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每个观看完影片的人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与想法。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被数学选中的人》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被数学选中的人》观后感1
数学这种东西,我们看不见它,摸不着它,它却渗透了我们的生活,指导着宇宙的万物。它就是一张通行证,人类只有完全将它握在手中,才有可能打开通向世界的真理和本质的门。如此看来,数学真是个既高大上,也又接地气的强大工具。
“发明、研究数学的人真是太伟大了!”我也想过要成为一个能够像他们一样“青史留名”的人,毕竟我认为我姑且也算至少半个“被数学选中的人”。不过,面对浩如烟海的难题,以及一大堆一听就让人恐惧的知识点:圆锥曲线,各种奇形怪状的函数、各种向量、一堆强大却总是不知道怎么用的定理......我的头都大了。可恶!想要成为青史留名的数学家实在是有难度。这些入门级的东西已经把我难住了。
不过,在看《被数学选中的人》第四集时,我的疑惑和顾虑逐渐被解开,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所有人都要面临数学的难度。可是我又想了想,又变得难受起来!好像在对数学研究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中,总有几位像是“开挂”一般,和我们这种“凡人”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档次。像欧拉,他13岁入读巴塞尔大学,16岁就取得了硕士学位,1年产出800页论文……这很明显不是正常人啊喂!我的疑惑和顾虑不减反增。
最后,我想清楚了。人家可是欧拉,我不是欧拉不是黎曼,不是牛顿,不是爱因斯坦......我何必要跟别人比?我做好自己不就得了?就像历史的推进,它不是由某一位君王、某几个人推动的,而是所有的人在一起推动的。数学的发展也一样,它不是由几个人推进的,而是由所有数学家、所有人对数学的热情堆砌起来的!能在其中贡献一份力,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的追求!
所以,我将努力作出更大的贡献。既然我已经走上这条路,那就一路走到天黑!我还是抱一点希望,希望自己可以"青史留名”。人总要有希望,万一实现了呢?
《被数学选中的人》观后感2
很难得,央视会有一期关于数学概念的专题纪录片;很难得,居然被我这个不太爱看电视的素人追到了;很难得,觉得一时看不懂但又兴趣很高而反复看了几遍。刷新了认知,提高了见识,丰富了见地。一点浅薄的收获与大家分享。
初悟:众相看数学
这部纪录片共四集,每一集约25分。在第一集中,它回顾了数学从起源到现在的发展历史中、数学对人类文明的意义。
为什么总有一些人,在数次的失败和前赴后继的探索路上,一直在追寻着:数学是什么?数学的工作是怎样的?我们学数学到底有什么用?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数学大概是我们生命中最抽象又最实用的一门学科。它带给不同人的感受也大相迳庭。有的人甘之若饴,有的人恨之入骨。不管是喜欢还是讨厌,当我们轻松的完成一次扫码支付时,数学的见识与实用在此刻达到了完美统一,这才意识到数学是有价值的。从小学生都会的加减乘除到复杂到全世界只有几个人能看懂的推理演算,从我们住的房子、用的手机、听的音乐,到物理、化学、天文、气象、经济等,几乎所有学科都是在数学的指导下实现和严谨的推演。然而总有一些人,他们对数学有着天生的敏感,始终被数学眷顾。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如此艰深抽象的数学才能孤傲地站立在科学的潮头,这部专题片把他们称为被“数学选中的人”。数学家说:数学的整个架构是人类在寻求万物规律时人为定义出来的。数学爱好者、研究者说:“数学有控制力、性感、纯粹、她的逻辑性很强,公式很美、比较浪漫的、给人安全感”。但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数学代表曲折、深奥、枯燥、绞尽脑汁,并屡屡束手无策。为什么我们和这些对数学情有独钟的人感受如此不同呢?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数学是如何在人类世界诞生和发展的。
