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自觉不断地学习
一个人活着就必须去学习,而且应该是一生一世都必须不断地去学习。其根本原因是,学习是人们形成和丰富自己的知识的前提,是人进步的基础,也是人谋求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基本条件和基础,凡事“学而知之”,而且“温故而知新”。尤其是当社会发展已是突飞猛进,经济社会已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的年代,人们学习的重要性则显得更为重要的了。人们只有不断地丰富和更新着自己的知识才能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因而,一个人若想不虚度年华,就要“活到老,学到老”,就要切实做到一生一世都要自觉不断地学习,即要注意做到学习、学习、再学习。
学习分有从书本中学和从实践中学两种。从书本中学主要是学习前人所总结下来的知识和经验等,而从实践中学则主要是能够获得直接知识经验等。应该说,一个人的学习,主要是去学习书本知识。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时间的精力是极其有限的,不可能也不应该什么都通过亲身实践去学习东西。人类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已经创造出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永远学不完和用不完的。因此,一个人是没必要事事亲自通过实践去学知识的。只应该把有限的实践当作是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去掌握好就是了。学习还可以分为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最早可以发生在娘胎里如父母所进行的胎教,后来是指置身于某个群体或某个区域之中时,人的五官感受了外在的影响,从而使人潜移默化地形成知识。还有一种是主观能动式的学习,是人们有意识的,有目的地主动地去学习,也是人们学习的最主要形式。一般所讲的学习也主要是指人的这种主观能动式的学习形式。
学习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增长知识和提高干事能力,因而,人生在世要特别注重在这两方面去抓好学习。
一是知识就是力量,要善于通过各种方式去学习知识,以尽量多的获得这个知识力量。学习应贯穿于人的一生,归根到底就是因为学习是产生知识的根源,而知识又是力量之源泉。人们只有不断地通过学习去掌握知识,才能不断地掌握或提高着改造自然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和水平,也才能不断地去成就自己的人生事业。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才可以体现“知识就是力量”。现在,学校教育已成为人们一生中最集中,也是最主要的集中学习阶段,是自己形成知识、增长知识的主要方式。毋庸置疑,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好的人,到了社会上工作起来一般也是得心应手的,是容易成就事业的。但也有为数不少的人原来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并不太好甚至是很差的人,后来到社会工作后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十分突出的,如太发明家爱迪生、爱因斯坦,等等,他们在学校学习时的成绩并不十分突出,甚至学习成绩还很差,但他们到社会后的实践能力却很强,并能干出了非凡的业绩,为社会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这都充分证明了,人们在学校学习不是形成知识力量的唯一途径。然而,这并没有否认学习的重要性,而恰恰是说明了人要善于寻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并不该局限于某一种学习方式,且还要善于做到学以致用才行。
二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努力不断地掌握和提高科学技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干事能力。科学技术是人们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所产生出来的巨大能量,是改造世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能力。一个国家和地区科学技术的强弱与其在世界上的竟争力水平成正比例关系,一个人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的多少也是与其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意义是呈正比例关系的,其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水平越高,其干事创业的能力也越高,反之则越低了。因此,任何人都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学习和掌握好一定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科学技术,更是应该努力去学习和掌握好了。
