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灯榜文库!投稿QQ:511112889

关于霸王别姬的历史故事5篇

无敌客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关于霸王别姬的历史故事5篇

霸王别姬这一凄美的爱情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霸王别姬的历史故事5篇,欢迎阅读分享。

关于霸王别姬的历史故事


更多“历史故事”的相关文章推荐【↓ ↓ ↓ 】

100字历史小故事

历史人物故事合集5篇

霸王别姬的历史典故

关于霸王别姬的历史故事5篇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50个


有关霸王别姬的故事1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有美人名虞”,但是并没有以后世流传的“虞姬”其名称唿;直到唐《括地志》等书才出现“虞姬”其名。当然,“姬”只是代称,并非虞姬的本名。五代时期的词牌名则干脆以“虞美人”唿之。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说:“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中《楚汉春秋》一书乃汉初陆贾所着,至南宋时亡佚。毫无疑问,司马迁着《史记》时参考过《楚汉春秋》一书:“盖司马迁撰《史记》据《楚汉春秋》,故其言秦、汉事尤详。”(王利器)可是,《楚汉春秋》中记载的“美人和之”的和歌,注重细节兼好奇的司马迁却没有录入《史记》。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从《楚汉春秋》中引录了这首和歌: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一直以来,就有人怀疑这首和歌是后世的伪作,理由是秦汉没有如此成熟的五言诗。但是,《汉书外戚传》记录的戚夫人哀歌却已是相当成熟的五言诗:“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幕,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郦道元《水经注&m录的秦时民谣也已是相当成熟的五言诗:“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因此,《楚汉春秋》所录的这首和歌并非伪作,应无问题。

《楚汉春秋》和《史记项羽本纪》是“霸王别姬”故事的最早记载,二书都没有涉及虞姬的结局。以常情度之,虞姬不可能活下来,否则就不会有民间口耳相传的虞姬自刎情事,就不会至唐时尚有“项羽美人冢”的地望方位。垓下一战,四面楚歌声中,饮剑楚帐只能是虞姬唯一的结局。

有关霸王别姬的故事2

秦末农民起义军中的一支主力项羽军在钜鹿一战中,摧毁秦军三十多万,导致秦王朝的最终灭亡。项羽年轻勇猛,力大无穷,本领出众,手持丈八枪,座下乌骓马,出生人死,所向披靡。灭秦后,他仗持自己功高位尊,实力最强,自立为西楚霸王。他把秦统一了的中国又重新分封了十八路诸侯,他没有按战功大小、军事实力分封,而是按自己的意愿好恶而封,引起各路诸侯的不满。其中最具实力的是刘邦,被封为汉王,统管巴、蜀、汉中一带。这是秦王朝放逐囚犯的地方,汉军将士多是山东人,谁也不愿远离家乡到此边远的贫瘠荒蛮之地,兵将常有逃跑。

刘邦十分恼恨项羽,但他是个极有心术的人,听从谋士计策,养精蓄锐,乘霸王发兵攻打齐国的机会,出兵攻占关中,夺子霸王的土地,乘胜大举东进。楚霸王大怒不已,凭着骁勇善的军事优势,回兵大败刘邦,他们之间的战争打了整整五年。连续征战,士兵们疲劳厌斗,粮草不济,老百姓也无心耕耘,难过日子。项、刘二人终于被迫休战讲和,双方划定以咸阳的鸿沟为界限,东属楚地,西属汉地,各守疆界,彼此不再侵犯。项羽刘邦交换了文书,刘又要求项羽放回在战争中被楚军俘虏的父亲和妻子吕氏。项羽为人慷慨,立即放了这两个重要的人质,刘邦感激不尽。

第二年,刘邦突然背信弃义,利用项羽撤兵的机会,全力追击歼灭楚军。楚霸王勃然大怒,痛骂刘邦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迅速集结三十万人马,回击刘邦的汉军。他凭着手中一支丈八长枪和无比的勇猛,所向无敌,直杀得汉军汉将抱头鼠窜,迅速败退领地成皋,关上城门,叫战不出。

刘邦是个善于用智谋的人,手下又有一批足智多谋的军师和将军,他们决心联合齐王韩信、魏相国彭越等各路实力强大的诸侯一起合围项羽。刘邦还许下诺言:只要打败项羽,他将把临淄和大梁的土地划归韩信和彭越。各路诸侯得到许诺,更加拥戴刘邦,几支人马汇合一处,兵多粮足,声势浩大,一场围剿西楚霸王的战争就要开始。