浅悟:数学来源与发展
这部记录片,能带给你清晰的思路,从远古结绳计数、到37000年前非洲南部出土的一块狒狒的腓骨上面,清晰地呈现29倒V字型刻痕,再到公元前3000年4000年,人们记录的两个“5”,五只羊和五头牛的共性,把这个“5”抽象出来,这就有数字抽象的概念。到了3600年前莱茵德股本和莫斯科古本上记录了80多个数学问题和解答。很多问题是和分面包有关的,其中有一道题是如何让10个人平分9片面包,也就是每个人怎么拿到9/10片面包。古埃及人明显已经熟练掌握了分数的运用。在梭草纸上,这道题的答案是9/10,等于2/3加1/5加1/30。实际的操作。将其中五片平均分为两块,正好十块,每人拿一块,把剩余四片平均分成三块儿,一共12小块,每人再拿一块,还剩两小块儿。把这两小块儿每块再平均分成10小块。这样每个人又可以再拿一块儿,正好平均分完。这样切的话,每个人分得的面包不但数量相等,连大小和块数也是一样的。在中国的记载中,公元前1000年左右,商高与周公对答,勾广三股修四进于五。这里的沟就是小腿骨,是大腿,这是古人从自身身体上发现并引申出的直角三角形中的两条直角边,如果勾股定理大概是由于人们在丈量土地和建造房屋时,要经常计算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而创造的。到了后来为了建造房子需要算面积,发明了几何;为了量天测地,又发明了三角;为了计算天体运动,人类就发明了微积分。为了描述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人类又发明出了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的强有力的工具……
再悟:数学与科学关系
数学是打开各个自然学科大门的钥匙。数学与自然界有着说不清的完美的吻合。比如说冬天的雪花,那么他们是很完美的六边形或者六边形的衍生物,它们都是由自相似的组成,数学上叫分型。数学上有相似,自然界也有相似。大自然在进化过程中很神奇,比如向日葵,它那个种子结的时候螺线、包括松果的螺线、包括花瓣的生长、树枝的生长,都表现出斐波那契数列这种特殊的模式。斐波那契数列是13世纪的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通过“兔子问题”,引申出的一种竖列排布“有一对小兔,他们两个月就可以变成可繁殖的大兔,大兔每月可以生一对小兔,一年以后会有多少对兔子呢?”这个数列是1123583,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向日葵种子和松果的螺线,左旋和右旋的数量都是斐波那契数,百合花有三瓣花瓣,梅花有五瓣,向日葵有21瓣或34瓣,雏菊有三十四、五十五和八十九三种数量的花瓣,这些数字都符合斐波那契数列。如果把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字后一项除以前一项,随着数字的增多,这个比值越来越接近于1.61803,而1.61803和我们熟悉的黄金分割数关系密切,这些大自然与数学之间的神奇联系,又在向人类暗示着些什么呢?
数学就是这样,彼此之间也许没有交集,然而还在做着一些你无法理解,甚至让数学家们互相之间都无法理解的现象。但他们的共性都是在寻找规律,且去解释现实中的问题。如:数学与音乐存在着某种惊人的共性,一根琴弦平均的分成1/2,1/3,1/4。由此得出,这个世界最和谐的比例是1:2:3:4,我们就产生了我们声音里边最重要的四个音。
伴随着西方绘画的演进,很多艺术家和科学家相信,宇宙间的规律可以通过几何原理明确的理性化。比如达芬奇和丢勒从几何原理中推导出透视画法,从而使二维空间的画不可以展现三维的世界。音乐、美术等是最抽象的艺术,数学是最抽象的科学。
数学是什么?通过专题片的解读,我们可以认为,数学是人类文明最核心、最抽象的知识源泉。既然数学支撑着人类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学一些数学,应该是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被数学选中的人》观后感3
