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人》是一本由[法国] 皮埃尔·布迪厄 / [法] J.-C.帕斯隆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1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继承人》读后感(一):大学与不平等
布尔迪厄这本书真是好。薄,有力,有态度。 第一章 中选者的选择 大学之前的不平等,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社交素养的差别。长时间一系列的成功,需要资本或运气。 第二章 严肃游戏和游戏要素 大学之中,自由的时间,增加了大学生之间的原子化。所以资本雄厚的大学生朋友更多。工作小组和集体主义的难以建立。 大学生寻找导师。好老师坏老师的分别。政治倾向。模拟知识分子假象,掩饰实际的前途。资产阶级大学生把浅薄涉猎和不认真的价值观带入大学生。 象牙塔生活。极端主义和政治论战,自称左派的人更多,互相争吵。社科中闲谈和科学的难以区分。认知冲击和孤独不安。节日仪式和加盟。对游戏,严肃,和现实主义的不同态度。 第三章 学徒还是小巫 黑格尔,游戏教学法的荒谬 否定老师,否定大学生身份。 职业预备 两种倾向,考试能手(忘掉一切)和涉猎浅薄(智力探险,智力旅游) 社科大学生与就业不确定,志向不确定的正反馈 天赋论,适合无力感,否定艰苦努力 没有讨论,法国的官本位文科教育,的迷茫。 老师,学生,互相的抱怨和对体制的抱怨 第四章 总结 天才塑造,精英文化,是为了上层阶级服务 打压下层阶级,自我否定。自己的失败和苦难是个人的命运 社会环境,家庭氛围,语言结构,对学校和教育的支持。他语文数学不好,脑子笨。轻率的否认学生。 下层阶级大学生更受到传统的和天才论的残害 布尔迪厄等法国知识分子的痛苦。大学不是神圣的,但不能反智。公立教育不应该愚蠢粗糙的助长错误的教育方式和不平等。
《继承人》读后感(二):读《继承人》简记
本书虽薄,值得细细思量的地方却很多。就主题看,两位作者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在大学中就读的大学生,其结论虽然涉及社会出身不平等对于教育的影响,但是对于学校之外发生的事,在此基本是处于隐蔽,研究的分析也多基于一些假设上。后来拉鲁以《不平等的童年》蜚声,通过进入美国学生的家庭进行参与式观察,展示了了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对子女不同的教养模式,颇可作为本书的补充。但是,拉鲁研究的是美国社会,与本书所涉及的法国社会大概又有不少不同。而且,将本书中讨论的家庭背景对学生的影响局限于家庭教养方式,也已经是大大缩小论题了。本书涉及的问题范围,除了家庭教育,至少还包括社会出身对年轻人长期人生预期的影响,其理论野心远比多数专题经验研究要强,而其学理意义,或许亦不在给出清晰的分析,而在于抛出了一系列还尚待elaborate的问题。
对于主题的限定,此其一。其二是,作者甚至关注的也不是一般的大学生,而是作为“文明继承人”的文科大学生。本书分析的重点,不在于社会出身如何影响了年轻人的认知或非认知能力从而使得他们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或者劣势,而在于大学文科生培养的一套制度怎么在文化上影响年轻人,决定了他们本来有其他可能的命运。作者认为,大学生身份及其带来的文化想象使学生的社会存在与未来的发展道路脱钩。现实中,职业有等级之分,人们的经济水平由高低之别,但是“大学生”却总是被想象为一个无差异的文化整体。在此基础上,文科教育往往刻意回避学生的笨功夫和他们为未来职业发展而做的努力,高扬一种对“天赋异禀”者的推崇和一种无条件地对文化的痴迷。整个大学学生的成长过程,因此蒙上了一层神秘性。社会出身低的学生只知道自己对于经典作品的感受不及特权阶层的子弟,而对这背后的原因却无法获知,或不会去想。他们“认命”了,为自己不能成为优秀文化的继承人而沮丧,而特权阶层的子女却总是自动被筛选出来,没有意外地成为他们父辈的“继承人”。
