春天,沈石溪到西双版纳的一个寨子插队时,见到了曾经与日寇作战的后一头战象——已经五十多岁的大象嘎羧。沈石溪与它成了好朋友。两年后的一个早晨,嘎羧突然非常精神起来,它向养象人波农丁要回一直废弃的象鞍,让沈石溪和波农丁帮它装上。在和寨子告别后,嘎羧独自上路去迎接死亡。沈石溪和波农丁悄悄地跟在后面,嘎羧没有到祖先留下的象冢,而是去了几十年前作战的地方——那里埋了八十多头当年在抗战中死去的战象。嘎羧挖了一夜的坑。黎明时,它静静地躺在坑中,和它的战友们永远地聚在一起。

读过这本书后,不管别人的感受如何,我觉得很感人,热泪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转,我被打动得很深,特别是后一句话:“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这句话太感人了!象竟有如此灵感,它都知道忠诚和责任是生命中美好的东西。我们虽然不能到它心里看个明白,但我们能体会到,它那种跟同伴永恒的友谊。此时,痛苦、怜悯、敬佩、感动等种种复杂而凌乱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那头象的一幕幕真情在我脑海中不停地回荡着……

象,它们的友情有如此力量;象,让我万万没想到的,它们的情比人的情更真切,更动人,更长久。

大自然真的是既神奇又伟大,让我知道可以从大象身上学习做人的道理。我们应该善待这些大自然送给我们的朋友。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明白大自然的安排,抛去贪婪的想法,共同保护我们在大自然中的朋友。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篇8】

暑假期间,我看完了《后一头战象》这本书,让我感受至深。在这之前我并不是一个爱看书的小女孩。近,看完了《后一头战象》之后,我感动不已,所把我感动的是一头普普通通的大象是这么的简单。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大象的不舍,大象的苦恼,还有对它身边每一件事情的情感。

西双版纳的战斗中,牺牲了全部大象,唯有一头名叫嘎羧的公象还活着,它是一头即将步入坟墓的战象,奋力披挂当年在战场上拼搏的象鞍。跋山涉水赶到百象冢,亚于曾经与自己浴血奋战的伙伴们葬在一起。精明的猎手觊觎百家冢里几百根价值连城的象牙,一路悄悄尾随在嘎羧的身后。苍茫的月色中,老战象用尽生命的所有力量,与同伴会合,与这片曾经洒满热血的土地会合。这就是文章的大概,这只战象的生命旅程。

看着书本里的故事,我深深沉浸在对战象嘎羧的崇敬之中。它仅仅只是一头普普通通的大象,但它的血肉是有灵魂的,令人敬佩的。这头大象,曾在战场上幸存,但是现在却又在自己的园中等待着死亡。也许,嘎羧是非常怀念这里的,它和它的主人共同生活了十几年,但是现在,说一声再见又何谈容易。虽然说大象不是人没有情感,但没有情感的鸟妈妈又为何为了小鸟拼命的找食物?没有情感的熊妈妈为何守护自己的孩子,哪怕自己牺牲都要保护熊宝宝,让它不受一点伤害?这就是爱,这就是情感。

虽然战象嘎羧死去了,但它们的行动却振动了我们的心灵,留在了我们的心里。“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和它曾经并肩作战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这句话使我热泪盈眶,象竞有如此灵性!我们虽然体会不到它的心,到底有多痛,但是我们能体会到它的那种永恒的友谊。

此时,痛苦、怜悯、敬佩、感动等种种复杂而凌乱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那后一头象的一幕幕真情在我脑海中回荡。

大自然里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包括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也包括这只战象。希望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多用真诚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这样才能让别人永远的记住自己,记住美好生活。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篇9】

大家都知道这本书的作者吧,他就是以写动物小说著称,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的沈石溪,跟我是本家嘞!在他的作品里有很多故事都让我十分感动,今天,我就和大家讲一讲我与《后一头战象》之间发生的事。

每个周末,我都会去书城看书,那一天也不例外。一到书城,我就往沈石溪的小说跑去,一眼就看到了《后一头战象》,我捧起书,如饥似渴的看了起来……

“有一头公象还在喘息,它的脖颈被刀砍伤,一颗机枪子弹从前腿穿过去,浑身上下都是血,但还活着。他们用八匹马拉的大车,把它运回寨子。这是幸存的战象,名叫嗄羧”,他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后一头战象。一九四三年,日寇侵占了缅甸,象兵在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战争非常激烈,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我非常敬佩嗄羧,也庆幸他能活下来。