刘邦首先拜帅的是足智多谋、能征惯战的韩信。他们第一个军事行动,就是用谋士张良的计策,乘楚军围攻固陵之时,悄悄派出五千精兵绕到楚军屯粮草的营地,放火烧毁楚军的粮库,埋下霸王项羽日后作战无有粮草供应的祸根。

项羽神勇无双,手下部将个个骁勇善战。如何设计将项羽调出自己的营帐阵地,误人一个有进无退的绝路,合围起来,全部歼灭呢?元帅韩信亲自带领谋士四处察看地形。终于选中在安徽九里山中,调兵遣将设下十面埋伏,同时又派出能言善辩的谋士李左车诈降,取得项羽的信任,引诱他进入十面埋伏的圈套。

霸王项羽拥有几十万人马,但兵力远不能与合围的刘邦大军相比,他决心深沟高垒,守住城池,不与刘邦的庞大军队正面作战硬拼死杀。何况江东是项羽起兵的地方,人心归向霸王,只要耐心坚守阵地决不贸然出击,一两个月后,汉军粮草接济不上,必会不战自退。然而项羽最大的遗憾是身边没有聪明能干的谋土。

这天,项羽的伯父项伯面带兴奋匆匆报告,说是汉军中有个投降的谋士李左车求见大王,愿为大王效力。项羽正愁没有人为自己出谋划策,白天而降一个李左车,真是惊喜交加。何况这个李左车的遭遇人所共知:他曾在赵王驾前辅佐国事,不得重用;他投奔韩信,韩信受封齐王后,骄傲自信,凡有策划皆由自己决断,对帐下谋臣言不听,计不从,逃离者十有八。九,自然李左车也难逃这种境遇。项羽对李左车很是看重,立即派人将他引进帐中盘问、考察,李左车恭谦谨慎,一副十分真诚的模样:“大王,我一身无依,四海为家,愿投麾下,如能得到大王信任,就是叫我以命相抵,我也愿意。”项羽对他言谈举止十分满意,然而目前两军正在交战,诈降的奸细太多,不可不防啊!项伯一旁直言相探:“两国交兵,不得不防诈降之人。”

“我不过是个谋士,又不能带兵上-阵作战,就是有什么计策,也只不过是说出来,由大家商议,听不听最后还在大王。至于您这边力量的虚实布置,韩信早有探报,根本不需要我冒杀头的危险诈降探听。大王倘若见疑,是臣两眼不明,误投其主,实为最大的愚蠢,莫若死在大王面前,以明心迹。”

说罢,李左车便往身边柱上撞去,被众人救下。李左车是个学识渊博的智者,霸王又见他赤胆忠心,自然也是想从他嘴里探听刘邦大营的虚实,就把他留在身边任用。

项羽大军坚守阵地,不予出击,整座大营静悄悄的,以逸待劳。这日探子忽然飞马来报,说韩信大军兵屯垓下,贴出榜文辱骂大王,细作抄来,献与大王细看。榜文写道,人心皆背楚,天意属炎刘,剑光生烈焰,要斩项王头。

项羽生性刚烈暴躁,点火就着,岂能容忍别人恶意取笑?!马上就要点兵去捉拿韩信,周兰等众将拼命拦阻:“这是韩信的诱兵之计,不过是写了这么几句狗屁不通的诗文,煽动大王怒火,您万万不可轻举妄动。”

项羽转身故意征求李左车意见。

李左车道;“韩信本是自大狂妄之徒,故意口出狂言,根本吓不倒大王。不过,依我看,您要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不能老躲着不动,您想韩信他们岂能久等不战,臼白让士兵和战马消耗粮草,他们见您久守不攻,必会转移力量去攻打您的领地彭城,如彭城失守,您可就无家可归了。您若主动领兵出战,打了胜仗,自然可破刘邦汉军;若不能胜,您还可以退归彭城,此乃进可以战,退可以守的万全之策。不过,我是初来之人,不敢多话。”

李左车巧舌如簧,力排众议,左右逢源,处处有理,终于说服了刚愎自用的项羽主动出击,率领10万大军向垓下进发。

项羽重臣虞子期是爱妃虞姬的哥哥,对项羽忠心不二,他察言观色,早巳看出李左车心术不正,但项羽很难听取别人的看法,他万般无奈,只有去找妹妹劝说项羽回心转意。虞姬跟随项羽征战多年,不但美貌聪明,因自幼读书习剑,很能理解丈夫的禀性,常为丈夫分忧解难,项羽也能听她劝解。今日听哥哥所谈李左车之事,忧虑万分,暗暗着急:霸王这种独断专行、拒纳忠言的狂傲性格,日久必败于刘邦之手。