作者认为,这使得大学文科院系成为一个比一般大学场域更不平等的场域。文科不同于理科的地方就在于,家庭文化出身会对学生的表现起作用,而教育系统在评价学生时对此的系统性忽略,会使得整个教育过程变得更加“神秘”。文科在录取学生意义上既是下层阶级的“放逐地”,又是上层阶级的“避难所”(第1章:p8)。前者努力抓住机会跻身高等教育之列,后者则以之将自身的文化资本利用到极致。作者在最后提到,如果我们严格按照康德式伦理学,应测量学生“社会条件形成的能力与按学校标准测量的成绩之间的代数差”,以此来评价学生。这种假设并非空想,而是曾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工农教育时昙花一现(结论:p90)。但是作者也认为,这种不看表现、只看“代数差”的模式对于一个社会的教育系统来说几乎不可能时长久之计,它同时意味着一个要求平均主义的政体。真正的出路还是在于教学,即为大学教育祛魅,让学生可以明确其所学与未来发展之间的收益关系。对此,最大的阻碍还是在于教育者,因为他们自身为一种特权阶级——知识分子,喜爱把自己装点为超凡脱俗的思想导师。
最后,两位作者的写作方式颇可注意。第一章是陈列统计结果并简要分析。第二、第三章,借助对访谈的分析,作者的一个个论点才图穷匕见。其实,法国传统的质性研究似乎并不惯于“从底层经验和文字出发”,作者对受访者话语的一些理解,有时不禁使人怀疑是否武断。但不管怎样,作者对大学生生存状态的刻画使人感到心有戚戚焉。通观全书,作者的左派立场也十分明显,而较为书面乃至繁复的Bourdieu式句子,似乎是作者有意为之以柔化背后对现行制度批评态度的尖锐。另外还不得不的说的,是作者在第一章一处(p29)提醒我们有一些出身低层但却摆脱命运的于连式人物,作者认为,如何解释这些人的别样命运,是一个应该继续研究的问题。这显然是一个有伦理意味的命题,甚至也可能是Bourdieu本人人生的自照,而确实在成篇累牍的对“教育制造不平等”的研究中,社会学家对这一问题显然回应不够。
《继承人》读后感(三):制造大学生
“大学”一词,本意是学生与老师组成的社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源自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作用。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引入了发现与探索之意,至此形成了今天通俗意义上所说的大学。随着高考的扩招,大学教育及其所对应的本科文凭似乎在逐渐的贬值,然而放眼全球,大学教育本身仍然带有精英的痕迹。毕竟在通常国际范围内统计口径下的“人才”或“人力资本”仅需具备高中学历即可。大学教育固有的精英性质使得进入大学接受教育成为了现代社会实现阶级跃升的重要方式。然而大学教育是否能实现“寒门贵子”之梦呢?这本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继承者》即讨论了这个问题。
全书共分为四个章节,可以看出非常严谨的论证架构。第一章属于特征事实与指标选取。提出了不同阶级的人进入大学的概率、所选学科的差异。藉由这一特征首先即提出了本作关注的第一个问题,大学生这一群体的阶层差异。藉由统计数据,选取了选择文科作为主修方向的大学生进行研究。这一样本的选取具有数据意义上的代表性。至此,第一章论述了一个“显而易见”却又总是被人“视而不见”的问题:教育对特权的巩固作用。当教育被视为阶级跃升的重要渠道时,我们从不同类型大学各阶级学生人数已经发现差异。进而观察文学院这个类型,我们证实了教育的排他性以不易察觉的文化差异实现。这种实现体现在由阶层决定的眼界反映的学习能力上,也体现在由阶层细分位置(家庭受教育比)决定的环境氛围上。最终结果就是我们接受了以成绩差异为表现的平等教育结果,将差异归类为天赋,而放弃了对特权的追问。
