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灯榜文库!投稿QQ:511112889
首页 > 学习 > 高中 > 高二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背景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背景,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背景

目录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性质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民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返回目录

辛亥革命的性质

国外一些学者夸大满汉矛盾,指出辛亥革命称为“国内民族革命”,或“大汉沙文主义”的反满民族运动。笼统地贬之为“种族主义”或“种族复仇主义”。

台湾学者认为是“全民革命”。国内达成共识,一般认为其是资产阶级革命,原因:领导是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创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发展资产阶级为奋斗目标;

革命派为拯救祖国,振兴中华,坚持武装斗争反对清政府的正确,最终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返回目录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1911年,清朝的统治已经走到了最后时刻,同年夏天,湘、鄂、粤等省相继爆发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9月25日,荣县宣布脱离清廷统治而独立。

荣县也就此成为了清末全国首个正式脱离清廷统治的地区。这件事也把本就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推向了更高潮。1911年10月10日,著名的武昌起义爆发。

革命党人迅速攻占了汉阳、汉口等地,武汉三大重镇全部拿下后,湖北军政府正式成立,黎元洪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彻底点燃了全国的反清号角,两个月不到。

就有十五个省份宣布脱离清政府统治。此时的清廷已经乱成了一锅粥,皇帝尚幼无力执政,而皇太后也无力统领朝局,于是他们便商议与南方的革命党人进行和谈。

此时清廷仅只能控制直隶、河南、甘肃等五省,势力严重消弱,早已没有了与革命党人叫板的资格。1912年1月1日,经众人推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但此时全国形势依旧不明朗,包括姜桂题在内的十五名清朝大将宣布誓死反对中华民国,他们将各亲王大臣在国外存额全部取出供给军队,表示要守卫大清。

这时候,辛亥革命中无比重要的一个人物袁世凯发挥了他的作用,他在养心殿的东暖阁向隆裕太后详细述说了他国反皇权革命成功后皇室所遭受的疯狂屠杀。

他表示若皇帝愿意自己退位即可避免屠杀。1月20日,南京临时政府向清廷提交了清帝退位的优待条件,孙中山表示为了共和,一切皆可让,尽管戴泽、溥伟等亲王仍旧竭力反对退位。

但此时民国政府明确表示若退位满族仍可享受国家优待,终于在1912年2月2日,清廷召开了历史上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会议宣布清帝正式退位,以待革命党人对皇室的优待。

1912年2月12日清朝历史上最后一次朝见仪式在养心殿举行,直到此时仍有人想要阻止宣统帝退位,隆裕太后最后力排众议在逊位诏书上盖印,存在了176年的清帝国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辛亥革命取得阶段性胜利,尽管后来袁世凯等人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但并不能否定这场伟大运动为中国带来的改变。

<<<返回目录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背景相关文章

★ 辛亥革命背景过程简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简介

★ 高中历史知识点:辛亥革命历史背景、经过及影响

★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介绍

★ 辛亥革命知识梳理

★ 辛亥革命历史意义是什么

★ 辛亥革命有哪些历史意义

★ 历史知识点:辛亥革命

★ 辛亥革命重大历史事件介绍

★ 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有哪些

2115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