况且,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着,对人的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因此,人生在世,必须与时俱进的不断地学习。正因为如此,一些与时俱进的新的学习方式也产生了,而且效果是明显的。它不但确实能让人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时还能起到一些必要的“包装”的作用。比如,在职学习现在已日益显得重要起来。从知名人物的简历上可以看出,在职学习多么重要,那也是他们实现与其所从事的工作相适应的学历企求以及能力企求的重要方式了。要知道,世人的观念一般是,学历越高似乎能力越高。于是乎,很多人追求学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向人们证明自己的能力。尤其是一些官员对高学历的追求似乎也是他们得以理直气壮地干事创业的前提。似乎官员的学历高了就代表着能力也高了,且学历高了才能服众似的。所以很多人就趋之若鹜了。可以说,在职学习,实际上已经为他们成就事业注入了强大的资本——使得学历和能力与其所从事的工作相适应。况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也决定了知识结构在不断的变化着呢。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一个人只有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不断地完善和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也才能永立不败之地。
还要注意的是,“学海无涯”,然而“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如何学有所成,成为芸芸学子中的“麟角”呢?那就是“书山有路勤为径”了。一个人要学习好,则必须要下足功夫,而且要讲究方法,联系实际,才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即使对于那些没有大志向,表面上看起来毫无进取心,显得与世无争,也不想做什么人生崇高事业的人来说,也是需要去学习的。简单地说,在他们空闲的时候,如果他们不去学习,其心灵就会感到空虚,就会觉得生活中不够充实甚至感到百无聊赖,于是乎可能要去参加一些赌博或闲荡来消遣。使本来就不是太有意义的人生可能还要被蒙上负面的阴影。从这个方面去说,学习还是人们在空闲时消遣的一种极好的方式了。所以,学习不但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形成知识力量,而且还可以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乃至高尚的消遣方式和志趣。这对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又是很有利的,因而,不管你是什么人,都是应该不断地去学习的。
2.要重视锻炼身体
锻炼身体,能让人拥有健康,而且“生命在于运动”。这是毋庸置疑的一种基本的人生之道。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有一些人虽然懂得了锻炼身体有好处却又偏偏忽略或放松了对自己身体的锻炼。应该说,这实在是不可忽视的一个人生问题。人生在世,如果存在着这个问题,则必须注意纠正过来。
锻炼身体有着极端的重要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身体条件是干好人生事业的基础,也是过好自己的人生的前提。一个人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才可以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从而也才有可能过上幸福美好的人生。而如果丧失了身体的健康,则很多事情将没办法去做得好甚至根本谈不上还能去做什么人生事业的了。而人的身体的健康,是建立适当的身体锻炼的基础上,一个人只有适当地锻炼自己的身体并能够做到持之以恒,才能够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增强体质。还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那样,一个人只有经常去锻炼身体,才能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和提高免疫力,才不易被疾病侵蚀和困挠。况且,一个人就是不用做事了,只想舒舒服服地闲着过日子,也必须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作保证。身体不行了,则什么事也做不成,也没有舒服可言了,都是谈不上能够享受好人生的了。
虽然,一个人强健的体魄是有一点天赋的因素,但锻炼可以让人变得健康起来或更加强壮起来。一个人能否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决不是先天所决定的,而是由其后天的能否去进行适时适当的身体锻炼所决定的。一般来说,一个人身体的先天条件好了,再经过后天的适时适当的身体锻炼,其身体就可以保持健康并更为强健起来,而一个先天身体条件并不太好的人,通过后天的身体锻炼也可以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得健康和强健起来。相反,如果一个人的身体条件先天因素很好,但后天不注意身体锻炼了,则就不能保持个健康的身体甚至会让自己的身体变坏或跨掉的。所以,人生在世,能否拥有一个健康和强健的身体是与其能否进行适时适当的锻炼身体有关的。
而且,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又是决定了其能否拥有一个幸福美好人生的根本条件。健康是福,健康就是财富。人有了一个健康的身体,其活着就行动方便,就可以吃得香,睡得好。相反,如果一个人活着整天只是病矣矣的,自己的身体这里痛那里疼,饭菜难吃进肚子,小便和大便难排除体外,这样的人活着无疑是痛苦不堪的。即使是拥有了再多再大的物质财富,也不能说明他是一个拥有幸福美好人生的人。