很晚,项羽才回到营帐安歇,虞姬见项羽面色阴沉,越发小心伺候,为他脱盔解甲,轻声细语问他为何气恼。项羽说:“刘邦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会合各路诸侯与我讨战,还四散揭帖毁谤孤王。”

虞姬乘机劝道:“用兵之道,在于知己知彼,若以一时气愤,草率出兵,恐怕刘邦汉兵势众,韩信用兵多诡诈,终非是大王之福啊!”“妃子之言,句句有理,孤若迟迟不敢出兵,岂不被天下诸侯取笑?”

“大丈夫能屈能伸,何惧别人耻笑?再说李左车伶牙利齿,底细并未摸清,需要多加小心为是。”

项羽攻心已定,连虞姬的苦口婆心也觉得烦躁啰嗦:“孤从起事征战,从未打过败仗。孤此番出兵,若不灭汉誓不回程。妃子不必多言,明日发兵,妃子随孤同行!”

虞姬怕惹恼项羽,不再多言,命人摆酒,伺候大王痛饮解忧。

第二天,楚营号角声鸣,旌旗招展,项羽登台,点齐各路兵马,准备出战。忽然天上乌云翻滚,刮起一阵狂风,将纛旗旗杆咔啦啦拦腰折断,项羽座下乌骓遍体抖战,蹦跳咆哮。众兵预感不祥,大惊失色,项羽爱将周兰劝道:“旗折马吼,于军不利啊!”

虞姬也劝:“今日出兵;望大王听从劝谏,方能百战百胜。”

项羽鼻子里哼了一声,他与刘邦交手七十次征战,从无败绩,今日,箭上弦,刀出鞘,出发在即,岂有退回之理?!

在此关键,李左车又乘势向霸王报告一个好消息:韩信好大喜功,聚拢来众多兵将,却不知拖累也太大了,眼看粮草接济不上,他已命令一部分军队返回驻地,汉王刘邦也领着一部分人马回了成皋,我们应乘此机会,加速行军出击汉军。项羽听此消息,进攻的决心更加坚定,立即带领大军快速向垓下进发。

有关霸王别姬的故事3

秦末农民起义军中的一支主力项羽军在巨鹿一战中,《鸿门宴》中的霸王别姬摧毁秦军三十多万,导致秦王朝的最终灭亡。项羽年轻威武,力大无穷,武艺出众,手持丈八枪,座下乌骓马,出生入死,所向披靡。灭秦后,他仗持自己功高位尊,实力最强,自立为西楚霸王。他把秦统一了的中国又重新分封了十八路诸侯,他没有按战功大小、军事实力分封,而是按自己的意愿好恶而封,引起各路诸侯的不满。其中最具实力的是刘邦,被封为汉王,统管巴、蜀、汉中一带。这是秦王朝放逐囚犯的地方,汉军将士多是山东人,谁也不愿远离家乡到此边远的贫瘠荒蛮之地,兵将常有逃跑。

刘邦十分恼恨项羽,但他是个极有心术的人,听从谋士计策,养精蓄锐,乘霸王发兵攻打齐国的机会,出兵攻占关中,夺子霸王的土地,乘胜大举东进。

楚霸王大怒不已,凭着骁勇善战的军事优势,回兵大败刘邦,他们之间的战争打了整整五年。连续征战,士兵们疲劳厌斗,粮草不济,老百姓也无心耕耘,难过日子。项、刘二人终于被迫休战讲和,双方划定以咸阳的鸿沟为界限,东属楚地,西属汉地,各守疆界,彼此不再侵犯。

项羽刘邦交换了文书,刘又要求项羽放回在战争中被楚军俘虏的父亲和妻子吕氏。项羽为人慷慨,立即放了这两个重要的人质,刘邦感激不尽。第二年,刘邦突然背信弃义,利用项羽撤兵的机会,全力追击歼灭楚军。楚霸王勃然大怒,痛骂刘邦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迅速集结三十万人马,回击刘邦的汉军。他凭着手中一支丈八长枪和无比的勇猛,所向无敌,直杀得汉军汉将抱头鼠窜,迅速败退领地成皋,关上城门,叫战不出。