数学,并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定义。它在大多数人眼里是复杂而不可捉摸的,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但同时,数学也是美的,引人入胜的,因为它的神秘不断吸引着那些热爱探索的人,它隐藏在生活中那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里,也许是一朵花,也许是一幅画,也许是一首乐曲。
片中讲到了古代的数学文明,在那时,数学就是一样实用的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定修房的地基,记录时间的变迁等等。后来人们又因为各种的实际需要,发明出更多与数学相关的东西,于是乎,数学的发展实则就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从过去发展到现代社会,从简单到复杂,令人感慨。而这巨大的变化正是数学带来的规则与秩序,以及由数学抽象延续到实际生活的体现。
数学真是一个神奇而引人遐想的东西,它甚至可以说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它带来理性与逻辑,概括了世间万物的本质。它与美术、音乐之间的奇妙联系也令人感叹。也许我们觉得数学离我们很远,其实,它就存在于生活的点点滴滴。
《被数学选中的人》观后感4
什么是数学?数学家们给出了各式各样的解读,数学家们说数学是人类发明的最实用又最抽象的一门学科,它具有抽象、直观、逻辑推理、对称等你能想到的一切的样式。生活中的一切都离不开数学,物理、化学、语言学等各类学科都是建立在数学之上。
苏轼有一首诗里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对数学的认识都不大一样,有的人学数学很快乐,有的人学数学很苦恼,有人说数学是和谐对称的,有人说是奔放刺激的,对我来说学习数学是快乐的,它指引我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据考古发现,在7000年前的两河流域发掘的泥板上,雕刻着数学乘法表、平方表、立方表、甚至更高级的幂数表,说明古代这个地方数学已经相当发达了,这里的数学被称为巴比伦数学。我们中国古代也有很厉害的数学,例如勾股定理最早记录在我国春秋时期,说的是人在跪坐膝盖成直角时,勾三指小腿长三,股四指大腿长四,那么脚与屁股的距离就是弦五了。到后来的天文学家测量天体运动,使用的最基础计算方法就是勾股定理。
在古代数学的基础上,近现代数学可以说是突飞猛进,涌现了一大批卓越的数学家,而且近现代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数学,并设立了许多奖项来鼓励数学家,有一个奖项就很有趣。在300多年前的欧洲有一个人名叫沃尔夫斯凯尔,他失恋后很痛苦想要自杀,自杀前无聊看报纸看到了一则数学猜想,在当时还没有人能够证明这个猜想,沃尔夫斯凯尔越看越入迷,越看越想去证明,以至于忘记了自杀,之后沃尔夫斯凯尔决定振作起来,为了感谢这个猜想,他将一大笔钱捐出来设置奖金来奖励能证明该猜想的人,这个著名的猜想就是费马大猜想。直到1995年,英国数学家怀尔斯终于证明了费马大猜想,费马大猜想也变为了费马大定理。
那么数学家都在做些什么工作呢?数学家们用一句话概括了——我们在造工具。人类科学的发展都是建立在数学之上的,例如盖房子需要计算受力,还要计算美观(没错,美也是计算出来的!),如此便诞生了建筑学;看星星变化也要计算,便诞生了天文学;就连音乐也是音乐家通过周密计算才谱写出来的,在数学家眼里,音乐完全可以描述为一首正弦波的集合。数学如此重要,数学家们孜孜不倦地研究数学,就是为了人类科学在发展中随时可以用到需要的工具,而不为无米之炊,所以,数学和数学家们都是伟大的科学先锋!
《被数学选中的人》观后感5
今天我看了《被数学选中的人》的最后一集。在这一集里,一开始就抛出了这样一个好问题,数学到底难吗?几乎所有的人都觉得,数学是很难的,包括数学家。很多人因此为不学数学找理由。“因为数学很难,所以,我天生不是学数学的料,不是被数学选中的人。”
但数学不仅需要天赋,更需要学习的热情,和不断努力。
学数学像做菜,你在视频上看到菜是怎么做的,就一定能做出来吗?还得买它的原料,还要掌握火候,最后还得尝一尝味道。不然这道菜是做不成的。
学数学也像一次旅行,当你在走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灯火通明的地方,而你和这个地方相隔着一个草原。你又沿着这个草原走到那个地方。你就突然发现,诶,这不就是刚刚我走过的那条路吗?