而且,一个人能够进行适时适当的身体锻炼,还有利于消除烦恼和舒解疲劳,甚至还能怡神悦性,陶冶情操。善于去进行身体锻炼的人们能够在锻炼身体的时候得以活动筋骨、增强身体的灵敏度和身体肌能活力、增强体质同时更有利于舒缓紧张的神经并有助于消除烦恼,等等。毫无疑问,这都是很有利于身心健康,且又是很能让人产生愉快的心情。
要注意的是,那种忽略或放松了锻炼身体的人,一般并不是不知道锻炼身体有好处,只是没有深刻领会到锻炼身体的极其重要性,没有锻炼身体的意志力和毅力,从而轻易地被种种“理由”阻挡在锻炼身体的大门之外了,应该一一纠正过来。一是认为自己总是太忙了,各种压力也太大,因而是抽不出时间也没心机去锻炼了。诚然,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是越来越快了。但越是忙,若不注意锻炼身体,就容易让身体“累”垮的。因此,不管你怎么忙,也要善于挤出一些时间来锻炼身体,否则真的难有个良好的身体来确保你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得下来。况且,会休息,会调节的人才会工作。锻炼身体可以放松心情,舒缓紧张的神经,可以算作是一种劳逸结合,可以充分的调节好自己,以提高干事效率。二是认为自己的身体蛮好的,是用不着再去锻炼了。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要知道,锻炼身体能够让身体不好的变好起来,也能让身体好的能够保持下去并可以变得更好,那种“书到用时方恨少,钱到缺时方知道节俭,身体出现障碍时才知道锻炼”显然是不可取的,也是很容易让人错失良机的。三是,怕锻炼辛苦而不去锻炼的。有些人就是太贪图享福和安逸了,以至条件越好,惰性越大,把锻炼身体也当作一种受罪,以至懒得去做任何锻炼了。这其实是自己糟蹋着自己了,因为生命在于运动,况且,人们在锻炼身体的时候还常常可以享受到无穷的乐趣。如在球赛中,球员们挥汗如雨,却不时暴发出爽郎的大笑,都在充分享受着运动的快乐,等等。
人们在锻炼身体时,还要注意几个方面。
要注意做到因人而异,并要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所追求的人生目标结合起来。而且,不同的年龄段的人也应有不同的身体锻炼要求和目标——特别是在锻炼的内容、方式和强度上应该是有区别的。
为了竞技比赛而进行锻炼,一般是高强度的,有时甚至需要向人体的极限发起冲击。如为了参加力量技巧型比赛而进行的身体锻炼,就是在追求技巧的同时通过身体的锻炼来发达肌肉以增强力量,等等。而主要只是为了维持身体的健康、工作的方便乃至为了精神的爽快所进行的身体锻炼,一般强度不大甚至很多还属于休闲的活动类型。
年轻人的身体锻炼,强度可以大些,尤其是青少年正是人生的鼎盛时期,活动能力强,运动量可以适当加大一些。一般越是高强度的身体锻炼且在进行了一段时间以后,所增强的体质就越好,肌肉就越发达,力量就越大。在体育竞赛中所产生的爆发力也就越大,比赛成绩也可能就越好。而儿童和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的身体锻炼,强度不要太大,时间也不要太长。如果不是为了什么参加竞技活动,只是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和灵敏度,则宜选择既轻松又适合于自己的锻炼方式来进行就可以了。如还能寓炼于乐,把锻炼身体当作自己的一种娱乐方式和消遣方式则更有利于身体的健康,更能达到锻炼的目的
身体的锻炼,不管强度大小,不管是男是女,也不管是老是少,都应该注重效果。怎样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本的途径就是要讲究科学。善于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来锻炼身体,就容易达到那锻炼身体的目的和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锻炼身体是百利而无一弊的。如果说有“弊”,那也只不过是耗用一点时间和“累”一点而已。但权衡利弊,很明显,适当的挖点时间去锻炼身体,则可以换来一个强健的体魄和一个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实在是每一个人值得去为之的好事情。况且,那种锻炼身体时的“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做到适时适当就行,而且,那“累”是暂时的,过后很快就会自然消失的,就像吃苦药一样,吃的时候是受点苦,但把苦药咽下去之后就舒服了,病也就逐渐地好起来了。因此,人生在世,无论如何都是不可忽略或放松了锻炼身体的。
3.要善于吃出个健康来
人总是离不开要吃东西的,而且通常还是一日三餐不可少。人们每天必不可少的进食,不但是为了给自己的身体提供必要的能量,以维持人作为动物所必需的身体肌能的需要,并保证让人有适当的体力和精力投入到生产生活中去。吃东西是人的本能,这个谁都不教自会。但如何去吃,这里面却是很有学问的,也是很多人亟须去掌握的。一个真正会生活的人,不只是让吃去维持自己的生命,而且还善于通过调理日常膳食,有所选择地去吃出个健康来。
可能有人会说,我又不是膳食营养专家,没必要去掌握那吃的学问吧。应该说,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和危险的,这也是不会关心自己或不会做人的一种反映。一个人天天必须进食,很多人除了按时每天要三次进餐外还喜欢吃点零食,而且,那吃东西又要占去人的生命中的许多宝贵的时间。从这个分析去看,人生在世,是很有必要去掌握一些吃的最基本的知识,至少要知道人为什么需要吃东西;这吃东西与人的生命和人的健康又有什么关系;人怎样去吃东西才能对自己的健康有好处或有利于去维护和增进自己的健康的,等等。当然,生存权还是人生首要的权利。人生的第一要义就是去维持自己的生命。如果食物溃泛,那人们就会饥不择食,就会首先避免挨饿和先维持生存,也就顾不上什么如何去吃才有利于健康之事情了。因此,这里所提出的“要善于吃出个健康来”这么一个命题,是以人们在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为前提的。