在第一章提出我们对大学的认识普遍存在“以果为因”的问题后,第二章与第三章,则围绕“大学生”这个概念,试图界定大学生群体,并从一致性角度分析该群体对于正统文化、精英文化的继承程度。当我们需要讨论一个群体时,往往需要对这个群体进行界定,仅有满足某些条件的人才能被划入这个群体。
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定义其实充满了不一致,这是因为基于对精英文化的继承,大学生特别是占据其多数的中产阶级、资产阶级成员往往奉行以否定彰显肯定的精神,大学生间缺乏一致性的证据。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分定义基于孤立的、非群体化的特征。即所有人表现出来的各不相关恰好是大学生的重要特点。在文科学习中,社会科学的不可证伪使得争论更容易产生,由此表现的大学生的不一致恰好成为了其他特征。这个特征对应于精英阶级所享有的地位,以精英话语权定位了不一致下的一致。反过来这种一致又对应于不同阶级大学教育的不一致。即要求的是文化游戏还是求职游戏。以后者为目的进入大学的往往是低阶级的,文化游戏无用且成本高,因此带来了失业问题和虚假的文化繁荣问题。大学生的不一致所反映的一致,恰恰是第一章所指出的,大学教育成为了特权的产物,在表象的不一致后面是高度一致的阶级构成以及被逐渐弱化影响的中下层阶级学生。而文化精神的惯性又进一步固化了这一影响,具体表现为当有更多更丰富阶级学生进入时,大学教育仍然以脱离现实、构筑多样的虚构以满足资产阶级学生逃避性质学习的目的。、
因此,我们将再度回答什么是大学生这个问题,并进一步讨论大学教育的现代意义。我们发现,大学生是被制造的产物。以满足某个目标为条件,社会制造了大学生。而这个目标在精英文化继承下的理想化与大学学习和工作之间替代性的矛盾相叠加,最终带来了大学生群体的异化发展。制造大学生的理想目标与资产阶级学生的目标高度一致,因为自身求职目标不明确,这类学生可以通过浅薄涉猎构造理想的大学生形象,甚至由此获得更高的评价。另外一方面,对于将学习明确为服务于某一具体职业目标的人,学习目的将与大学原教旨的目标相背离,被指摘为功利性的学习,丧失了对精英文化的继承。但是这两类大学生之间的差异,却又凭借学习来弥合。最终的结果是站在大学教育两端的学生和老师,共同对抗着表面一致之下的差异。究竟是维持大学的精英属性并继承精英文化或是将大学的教育目的与更普遍的需求相融合?在制造大学生的过程中,我们究竟需要满足何种目的,希望其继承何种精神?
至此,我们终于在结论部分可以回答:为何寒门再难出贵子?因为大学教育并非公平的,它只是以结果的平等掩盖了过程的不平等,不平等的过程加剧了内部的分化和自选择,大学已经不再是象牙塔,甚至丧失了沟通不同阶层的有效性。然而为了弱化大学教育的特权性,简单以过程平等取代结果平等也不可行。过程的平等往往因为度量的困难而导致更多的寻租。因此,结果仍然是大多数教育所关注的。为了弥补单纯精英式大学教育的不足,现代高等教育已经产生了多样性的分支,服务于不同的目标,以手段的多样性弥合了结果单一导致的固化。
《继承人》读后感(四):“学习改变命运” 这话还算数么?
贫富差距靠读书来跨越?
2008年,联合国报告指出香港为贫富差距排名第一的亚洲城市,因而滋生了类似《变形记》的综艺节目,名叫《穷富翁大作战》,节目嘉宾是邀请事业有成,功成名就的商业大佬们,化身社会底层,体验穷人的生活,然后希冀他们不借助身份光环,仅仅通过自身知识/能力来改变贫穷现状,制作组的初衷是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探讨日益严峻的贫富差距问题,以及社会实验看看精英阶层沦为社会底层,身份互换能否实现阶级的跨越?一开始信誓旦旦的商业大佬们纷纷打脸,其中一位姓田的哈佛商学院精英在退出节目后给出了这样的反馈:这个社会正在惩罚不努力读书的人。身处“贫穷阶层”的田某表示现在每天精疲力尽,完全没办法实现生活改变。
《穷富翁大作战》片段
教育公平? 文化特权?