刘邦是个善于用智谋的人,手下又有一批足智多谋的军师和将军,他们决心联合齐王韩信、魏相国彭越等各路实力强大的诸侯一起合围项羽。刘邦还许下诺言:只要打败项羽,他将把临淄和大梁的土地划归韩信和彭越。各路诸侯得到许诺,更加拥戴刘邦,几支人马汇合一处,兵多粮足,声势浩大,一场围剿西楚霸王的战争就要开始。

刘邦首先拜帅的是足智多谋、能征惯战的韩信。他们第一个军事行动,就是用谋士张良的计策,乘楚军围攻固陵之时,悄悄派出五千精兵绕到楚军屯粮草的营地,放火烧毁楚军的粮库,埋下霸王项羽日后作战没有粮草供应的祸根。

项羽神勇无双,手下部将个个骁勇善战。如何设计将项羽调出自己的营帐阵地,误人一个有进无退的绝路,合围起来,全部歼灭呢?元帅韩信亲自带领谋士四处察看地形。终于选中在安徽九里山中,调兵遣将设下十面埋伏,同时又派出能言善辩的谋士李左车诈降,取得项羽的信任,引诱他进入十面埋伏的圈套。

霸王项羽拥有几十万人马,但兵力远不能与合围的刘邦大军相比,他决心深沟高垒,守住城池,不与刘邦的庞大军队正面作战硬拼死杀。何况江东是项羽起兵的地方,人心归向霸王,只要耐心坚守阵地决不贸然出击,一两个月后,汉军粮草接济不上,必会不战自退。然而项羽最大的遗憾是身边没有聪明能干的谋土。

这天,项羽的叔父项伯面带兴奋匆匆报告,说是汉军中有个投降的谋士李左车求见大王,愿为大王效力。项羽正愁没有人为自己出谋划策,从天而降一个李左车,真是惊喜交加。何况这个李左车的遭遇人所共知:他曾在赵王驾前辅佐国事,不得重用;他投奔韩信,韩信受封齐王后,骄傲自信,凡有策划皆由自己决断,对帐下谋臣言不听,计不从,逃离者十有八。九,自然李左车也难逃这种境遇。

项羽对李左车很是看重,立即派人将他引进帐中盘问、考察,李左车恭谦谨慎,一副十分真诚的模样:“大王,我一身无依,四海为家,愿投麾下,如能得到大王信任,就是叫我以命相抵,我也愿意。”

项羽对他言谈举止十分满意,然而两军正在交战,诈降的奸细太多,不可不防啊!项伯一旁直言相探:

“两国交兵,不得不防诈降之人。”

“我不过是个谋士,又不能带兵上-阵作战,就是有什么计策,也只不过是说出来,由大家商议,听不听最后还在大王。至于您这边力量的虚实布置,韩信早有探报,根本不需要我冒杀头的危险诈降探听。大王倘若见疑,是臣两眼不明,误投其主,实为最大的愚蠢,莫若死在大王面前,以明心迹。”

说罢,李左车便往身边柱上撞去,被众人救下。李左车是个学识渊博的智者,霸王又见他赤胆忠心,自然也是想从他嘴里探听刘邦大营的虚实,就把他留在身边任用。

项羽大军坚守阵地,不予出击,整座大营静悄悄的,以逸待劳。这日探子忽然飞马来报,说韩信大军兵屯垓下,贴出榜文辱骂大王,细作抄来,献与大王细看。榜文写道,人心皆背楚,天意属炎刘,剑光生烈焰,要斩项王头。

项羽生性刚烈暴躁,点火就着,岂能容忍别人恶意取笑?!马上就要点兵去捉拿韩信,周兰等众将拼命拦阻:“这是韩信的诱兵之计,不过是写了这么几句狗屁不通的诗文,煽动大王怒火,您万万不可轻举妄动。”项羽转身故意征求李左车意见。

李左车道:“韩信本是自大狂妄之徒,故意口出狂言,根本吓不倒大王。不过,依我看,您要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不能老躲着不动,您想韩信他们岂能久等不战,就白让士兵和战马消耗粮草,他们见您久守不攻,必会转移力量去攻打您的领地彭城,如彭城失守,您可就无家可归了。您若主动领兵出战,打了胜仗,自然可破刘邦汉军;若不能胜,您还可以退归彭城,此乃进可以战,退可以守的万全之策。不过,我是初来之人,不敢多话。”