试着去做,每做一点都有一点的收获,试着去走,每前进一步都能看到新的风景。学数学,可以收获无尽的快乐。
数学存在的意义不是成为一门折磨人的学科,它会变成为人类的智慧,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如果被数学选中的人是一个集合的话,它与人类这个集合应该是一样大的。
我以后不会再苦恼自己不够聪明了,每个人都能学数学,每个人也都能学好数学。
就算我不是被数学选中的人了,我也愿意拥抱数学,成为一个选中数学的人。
《被数学选中的人》观后感6
“数学的探索是一种旅途,在旅途上重要的是风景,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地。”
“数学存在的意义从来不是成为一件艺术品,而是作为人类的一种智慧。”
被数学选中的人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体。我们都被数学所包围、涵盖。
黄金比例不论是照片还是绘画,连人的身体都会运用到:欧式几何从我们接触世界的时候开始,每一座建筑、每一件物品,直到上学都直接的、真实的影响你的生活。
但更多的数学却似乎与我们关联不大,我们学的大部分知识好似在生活中用不到。可Π、哥德巴赫猜想等,在我们看来只是“愚蠢”“执拗”的数学家所做的无用功。可是任何一个数学公式、定理的产生,任何一个公理的发现。在现在没有用,可是未来呢?我们现在所用的一切,几乎都是依靠了大量的,在以前看来没用的公式定理创造的?每一个证明公式定理的过程又何尝不是衍化出了更多的分支?
那我们既然不会成为数学家,为什么还要学习数学?其实当我们学习12年,上大学时所学的不过是大海中的一片叶。我们学习任何一科,不是为了考试,能在生活中运用。而是为了学习这一科的逻辑与思维,尤其是数学,我们就是为了当我们证明出了一个问题能够通过自己内在逻辑告诉他的,不是老师教他的公式。如果我们有了自己的思维意识,那么被数学选中的人就有你。
在片子中,我们都能听到一个词贯穿了整个4集————抽象。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在音乐、美术、天文、物理等都能看见数学的踪影。可是,1是什么?是电脑上的这一竖?不是,他是几千年来人们对数学的抽象。1既不是一个苹果,也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星球。1是一种物质的数量属性,它不单独存在,它必须依赖于物质物体而存在。所以1就是抽象。
“什么是抽象,抽象本质上就是参透宇宙万物的数学属性。你无法直接看到它,你可以发明一套新的数学术语来定义它,但是它就在那里,它刻画了客观存在的数学属性。”
数学是一种美学,理学。它很难,但就是这份难度造就了无数天才费劲最聪明的大脑。数学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最虚无、最实在的“学”!
《被数学选中的人》观后感7
今天我又看了被数学选中的人的第三集。
在这一集里,始终都在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学数学?虽然最终也没有给出答案,但我要说说我的感想。首先,学数学应该是为了让我们思考起来方便点儿。因为当我们处理一件较为复杂的事情时,我们都会自发地调用头脑中的逻辑推理,以寻求一个最合理数学解决办法。其次,学数学能让我们的生活更有美感。里面提到了一个数学公式应用到现实生活的例子。比方说黄金分割(黄金比例),它被应用到了一些艺术品上,比如“蒙娜丽莎”,“断臂的维纳斯”。此外,16:9屏幕的电视机比4:3的看的更舒服,就是因为16:9的屏幕有像黄金分割的特征。最后,让孩子学习复杂的数学,是为一大堆小孩中选出热爱数学,并且有很好的思维能力的人。让那些聪明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让国家的生活更美好,科技更发达。而我呢,刚好就不是这种人。我不是被数学选中的人,而是被数学抛弃的人。
但我在看了这几集《被数学选中的人》之后,突然也想以后好好学数学,更多地感受它的魅力。
《被数学选中的人》观后感8
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作为初中生的我们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证明题。同学们总抱怨,证明它们有什么用?证明几个算式和线段的位置关系的意义何在呢?同样,数学家们埋头研究,也许只是为了证明一个定理,或是研究数的一些性质。
它们看似是无用的,尤其对于普通人。然而我们回头去看,至今被证明的数学定理用事实告诉我们,没有一项研究是无用的,它们都成为了后来新的研究的理论基础。“数学的无用就是有用,如果我们把数学看成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有用的都是已经创造出来的,无用的才是待开发待创造的。”视频里一位学者这样说。数学推论是一切理论的最核心,表面上的无用隐藏的是研究的最高境界。
回到数学家的研究内容。他们在研究时,也许并没有考虑他们的研究会有什么用,他们只是沉浸在自己纯粹的数学思考里。他们如此努力,甚至耗费人生中最宝贵的几年时光,仅仅是因为心中对未知的好奇。他们愿意在这样的事情上下笨功夫,也许最后的实际用处连自己都看不到。数学家这样的求索精神也值得我们敬佩、学习。
《被数学选中的人》观后感9
本片从数学与人的关系出发,介绍数学作为最基础学科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意义。通过现实生活中数学的体现,如计时、建筑、音乐、天气预报等,介绍数学的应用。同时,通过对数学家的访谈,了解这些“被数学选中的人”是如何看待数学、看待科学演进的。