正当我看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嗄羧后来的命运如何发展时,听见妈妈跟我说该回家了,我装作没听见,又一目十行的看了好几页,心里像热锅上的蚂蚁,后,还是没经受住妈妈的磨工,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晚上临睡前,我还在想着嗄羧,想着他的伤有没有好,他在村民的照顾下生活的怎么样,他老了吗,会死吗?我跟妈妈说,嗄羧是一头多么勇敢的战象,他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我非常敬佩他,我很关心他,我很想知道他后来的命运如何?说着说着,我就睡着了……

在梦里,我来到了缅甸,来到了嗄羧所在的村庄。我很高兴,嗄羧还健在,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他的脖子歪得厉害,他的嘴巴怎么也闭不拢,整天滴滴答答地淌着口水。他的一条前腿也瘸了,走起路来踬踬颠颠。本来就很稀疏的象毛几乎都掉光了,皮肤皱得就像脱水的丝瓜。我走过去,摸摸他的鼻子,用手轻轻地触碰他身上的伤痕,虽然很多年过去了,他的伤早已痊愈,可我还是担心会弄疼他。让我忍不住想笑的是,他的两支象牙积了厚厚的一层难看的黄渍,仿佛有了很多年的烟龄,可他是战象,他是功臣,他的样貌再丑陋也永远都会受到我的尊重和敬仰。

第二天放学回家,我刚放下书包,就发现我的写字台上放了一本崭新的《后一头战象》,我好开心啊,迫不及待的打开我想看的那一页,原来,我昨天晚上做的那个梦是真的,嗄羧晚年受到了村民很好的照顾,饲养嗄羧的老头也和他成了很好的朋友,他后就像一个肩负使命的神象,回到百象冢,和他曾经并肩战斗过的战友们葬在了一起。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篇10】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缀文者的“情”在“辞”中,观文者由“文”“辞”而“入情”,“文”是连接“缀文者”和“观文者”的纽带。刘勰言简意赅的揭示了写作与阅读的规律和路径。阅读教学中的“文”——文本,它在认知方面的作用应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习得知识的凭借;2.作文练习的范例;3.理解意义的根据;4.沟通心灵的渠道。作为阅读教学主体的学生,其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心理活动的过程,阅读教学必须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皮亚杰经过大量的观察、实验,发现儿童智力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结构特征。也就是具有这样一种特征——仿佛是“一种内部网络,一旦给定的思维内容进入了这个网络,这些思维内容就会沿着此种内部网络立即自各个方面同时散布开来了。”心理学中的“结构”对阅读教学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启发,《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对结构是这样表述的:“事物系统联系的诸要素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组织方式或联结方式。”“结构有以下特征:(1)稳定性。(2)有序性。(3)形式特征。”阅读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走向文本,通过“审”、“品”、“悟”这样的阅读教学结构,解读文本,习得知识,提升语文素养,涵养品性,体验生命成长的过程。关于作文的篇章、修辞等知识和文字表达的人文、自然知识等要靠“审”——由审题开始到段落结构进而审视全篇,吸收文字负载的内容,仔细审查,辨别真伪,开阔视野;对文章意义的理解要靠“品”——通过品读词句,不断地向文本提问和寻找答案,努力弄清和还原作者表达的原意;对于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心灵感受、精神追索和人生感悟等要靠“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语言文字探求作者的思想情感、精神风貌。

本文试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第二十三课《最后一头战象》为例,谈谈“审 品 悟”阅读教学结构的实践方法。

《最后一头战象》是著名动物小说作家沈石溪的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配上象鞍,来到打洛江边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一、审·视

“审”有仔细观察和精细的意思。“审”在这里是:1.通过审题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意思;2.辨别知识真伪,获取知识信息的意思。

1、审题

(1)写题。边写边思考,这样一个题目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写,进行写字训练;思考,读写结合,由课题建立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为下面深层次的理解课文打下情感的和篇章结构方面的基础。

(2)读题。提问:重读“最后”说说体会到什么?重读“战象”说说体会到什么?课题的关键词是“最后”和“战象”,“最后”一词让人体会到悲壮,“战象” 给人威武之感。提问:那么课文哪些部分表现出悲壮,哪些部分表现出嘎羧是一头“战象”呢?课文写了嘎羧的哪些事情?这样就从整体上让学生把握了文本的重点和情感基调,为学生高效的语文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教给了学生由题目入手把握文本的学习方法。