要想吃出健康来,就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尽量去吃没有病毒的食品或没遭污染的食物。在吃的问题上,世人早就得出了个结论,即“病从口入。”这充分说明了人生在世,必须谨防疾病从你的嘴巴传染进来。因此,在吃的方面,一定要讲究卫生,不要去吃那些已感染了病菌和其它有害物的食物。尤其在工业化的今天,很多农产品的种植都离不开化肥和农药了,一些种植者唯利是图,造成了其种植物的严重污染,所以,今天吃这些食物的时候,要注意做好清除化学污染特别是农药污染,如用水泡和多次清洗以及其它更科学的清除污染物的方法。如有绿色食品的,就吃绿色食品,即使外观不比得依靠化学药济所种出来的食物也好。
二是要适当控制自己的食欲。有一种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观念,就是社会上有相当多的人认为,要享受人生就要多吃多饮。本来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场,有多吃多饮的愿望是无可厚非的,吃喝确实不失为享受人生的一种主要的方式和内容。但这个多吃多饮也只靠“细水长流”才可以的,只有活得久,才能够吃得多喝得多。如果因为食物好吃就暴吃暴饮是最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且容易引发出各种疾病来的,甚至因吃得过多而即刻被“撑”死了的。要适当控制食欲,能吃个七八分饱就可以了。其实,那吃得过饱,不是撑死你也让你感到不舒服且要增加了肝脏及消化系统的负担。正如俗语所说的“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这也是有助于人体健康并值得人们去遵循的一个膳食法则。
三是注意科学地改善自己的膳食结构。有一种传统的想法就是,人吃得越营养越好或认为人长得肥了才好看。殊不知这种想法和观念是陈陋的,甚至是错误的。持此观念的人往往不但不忌吃高热量的的食品,也无所顾忌的去吃零食了,他们不怕吃肥了,反而因吃肥了而感到荣光和体面。现在诸多“文明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脑梗塞、心肌梗塞等等疾病都是由于营养过剩引起的。因此,一个人活着,是有必要学习和掌握一点膳食保健知识的,在吃的结构上,以能够保证营养的供应就可以了。特别是到中老年以后,人的活动量少了,膳食更应以口味好但较清淡为宜,还要注意不唯贵为好,注意做到营养互补为宜。要改变“肥才好看”的东方人的陈腐观念,特别是年纪大了更须防止因营养过剩而肥起来了,有道是:“有钱难买老来瘦”便是这个道理,其意思就是说,人年纪大了以后,容易发胖,特别是富裕人家,能够通过膳食来抑制肥胖,以让自己的身体适当清瘦一点是难能可贵的。而且,各人要根据自己所处的年龄段,有科学性地调整好自己的膳食结构,尽量做到既可以吃得舒服,既能保证人体所需求的能量,又不至于引发各种不适乃至疾病来。还有一句子话较好地体现了科学及有助于健康的膳食原则,即:“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五谷杂粮要吃够”,是很值得人们去参照的。四是改变享受人生的观念,合理调整“吃”在享受人生中的比重。社会上有一种错误的人生观,就是只把吃作为作为享受人生的准则。常听到有人这样说:“现在活着的时候不去多吃,不去吃好一点,死了还能吃什么了。”持这种态度的人,通常是为了能够吃得好、吃得多而千方百计甚至不择手段地去穷吃、暴吃。就是冒损伤身子甚至冒丧失生命的危险而为之。这种只把吃当作是享受人生的人,其实是太原始了,也是太可怜了。这跟其它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其它动物,活着只是为了吃而已,而人是高级动物,活着实在不应该只以吃为享受人生的唯一准则了。其实,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消费用于“吃”方面的开消比重是越来越少了,而用于文化、娱乐、体育、旅游等等方面的比重是越来越高了。因此,一个人活着,在吃的方面也有必要做到与时俱进,不要老是把“吃”放在生活中的第一位,更不要总是把吃得好和吃得多作为饮食文化中的第一追求。
还要注意一个不容勿略的问题是——要谨慎吃药。虽然人患病就得吃药和打针是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情,但要知道,药物虽是治疗疾病的武器,但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药能生人,亦能死人。”因此,吃药要慎重,才能确保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药物用得适当,则就能治好疾病,恢复身体健康。而若用之不当,轻则延误了治疗病症的时机,重则致人残废或让人失掉生命。而且,无论何种药品都或多或少对人体有一定的负作用,吃药只能是生病了才可以去吃药并尽可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去吃为好。因而,这就要注意把握好几个问题:一是有病就要及时就医和吃药,以免蔓延成重症。而没病则不能乱吃药,包括一些补药也不能乱吃。三是不可以“病急乱投医”,特别是不要听信江湖上的一些药贩子甚至是庸医的那些诸如“药到病除,立竿见影”等的宣传而胡乱去买他们的药吃了。
如果说“病从口入”是一句告诫人们要注意从日常食品中去防止疾病侵害的一个真理的话,那么也可以用“健康从口入”作为奉劝人们要善于从日常膳食中或其它所吃用的物品中有选择、会调理地去吃出一个健康的身体来。
下一篇:永远怀念敬爱的周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