这部片子也让我感受到了数学的重要性,人类离不开数学,这些“被数学选中的人”数学家们更是伟大,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也应该理解数学,利用好数学。
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从这个意义上,数学属于形式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不同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一系列的看法。
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被数学选中的人第二集观后感5
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叫“被数学选中的人”。这部纪录片从数学与人的关系出发,介绍了数学对于我们的意义,同时邀请了许多“被数学选中的人”谈了谈对于数学的看法。纪录片中我最感兴趣的部分就是关于生活中我们常常提到的无理数——π。
圆在数学里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图形,在生活中也是一样。我们身边的许多建筑例如上海天文馆、上海物理研究所、东方明珠等,都是由圆作为建筑的一部分而构成的,这也使得这类建筑显得格外美观。圆上那优美的弧线和两个端点处毫无瑕疵的连接总能给人一种“完美无缺”的既视感。
除了“圆”之外,由一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所得出的“圆周率”也是数学界的一大热门。虽然π是一个无理数,但是古往今来仍有无数的数学家为了追寻它的“谜底”付出毕生心血。这就是因为,对于未知的无限追求,是人类存在于宇宙中的终极意义。
有的时候我会觉得数学是有些枯燥的,大量的计算与几何图形的拼搭会让我感到乏味。当我听到纪录片里说的,“其实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可能真的不完全叫数学。”时,我就对这部纪录片产生了兴趣。既然我学到的不是真正的“数学”,那真正的“数学”是怎么样的呢?
通过看纪录片我了解到,在这些“被数学选中的人”眼中,数学原来是美丽的、简单的、抽象的,甚至是让人欲罢不能的。正如其中一人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数学带给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而这些人之所以能够成为“被数学选中的人”,自然是因为他们努力研究数学,对数学充满热情。
我们也应当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多用心体会数学,把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也许这样就能像那些“被数学选中的人”一样,感受到数学的美丽了吧!
《被数学选中的人》观后感10
近几天,我看了一部很有意思的记录片,名叫《被数学选中的人》。里面分享的一部分人,是被称为"被教学选中的人”,他们热爱教学,着迷数学,把数学作为自己的朋友,把研究数学作为自己的爱好。
这种人似乎受到了数学的眷顾。在片中,他们给我们讲解了人类对于数学研究的历史进程,讨论了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讲述了数学与美的关联,谈讨了数学之难,怎么学好数学。
看完此片,我认为学好数学的关键,是看清数学和生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原始渴求便能让我们发现自己与生俱来的数学天性——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去唤醒它。一旦认清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我们将会更容易理解数学的乐趣与实际用处。有人可能会说:那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又有什么用呢?它们又联系不上生活。确实,它们或许与当下的生活无关,但他们也许会在未来的生活中有用。正如当初研究量子力学的人们,又有谁会想到它演化成了现在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呢?所以纪录片中说到:"在之前研究的数学、几何,所有都跟现在产生了关联。由此,科学家们推测,我们现在所研究的理论,在未来某个时间点,都会发挥作用。"
我很认同片中一位数学家说的话:"要让孩子们的逻辑,从思维上自发地认为一个理论是正确的,而不是书或老师造告诉他是正确的。”我认为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学好数学,体现自己的价值。
《被数学选中的人》观后感11
这两天,我连续追了央视新出的纪录片《被数学选中的人》。
一开始点开视频,是被纪录片的名字吸引,什么样的`人是“被数学选中的人”?被数学选中的他们做了哪些事?结果好奇心还未被完全满足,我又被片子里抛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吸引了,不仅舍不得倍速,好几个片段甚至把进度条拖回去反复看了好几遍。真的太赞了!