李左车巧舌如簧,力排众议,左右逢源,处处有理,终于说服了刚愎自用的项羽主动出击,率领10万大军向垓下进发。项羽重臣虞子期是爱妃虞姬的哥哥,对项羽忠心不二,他察言观色,早巳看出李左车心术不正,但项羽很难听取别人的看法,他万般无奈,只有去找妹妹劝说项羽回心转意。

虞姬跟随项羽征战多年,不但美貌聪明,因自幼读书习剑,很能理解丈夫的禀性,常为丈夫分忧解难,项羽也能听她劝解。今日听哥哥所谈李左车之事,忧虑万分,暗暗着急:霸王这种独断专行、拒纳忠言的狂傲性格,日久必败于刘邦之手。

很晚,项羽才回到营帐安歇,虞姬见项羽面色阴沉,越发小心伺候,为他脱盔解甲,轻声细语问他为何气恼。项羽说:“刘邦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会合各路诸侯与我讨战,还四散揭帖毁谤孤王。”虞姬乘机劝道:“用兵之道,在于知己知彼,若以一时气愤,草率出兵,恐怕刘邦汉兵势众,韩信用兵多诡诈,终非是大王之福啊!”

“妃子之言,句句有理,孤若迟迟不敢出兵,岂不被天下诸侯取笑?”

“大丈夫能屈能伸,何惧别人耻笑?再说李左车伶牙俐齿,底细并未摸清,需要多加小心为是。”

项羽攻心已定,连虞姬的苦口婆心也觉得烦躁啰嗦:“孤从起事征战,从未打过败仗。孤此番出兵,若不灭汉誓不回程。妃子不必多言,明日发兵,妃子随孤同行!”虞姬怕惹恼项羽,不再多言,命人摆酒,伺候大王痛饮解忧。

第二天,楚营号角声鸣,旌旗招展,项羽登台,点齐各路兵马,准备出战。忽然天上乌云翻滚,刮起一阵狂风,将纛旗旗杆咔啦啦拦腰折断,项羽座下乌骓遍体抖战,蹦跳咆哮。众兵预感不祥,大惊失色,项羽爱将周兰劝道:“旗折马吼,于军不利啊!”虞姬也劝:“今日出兵;望大王听从劝谏,方能百战百胜。”

项羽鼻子里哼了一声,他与刘邦交手七十次征战,从无败绩,今日,箭上弦,刀出鞘,出发在即,岂有退回之理?!在此关键,李左车又乘势向霸王报告一个好消息:韩信好大喜功,聚拢来众多兵将,却不知拖累也太大了,眼看粮草接济不上,他已命令一部分军队返回驻地,汉王刘邦也领着一部分人马回了成皋,我们应乘此机会,加速行军出击汉军。项羽听此消息,进攻的决心更加坚定,立即带领大军快速向垓下进发。

项羽大军驻扎垓下后,心里也不踏实,派人急速去打探刘邦、韩信的退兵战况。探子回报说:韩信大营在九里山东边驻扎,各路军营相连,兵多粮足,声势浩大,并无退兵之意。项羽听后大惊失色,瞪着一双失神的圆眼大叫:“哎呀!我军已陷入重围!”

项羽急令寻找李左车,早已不见踪影。李左车诱敌深人埋伏的使命已胜利完成,偷偷溜回汉军大营复命。韩信眼见鱼儿上钩,他又安排刘邦与项羽亲自对阵,第二天双方交战,项羽一见刘邦,格外动怒,破口大骂:“你这个毫无信义的小人,前者固陵之败,免汝一死,五年之间,未与你交锋,今日活该你撞到我的枪上,定让你必死无疑。”

刘邦闻言,毫不动怒,仍用言语刺激项羽;“孤与你斗智不斗勇,今日一战,管教你全军覆没。”两军将士互相拼杀,刘邦佯败,引诱项羽追杀出数里以外,来封一座山口处,项伯恐怕有诈,提醒道:“大王且住,不要中了刘邦诱敌深入之计。”

项羽恍然大悟,勒住乌骓,传令退兵,大军忽啦啦转头退走。山头忽然有人高喊项羽的名字,正是奸细李左车:“大王请转来,汉室当兴,楚国当灭,大王已进入牢笼,何不趁此归顺,为臣李左车愿为引荐之人。”

项羽又见一个仇人,哇呀呀暴跳如雷,岂能罢休,转身呐喊:“众将官,给我追呀!”刚转头的楚军又忽啦啦的再转过头来,不知死活的进入九里山口,钻进刘邦、韩信布置的十面埋伏,汉军得手,迅速围拢楚军。