那这个社会靠读书能完成阶层的跨越么,“读书改变命运”这样的鸡汤还适用于现在的社会么?在《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一书中,早在1964年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和J.C.帕斯隆用法国大学生大调研也试图来深入研究和探讨这个话题,并记录了整个社会调研和分析的过程呈现于此书。
这是一本思辨性非常强的社科类严肃作品,学术性非常强,行文逻辑很清晰,内容围绕着巴黎大学生的调查和分析展开,书中的数据主要采集于欧洲社会学进行的系列调查,国家统计局,采访数据由巴黎和猎人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合作完成。本书初次发表的时间是1965年,众所周知,英法等国家是阶层固化非常严重的国家,而在当时,大学生“天资论”大行其道,很多人会用天生的资质不均来解释大部分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包括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但皮埃尔和帕斯隆却认为社会学研究应当怀疑并逐步揭露除天资差异外,受社会条件制约的文化方面的不平等更为严重,他们赤裸的撕掉了文化特权的面纱,驳斥了上层阶级以成功论个人天资时所使用的的辩护理论。普通阶层要想突破阶级享受“平等”受教育权利非常难,法国学术界因而更加关注社会各个阶层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批判了专用社会固化阶层享受着“文化特权”,本文也试图找到一种能一劳永逸的消除教育的不平等,男女不平等,贫富差距引起的不平等的方法。
教育不公平是阶层固化的产物
而本书之所以命名为《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一开始可能不太懂,读完全本,理解整本书后会豁然开朗,原来在社会阶层固定后,在巴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会呈现讽刺的“继承者”式,所谓精英式教育是由社会出身所决定的,而这种教育的不平等本身就是阶层固化的产物,不同社会阶级出身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机会不同:
1:不同社会阶级出身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同,比如高级职员的子女进入大学的机会是农业工人子女的80倍。
2:不同社会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会呈现男女比例的不同,整体而言,在高等阶级层面,男女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是基本相当的,但下层阶级里,男性进入高等教育的机会是10%,女性仅为8%(这是在整体下层阶级不足5%的高等教育率基础上)。
3:不同社会出身和性别者对于大学生们的专业选择也有很明显的影响:自由职业和高级职员子女更偏向于选择药学,医学,法学等难学难录取的前途更为光明的专业,而农业工人家庭出身的子女在专业会更偏向文学/法学等专业。这也明显的反映出一个现实:在法国文学院的生源之多其实是反映社会对下层阶级者的放逐,文学院及其中的社会学,心理学或者语言学等专业成为出身于就学机会最多阶级的大学生的避难所。这些人因社会原因“被迫“接受高等专业教育。【这基于一个现实:在欧美国家,跟文科类专业,类似药学,医学,法学这类型非标专业较,其他例如药学,医学等技术工种更为高阶和精英,所需学费更高,学习时长更长,更难以毕业,甚至未来择业也更需要社会背景和家庭光环的助力,因而择业门槛更高】。
而之所以产生这般的社会现状,不同的社会阶层出身对受教育的影响用极大,社会依然要宣称人们在教育面前的机会是均等的,只是因为要维护表面公平,这种表面教育公平实现的越好,学校就可以使所有的合法外衣服务于特权的合法化。这也是社会一直在不停灌输教育公平鸡汤的根本原因。事实上教育公平表象下的已经开始暗潮涌动。
教育来改变阶层=幸存者偏差
而英国一档《人生七年》的社会追踪报告中也显示,阶层跨越的正面案例,但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成功率非常低,可以算作是幸存者偏差。
教育系统客观的进行着淘汰,而阶级地位越低受伤害越深,而更为隐蔽的表现形式还有中下层阶级子女集中于某些专业并且学习进度迟缓,察觉不够。这本书主要是对教育机会,教育公平,社会公平,贫富差距的探讨。
看这本书,虽然讲的是1964年法国教育不公平,阶层固化,社会发展问题,但放到2021年的中国来讨论依然合时宜,结合现在中国国内的教育讨论,年轻一代的鸡娃党都很有参考性,篇幅不长,算得上短小精悍,对于社会问题剖析解读挺深刻,联系现实的话,会有更多感悟。这本书推荐给社会学相关,教育学相关的学者和从业人员,真的受益匪浅。
关键词:教育机会,教育公平,社会公平,贫富差距;阶层跨越;社会发展;1964年法国大学生社会调研
上一篇:DevOps权威指南读后感摘抄
下一篇:高效学习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