毫无疑问,这部4集纪录片是一部数学大片。它回顾了数学从起源到现在的发展历史、数学对人类文明的意义,介绍了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数学家们,还有《九章算术》《几何原本》等数学著作,以及数学家们对一些非常有名的问题,比如π的数值、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理等前赴后继的探索和追求。
但是它也很接地气。它用今天的眼光,从普通人也能理解的角度,去尝试回答那些让我们一直困惑又好奇的问题:数学是什么?数学家的工作是怎样的?我们学数学到底有什么用?的确,在很多场合我们都听到过类似问题的答案,但我们好像永远都不满足,总还想听更多不同的人给出他们的回答。
把这部超棒的纪录片推荐给大家。这是孩子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学习数学过程里,不可多得的数学影视资源。
01
数学是什么这一集是从历史长河的角度,从数学最初的起源到最近的发展回顾里,尝试回答什么是数学、数学和别的学科的关系、数学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意义。
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加减乘除或是课堂里的数学,只是数学全部样子中很小的一部分,当跳出这个局限,从更大的视角去看数学,或许才能更好地理解它。
我觉得这一集给到我们的启发,在于孩子学习数学的过程里,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的背后,那些历史和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课堂上没有,那么我们应该带孩子去体会数学发展的每个瓶颈,体会每一次数学危机让数学家们手忙脚乱的感觉,了解一些数学分支创立的动机,以及这个分支曲折的发展历程,体会每个全新理论的伟大之处。
02
数学家的工作虽然身为普通人,但我们也时不时会好奇:数学家平时做什么?他们眼里自己的工作是怎样的?数学家研究的东西到底有没有用?
这一集回顾了一些从古到今著名的数学问题,以及数学家们对它们前赴后继探索的努力,在这个过程里,从多个角度一点一点向我们展现数学家工作的意义。
我记录下来的一些内容:
他们试图用数学逻辑,把复杂世界的确定性结构分析出来,找到那些隐藏在表象背后的底层规律。
他们以一种特有的动力方式,往返穿梭于数学世界,现实世界和我们的感官世界。
无数证明费马大定理不断失败的数学家,在探索这个迷宫的黑暗道路上,不断创造新的数学思想,不断开辟新的数学分支,那些因费马大定理而诞生的划时代研究,深远影响了现代数学,而这些数学知识成为其他学科改变我们真实世界的核心推动力。
数学家在研究这些问题的时候并没有想过有什么用,不管是当时有什么用还是后来又什么用,他们都没有想过。但是这样关起门来做的纯粹数学研究,后来被发现非常有用。所有人都感到困惑,但是不能解释这是为什么。
如果孩子将来想从事基础数学研究,那么一定要看一看这一集的内容,会对数学家这份工作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03
数学教会了我们什么这也是从我们心底时不时会冒出来的一个问题:我们普通人从数学中学到了什么呢?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数学当然教会了我们具体的知识,但这些知识绝大部分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不会被用到,那么,花那么漫长的时间学习它的意义何在?