项羽凭着掌中枪左冲右突,杀退一批又一批,杀退一层又一层,十万人马怎敌得过三十万人马精心布置的包围?万分危急中楚将军钟离昧、周兰冒死杀进重围,护住项羽突围出去,周兰不幸阵亡。

韩信布下的十面埋伏获得大胜,可惜项羽逃脱。大败而归的项羽,走进营帐,脸色铁青,虞姬从没见过丈夫打败仗,心中十分难受。但她竭力克制情绪,安慰大王,从此他们决定坚决守住营地,不再出击,只待汉军无粮自会退兵。可是他们决没有料到,楚军的粮库早巳被汉军烧毁,连粮道都被截断,三军没有粮草,军心动摇,怨声载道。

有的说:“大王只会喝酒发火!”有的说:“大王忠奸不分,只会上当受骗!”有的硬要拼杀出去,总比呆在这儿等死强,项羽此刻在帐中,一筹莫展,虞姬忙为大王摆酒解闷散心。几杯喝下肚,帐外一阵阵西风吹起,树枝唰唰作响,似有无数冤魂哭泣,项羽叹道:“此乃天亡我楚,非战之罪!”

虞姬听此话,预感不祥,见天色不早,伺候丈夫早早脱衣安歇,她心里不踏实,提灯出帐巡视。月色正明,更深人静,夜风中隐隐约约传过来一阵极为熟悉的歌声,歌声却是从对面刘邦军营中传出来的,唱的都是楚歌。难道霸王的楚地已被刘邦占领了么?否则汉营中怎么会有人会唱楚歌,该不是刘邦征集楚地的楚国人充实了汉军?真令人忧虑重重。

汉军中传唱楚歌,正是韩信(有待考证,《史记》中并无记载)动摇项羽楚军军心使用的计谋,他使人故意教给汉军唱楚人家乡的歌曲,熟悉的乡音惹起楚军儿郎思念父母,思念妻儿,思念家乡,也使他们误以为刘邦已占领他们的家乡。而自己困守垓下,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坐着等死,听着这些令人牵肠挂肚的乡音,楚军三三两两地开了小差,后来竟是整批溜走。

今晚,虞姬夜巡,才听见这些扰乱军心的楚歌,忙进帐唤醒大王,一同出帐细听,大王听到了楚歌,不由惊道:“敌军中多是楚人,定是刘邦已得楚地,孤无退路,大势去矣!唉!前者我项羽如何能取胜,因为各路英雄各自为战,孤家可以消灭一处,再占一处。如今各路人马聚集一齐合力来攻我,你我困在垓下,兵少粮尽,万不能守。孤决心再与那贼子交战,此番胜败难定,妃子啊,看此情形,今天就是你我分别之日了。”

虞姬听此言,早已泣不成声。帐外乌骓哀鸣,项羽出帐,爱抚着伴随自己出生人死的座骑,乌骓眼睛含泪,静静地看着主人。虞姬强做欢颜劝慰丈夫;“垓下之地高岗绝岩,易守难攻,只要我们按兵不动,候得机会,再图谋也还不迟。”

虞姬又把项羽劝进帐中,喝酒解闷,几杯酒下肚,项羽慷慨悲歌:咳!想俺项羽呼!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跟随项羽多年,从没见过丈夫如此深切悲凉的歌声,自知与他团聚的时日无多,穿戴起华贵漂亮的衣饰,手持宝剑,边舞边歌:

“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嬴秦无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自古常言不欺我,成败兴亡一刹那,宽心饮酒宝帐坐!”

项羽饮酒消愁,忽然探马飞报:“大军压境,汉军分四路围攻。”项羽立即披挂出帐,探马又报:“四面楚歌,八千子弟兵俱已散尽。”项羽情知大势去矣!他催促爱妃穿戴战袍,快快随他杀出重围,这时候虞子期也来保护大王突围,虞姬不愿拖累项羽,镇静地叮嘱丈夫:“此番出兵,倘有不利,且退往江东,再图后举,望大王自己多多保重。”