2、审视。这是一篇动物小说,小说就有虚构的成分,对大象、战象,孩子们的知识积累是有限的。特别是其中描写大象死亡之前神秘的避开人类,独自走到同样神秘的象冢的部分,学生好奇而又怀疑,上课之前,布置学生搜索相关的知识,不仅仅是关于大象的,还有动物界的一些不解之谜。课文中关于战象、关于傣族等少数民族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知识都可以让学生有一些了解。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扩大课堂的容量,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语文就是生活,阅读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阅读经验和知识积累上,阅读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同时也是知识的学习和吸收。

二、品·读

“品”有辨别好坏的意思。“品”在这里是:1.通过“读”来品味;2.通过“读”来表达品味到的意思和情感。

1、品味。提问:课文是围绕“最后”和“战象”两个词来写的,“最后”一词在表现出悲壮的同时,渐渐老去的嘎羧在人们的呵护下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课文哪些句子表现出人与象之间的深厚情感的?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学生阅读寻找相关语句的过程就是阅读理解的过程,作者通过句子来表达的村民们对嘎羧——抗日英雄的关爱传达给阅读者。提问:课文的哪些句子表现出嘎羧作为战象的与众不同,深切表达了嘎羧的战士情怀?由寻找表现人象之情的句子到追根溯源,寻找人们为什么如此对待嘎羧的句子,学生的目光落到作者最终要歌颂的对象——战象身上,从战象身上,学生发现了人性的光辉——忠诚、勇敢、善良。

2、吟诵。语文学习应当采用语文的方法。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后,让学生进行交流。如果说寻找相关语句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那么,交流的过程既是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更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生命对话——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文本的语言变为富有生命张力的学生自己的语言。在对话的同时,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读出来——个别读、接龙读、小组读、齐读,配乐读、小声读、诵读等等。读是理解的路径,更是表达的方式。

三、感·悟

“悟”指对事物、道理的理解能力。“悟”在这里是:1.感受、体验作者、人物的情感;2.领会作者、文章阐述的道理。

1、感情。提问:从嘎羧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忠诚、勇敢、善良,它的故事随着作者的叙述,仿佛并不是在遥远的年代,遥远的傣乡而是就在我们眼前,当它站在战斗过的战场旁,此时,它想到什么了呢?因为有理解的基础,也因为没有类似的体验,这样的环节安排既是运用语言表述的迁移练习,也是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体会嘎羧作为一头战象,一头最后的展现的战士情怀,英雄情怀。

2、悟理。提问:嘎羧最终把自己埋在了战友的身边,伴战友长眠,其中还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嘎羧和它的战友是为保卫家园而战斗的,它不回百象冢而追随战友,就是因为它们都是战象,是保家卫国的战士,它希望仍然和战友们一道守卫家乡。动物小说最终还要回到人性上来,动物小说的意义也正在于此。作者在谈到创作体会时说:“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会盛衰,礼仪会更替,道德会修正,社会文明也会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在前面板书“我本战象、辞别众乡亲、重回战场、魂归战象冢”的基础上,仿照刘邦的《大风歌》和学生一道完成板书“我本战象兮颐养天年,辞别众乡亲兮再披战鞍,重回战场兮我心悲壮,魂归战象冢兮守望故园”。师生朗读板书,进一步深化情感。情与理永远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以情悟理,以理动情。

“审 品悟”作为阅读教学的一种结构,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一直在“少、慢、差、费”的泥淖中举步维艰,结构性的阅读教学追求的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阅读教学可行性和经济高效的目标。“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把学习任务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观照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又设置学生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较高的发展水平。正像奥苏贝尔认为的那样把新知识和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知识建立非人为与实质性相联系的心向作为有意义学习的首要条件;“品”——用语文的方法解决语文的问题,品词析句,理解和运用语言,以理解为核心来学习语文。美国学者加德纳提出了一个非常实际的教育理念,那就是“为理解而教”。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先生指出了理解的四中不同层次的理解:字面的理解水平、解释的水平、批判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这样的划分给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悟”——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迁移运用和品性的影响。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告诉我们既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要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课堂上我们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语文实践的机会,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并在生活中增强语文能力;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获得精神的成长和心灵的发育。当然,“审品悟”的阅读教学结构不是线性的,而是相互包容和涵育的,正像皮亚杰所说的“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以及这种反应的日趋复杂化,总是以主体已经具有或正在形成的认知结构为转移的。没有一种行为构成一种绝对的开端,它是嫁接在以前的格式之上的。”

22505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