数学家们也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当你把所有的公式、图表,把这些具体的知识忘掉之后,最后能沉淀下来的东西,就是数学教育所赋予你的东西。
通过数学训练,可以让一个人的逻辑思维变得比较强,推理能力变得比较强。
其他学科没有,唯独数学学科有的,可以锻炼学生思维品质的有两个,一个是抽象,一个是推理。理科的其他学科没有研究抽象的。
数学能够培育人们严谨的思考,培育人们理性的精神,培育人们独立思考的意识。
这些观点融入在纪录片里,结合欧拉、伽罗瓦、拉马努金这些数学家的故事,《九章算术》《几何原本》等古典数学著作,以及数学对我们今天生活方方面面潜移默化的影响,很能引发我们自己的思考。
04
抽象的巨人数学当然是难的。它的难,很大一部分在于它主要的处理对象是非常抽象的数量关系。可能也正因为如此,数学之美,似乎只有少数人才能感受。
这一集我反复看了好几遍的部分,是数学家们谈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学好数学和哪些因素有关。其中有一个回答给我的印象很深:
“有一个因素跟数学成绩好坏的关系是比较稳定的,可以说发挥着比较大的决定作用,这个因素就是人的空间想象能力。因为你要解决这些抽象的数量关系,必定要把抽象的数量关系转换为一个空间结构。”
和大家推荐这部超棒的央视数学纪录片。相信不管是孩子还是我们,看完都会非常有收获!
《被数学选中的人》观后感12
在没有看《被数学选中的人》之前,我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难以琢磨的,看完这部纪绿片之后,觉得它没有那么无聊了,但我们都无法否认,数学,确实很难。
那么,数学到底难在哪里?
数学要处理的是非常抽象的数量关系。因为受到感官的制约,我们看到的世界并不是完全真实的。所以如果想离真正的机理和本质更近一点,数学抽象或许是最有效的途径。它还有一个特征是多级抽象,就是在已有抽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那么这样就会离我们现实直观的东西越来越远,在头脑中慢慢变得模糊了,我们就觉得它很难了。
数学虽然难,但它非常有用,有用的不是那些枯燥的公式,也不是那些复杂的计算。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这样说:"当你把所有的公式、图表,把这样一些具体的知识忘掉以后,最后能沉淀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数学教育所赋予你的东西。”这就是学科素养,而推理能力,就是数学带给我们的一份独一无二的礼物,我们解得每一题,都需要推理能力,它帮我们解决了困难。当然,数学的作品可不止这些它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它计算着物品价格,维持经济平衡,它编出了高质量的程序,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保障和娱乐;它是所有电子产品的根基,也是航空业,交通业的基础,没有它,就没有科技。数学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那我们该如何学好数学呢?
首先,我们要有不畏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这样,我们就能快速的进步。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该用足够的时间,来自己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进步。
看完了这部纪录片,使我对数学充满了信心,我相信,只要有不怕困难,不惧失败,敢于挑战的精神,加上一颗想学好数学的心,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多探索,并持之以恒,我肯定能学好数学,慢慢走上顶尖!
《被数学选中的人》观后感13
数学,是个奇妙的抽象概念。它看似简单,但其实它的身后藏匿着无数的奥秘,它离我们很近,近到菜市场的算术,试卷上的题目,手机上的一个个程序……但它的神秘又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潜在的疏离感,这也就造成了一部分人不喜欢数学,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人们的生活处处有数学,我们需要数学,我们离不开数学。
可以说,数学是众多学科的基础,比如物理、化学、天文等等。人们在数学的基础上不断向各个方面探究,不断寻找着一些规律。这些探索与创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世界的进步。同时,也让数学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样东西以及我们的一门重要学科。人们创造了数学,数学创造了科技、音乐、美术……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是在数学的逻辑上缔造的,一幅幅美丽的画作也是在空间与几何的辅助下完成的,数学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还有一些未知的,等着人们探索,
有人热爱数学,必然就会有人不热爱数学。数学像一朵带刺的玫瑰,神秘而美丽,热爱它的人早已泌在玫瑰的花蜜中,而不热爱的人一看见它枝干的荆棘就开始退缩,热爱它的人被数学处处吸引,几个数字、几个符号、几个公式。而不热爱的人只能看见数学枯燥的一面。数学家们会为了一道题废尽心思,他们享受与数追逐的过程,但在旁人看来,这些是痛苦且无意义的。其实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事情都没有太大的意义,但真理与热爱除外。
我是一个对数学不大敏感也不大感兴趣的人,我能感觉到解完一道难题后的自豪感,但大多数时候,我感觉到的都是数学为我带来的失落与痛苦。我一开始并不能理解那些热爱数学的人对它的追求,在他们眼眼里,数学是美的,而在我眼里,数学是复杂的,枯躁的。但看完纪录片后,我明白了,也许数学也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在那些热爱数学的人心中,有一个名为“数学”的世界,他们享受着这个世界为他们带来的幸福,我虽不在那个世界,但我也会背负着数学的“爱”,不断前行!