猛不防,虞姬抽出项羽腰上佩剑,自刎身死。

项羽跨上乌骓,像受伤的猛虎,带着最后的八百子弟兵突围而出。天亮以后,汉军发现昨夜突围南逃的竟是项羽,韩信急令大将灌婴率五千骑兵追杀项羽。项羽一路急奔,已过了淮河,跟随左右的已不过百人。他们来到了淮南阴陵,面前有两条岔路,不知何去何从,向路边农夫问路,农夫打量眼前这位军爷,形貌狼狈,目露凶光,随手一指:“向左去便可。”殊不知左面是一片沼泽。等到项羽人马从沼泽中挣扎出来,追兵已到。

此刻项羽的兵将只有二十八人了,眼见五千人马围追上来,项羽自知不能逃脱,他依然毫无惧色地对部下说:“我起兵至今整整八年,打了大小七十余战,攻必克,战必胜,从未失败过。今天被困,我要三次冲击汉军,斩将夺旗,让你们知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

说罢,大吼一声,跃马横枪,冲向汉军。汉军马上围拢上来,无人能挡得住项羽的丈八大枪,一员汉将被挑于马下,汉军竟被逼退数里,再次围攻上来,又被项羽斩杀了领兵的都尉及数百军士,项羽部下只损伤两人。

然而汉军人多势众,待项羽拼杀到乌江边上时,只有他血透征袍,单枪匹马了。浩浩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早在江边,备好小船,等候项羽,劝他马上渡江。过了江,项羽便能回到自己起事的家乡了,然而他宁死也不回了:“当初我带江东八千子弟兵渡江,西去打天下,一直发展到几十万大军,而今天,他们全完了!我有何颜面回去见江东父老乡亲!”

他跳下马来,这匹乌骓战马载着他出生人死,所向无敌,他请渔夫将马渡过江去,逃一条生路,乌骓哀鸣,拒不登舟,忽然扬蹄跳人江中,被波涛卷走。追兵已到,汉兵汉将多得像蚂蚁抬螳螂一样一层一层围拢上来。项羽瞪着一双电光闪烁的眼睛,拔出宝剑,大步迎敌,汉军竟无一人敢近他身前。

项羽忽然看见汉军中有个熟人,正是叛楚降汉的部下吕马童:“吕将军来得正好,听说刘邦为了买我的人头,赏千金,封万户,好,孤将首级割下,赐给你,请功受赏去吧!”汉军兵将吓得连连后退,项羽自刎而死,两眼圆睁,死不瞑目。

有关霸王别姬的故事4

霸王别姬的历史典故讲述了西楚霸王项羽心高气傲,性格单纯,最终与爱妻生离死别、兵败刘邦的故事。项羽怒斩汉军数百人后自尽。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有美人名虞”,但是并没有以后世流传的“虞姬”其名称呼;直到唐《括地志》等书才出现“虞姬”其名。当然,“姬”只是代称,并非虞姬的本名。五代时期的词牌名则干脆以“虞美人”呼之。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说:“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中《楚汉春秋》一书乃汉初陆贾所著,至南宋时亡佚。毫无疑问,司马迁著《史记》时参考过《楚汉春秋》一书:“盖司马迁撰《史记》据《楚汉春秋》,故其言秦、汉事尤详。”(王利器)可是,《楚汉春秋》中记载的“美人和之”的和歌,注重细节兼好奇的司马迁却没有录入《史记》。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从《楚汉春秋》中引录了这首和歌:

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首《垓下歌》是楚霸王项羽(前232年-前202年)被刘邦逼到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时,与宠妃虞姬所唱的曲。一曲既罢,虞姬自刎而死,项羽则率精锐突围,但仍被逼困在乌江,最后只留下“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后也自刎身亡。项羽与虞姬最后的诀别,就这么成了传唱千古的凄美绝响。

有关霸王别姬的故事5

公元前203年(高祖四年)八月,与汉军对陟于广武的楚军粮尽;而刘邦也没能调来韩信、彭越等人的军队,无法对楚军进行最后的合围。于是,双方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和议”,以战国时魏国所修建的运河:鸿沟为界,划分天下。九月,西楚霸王项羽率十万楚军绕南路、向固陵方向的迂回线路向楚地撤军。刘邦也欲西返。但是,正当刘邦打算率军西返之时,张良、陈平却建议撕毁鸿沟和议,趁楚军疲师东返之机自其背后发动偷袭。张、陈二人认为:“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刘邦于是采纳二人建议,遂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作战。大军追至夏南时,刘邦约集韩信、彭越南下,共同合围楚军。由于韩信及彭越未如约出兵合击楚军,结果刘邦在固陵被项羽打败。刘邦慌忙率军退入陈下,并筑起堡垒坚守不出,而楚军又一次合围了刘邦。坚守壁垒的刘邦向张良询问:“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张良回答:“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于是,刘邦采纳张良的意见,将陈以东直到大海的大片领土封给齐王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封给彭越。就这样,刘邦以加封土地为报酬,终于搬动了韩、彭二人,使他们尽数挥军南下,同时命令刘贾率军联合英布自淮地北上,五路大军共同发动对项羽的最后合围。垓下之战随之开始。