《被数学选中的人》观后感14
看完这4个视频,我感受颇深,心里不禁受到了很大的震撼,这种震撼是发自内心的巨大感触。
这门十分虚幻神秘的学科,不看重结果,而只在乎探索路上的风景。有很多数学家的最强大脑耗尽一生的经历去解决一个在现在的生活中用不到的问题,有时这个问题会很难,而只要有一个数学家推进了这个问题的一步,都会异常高兴,在平常人看来都很不解,为什么他们解决了一个与现实生活几乎无关的问题却那么高兴,可能他们并不知道这正是数学探索精神的体现,而这些数学家们都沉迷于数学当中他们探索的最大回报就是解决这个难题。数学家们不追求外表的奢华,他们都只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当中。正如清华大学的扫地僧韦神---韦东奕,他经常吃白馍,喝矿泉水,他外表朴素,但是内在的精神食粮却十分的充盈。数学家工作的形式非常简单,随时随地都可以工作,只要有一根笔,一张纸和一道难题!
这个视频中所闪现的各种数学公式,难到宇宙最美公式,简单到π,无不诠释着宇宙的真理。
被数学选中的人,不是数学在眷顾他们,而是他们痴迷于数学,追求于数学,换句话说,不是他们被数学选中,而是他们选择了数学。不要看到他们的成功,嫉妒他们的成功,要知道在这成功的背后,他们付出了常人的多少倍努力!
学好数学不是被逼出来的,而是靠着你学习数学的兴趣,而这学好数学的兴趣的产生正是你自己选择了数学。
许许多多的数学公式和基本概念都是搭建数学世界的基砖。
你可以为数学而奉献毕生精力,但数学不会因为你讨厌他而放弃喜欢数学的那些人。
数学是一位抽象的巨人,他顶天立地,却又神秘莫测,愿你选择数学,成为被数学选中的人!
数学虚幻无影,只有抽象才能让他显出原形。
数学---抽象虚幻,构建现实!
《被数学选中的人》观后感15
我收看了《被数学选中的人》这一系列的纪录片后,收获很多,也很受震撼。
我首先了解了数学的本质,在第一集的时候,我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数学,发现数学竟然是那么神奇又令人捉摸不透的东西。从一幅幅包含着历史岁月痕迹的画面中,我发现原来古时候每个地方的数学都是不一样的。苏轼说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就是说,从不同角度来看,数学都是不一样的。不仅如此,在纪录片中,还有许多“被数学选中的人”发表了他们对数学的看法。他们中有人说“只要你对一件事感兴趣,那么多难你都会想要完成。但是如果你不感兴趣,多简单的事你都会懒得做。”这句话给我的感触很深,在从今往后的学习中,我也会努力让自己对每一门学科都感兴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最后,在这个纪录片中,我对那些古代的数学家印象也很深。不管是阿基米德还是欧拉等等那些数学家,他们都有一颗热爱数学的心,其中,阿基米德就算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认真的计算圆的周长,最终为数学献身。
这个纪录片也让我受益不少,我也会更认真的对待数学。
上一篇:《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下一篇:观大运会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