十二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五路大军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基本完成了对10万楚军的合围。刘邦立刻任命韩信为联军统帅,指挥大军作战。数十万汉军向楚军发起了前后夹击。项羽见势不妙,立刻率全军向反方向突围,冲开汉左右军的包围,退回营中。此战,楚军伤亡4万余。随后,韩信率领全军收拢此前被楚军冲散的部队全数压上,彻底包围了楚军大营。

项羽战败回营,汉军围困数重,到了晚上,闻汉军四面大营皆有楚歌声,项羽大惊:“难道汉军已占了楚地么?为何楚人这么多呢?”满怀愁绪之下,他起身在帐中饮酒。项羽有位很宠爱的妃子,叫虞姬,经常跟着他;有一匹骏马,名字叫乌骓,经常骑乘。酒过三巡,项羽感慨良多,作歌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 [zhuī] 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我的力量能拔起大山啊,我的气概能压倒当世,时势不利啊,乌骓也不再飞驰,乌骓不再飞驰啊!我该拿它怎么办?虞姬啊虞姬啊,我该拿你怎么办?!)歌唱了数阕。虞姬和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汉兵已经得到了楚地,四面都是楚歌声,大王的意气已经尽了,我靠什么活在世上呢?歌罢,虞姬凄然自刎,项羽也流下热泪,左右都不敢抬头看他,这就是历史上的“霸王别姬”(四面楚歌这个计策,成功的扰乱了项羽的心,使他做出了突围的决定)。

项羽骑上马,选了八百人,趁着夜晚突围向南,天亮后,汉军发觉项羽离去,于是灌婴率五千骑追击,等他渡过淮河,随从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来到阴陵时,项羽迷路了,他去问一个老农,老农回答:“左”往左去,陷入了一片沼泽,耽误了时间,汉军追了上来。项羽又往东去,到达东城的一座山上,只剩下了28骑,项羽自忖不能脱身了,就对骑兵们说:“我从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经七十余战,抵挡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击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尝败北,遂称霸天下,现在困于此,不是我不会打仗,而是天要亡我!今日是要决死战了,我要为诸君痛快地一战,必定要胜利三次,为诸君击溃包围、斩将、砍旗,让诸君知道,是天要亡我,非我不会打仗。”于是他分骑兵为四队,此时,汉军围困数重,项羽对他的骑兵们说:“我为你们杀掉对方一将!”于是他命令骑兵们分四面向山下冲,约在山东面会合。项羽大呼驰下,斩杀一汉将。赤泉侯杨喜追项羽,项羽大喝一声,杨喜的人马退后数里!项羽与骑兵分为三队,汉军不知项羽在哪队,就也分三队包围。项羽飞驰而出,又斩杀一汉将,同时杀近百人,再会合骑兵,仅损失两骑,项羽问:“怎么样?”骑兵们跪倒回答:“和大王说的一样”。

于是他命令骑兵全部下马以剑迎敌,最后仅项羽一人就杀了数百人,自己也负伤十余处。这时,他看到汉军中有他过去的部下吕马童,就对他说:“你不是我的故人么?”吕马童一看,马上对汉将王翳说:“这是项王!”项羽说:“听闻汉王悬赏千金,封邑万户要我首级,今日我便为你们做件好事吧!”于是项羽自刎而死,时年30岁。项羽死后,王翳取了他的首级,其余汉军为了争夺项羽的遗体,自相残杀,死数十人,最后五个汉将分了项羽的遗体,都被封侯。至此,汉王刘邦统一天下的脚步再也无人能够阻挡,而一代西楚霸王,也在此结束了他辉煌壮烈的一生!

关于霸王别姬的历史故事相关文章:

★ 关于霸王别姬的历史故事5篇

★ 霸王别姬的历史典故

★ 霸王别姬历史典故

★ 霸王别姬典故概括

★ 霸王别姬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 霸王别姬的典故

★ 典故霸王别姬

★ 史记霸王别姬故事

★ 史记中霸王别姬的故事

13195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