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是文人骚客抒发豪情壮志的资本;是国家兴旺发达,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人们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基石。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气象灾害,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气象灾害1
主要的自然灾害
(一)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是全球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灾情重、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1、洪涝:江河湖泊水位急剧上涨乃至决口泛滥的现象称为洪,低洼地区积水过多称为涝。
(1)形成原因:最主要原因是暴雨;其他原因有凌汛(春季)、山洪、融雪洪水(春季)等。
(2)发生地区:洪涝易发生在降水较多的季节和较湿润的地区。因为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较大,导致亚洲洪涝灾害严重。
(3)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区: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以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区受灾最严重,包括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
(4)防御措施:①利用气象卫星监测和预报;②工程措施:修筑加固河堤、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建设分洪蓄洪区;③生态建设: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④非工程措施:洪泛区土地管理、拟定居民区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2、干旱: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异常偏少而形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干旱是各种自然灾害中发生范围最大、影响最严重的一种,也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
(1)形成原因:
自然因素:偶发性或者周期性的降水减少,以及全球变暖等。
人为因素:
①人口的大量增加,导致有限的水资源短缺。
②森林植被遭破坏,蓄水功能丧失,导致地下水和土壤中水分减少。
③人类活动使大量水体污染,导致可用水资源减少。
④用水浪费严重,在我国主要是农业灌溉用水浪费严重,导致水资源短缺。
(2)影响: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我国干旱发生地区:我国大多数地区,如华北(春旱)、长江中下游(伏旱)地区。西南喀斯特地区由于地表水渗漏严重,也容易发生旱灾。
(4)防御措施: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发展节水灌溉,修建引水蓄水工程,选择耐旱作物等。
3、台风:台风是热带和副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近中心(中心为台风眼)风力超过12级。
(1)影响时间:北半球以夏秋季节(7~9月)最为集中。
(2)主要源地:西北太平洋(台风);孟加拉湾(飓风);墨西哥湾(飓风)。台风一般向西及西北移动,低纬度大陆东岸受其影响最大。
(3)影响:台风引起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灾害;同时台风也有利于缓解伏旱的灾情。
(4)防御措施: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建设沿海防护林(红树林)等。
4、寒潮:指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1)影响时间:冬半年,以春秋两季危害最大。
(2)危害:寒潮带来大风、低温冻害、暴风雪、冻雨及沙尘暴等,对农牧业、交通通信、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我国发生地区:多影响中高纬度地区。影响我国的冷空气一般经蒙古、西伯利亚及中亚,分三路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易受寒潮侵袭。受地形及路途远近影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西部、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受寒潮影响较小。
(4)防御措施:目前对寒潮尚无有效的防御方法,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寒潮警报,是减灾的最主要措施。
5、沙尘暴(扬沙):
(1)发生时间:发生于降水少而多大风的季节。
(2)形成原因:我国北方冬春季节,多大风(冷锋活动),干旱少雨而蒸发大,地表裸露疏松,容易起沙。人类不当活动破坏植被和地表,增加了沙尘来源,是导致沙尘暴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
(3)影响地区与危害:西北、华北大部、青藏高原和东北地区是沙尘暴的主要影响区。造成的危害表现在:强风、风蚀土壤,沙埋,严重的大气污染,影响交通等。
(4)防御措施:通过气象卫星监测、预报;做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制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加强国际合作等。
高中地理气象灾害2
1.气象灾害: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主要类型: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
技巧1:台风
多发生时间:每年夏秋季节
地点:多在沿海地区。
形成条件:台风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C以上的广阔洋面上
特点:⑴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⑵北逆、南顺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
⑶结构分:台风眼、旋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
⑷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主要灾害: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减灾措施: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发布台风预报或警报。
探测手段:气象卫星。
技巧2:暴雨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主要发生地:⑴我国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均会出现暴雨。主要出现在南方和东部地区。
⑵亚洲是每年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
形成暴雨条件:⑴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
⑵强烈的上升运动
⑶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
减灾措施:⑴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⑵防洪:①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或滞洪区等)
②非工程措施(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订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相结合。
③生物措施:植树造林,营造河流中上游防护林
技巧3:干旱: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主要发生地: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
形成因素:由多种因素引起。
防御干旱:⑴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减轻和避免干旱威胁。
⑵在干旱多发区,选择耐旱的作物
⑶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等。
技巧4:寒潮: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多发时间:冬半年,以秋季和春季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防御方法:(1)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使海上船只在大风到来前返港
(2)提前有关部门事先对农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准备。
技巧5:干热风:一种高温干燥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
危害:干和热,风起着加剧干热的作用。
防御措施:(1)适时浇水。
(2)选用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
(3)营造防护林带。
高中地理灾害知识
自然灾害的关联性和群发性
1、各种自然灾害具备关联性
自然灾害的关联性表现为三方面:
(1)成因关联:同一地域地质灾害生成的关联性。例如:地壳运动导致一个地区的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2)主灾诱发:地震→滑坡、泥石流、火灾→疫病;台风→暴雨、风暴潮→洪涝;干旱→蝗灾。
(3)与人类活动的关联性:人类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地质灾害,如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的地面沉降;开矿导致的滑坡等。
2、气象灾害具有明显的群发性特点
(1)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发生多种气象灾害:江淮地区梅雨期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夏季容易发生伏旱灾害;冬季容易受寒潮影响。
(2)同一时间不同地区发生多种气象灾害:我国幅员辽阔,夏季,当长江流域面临洪涝灾害时,华北和华南地区面临干旱的影响。
(3)同一时间同种灾害在不同地区发生:2008年春季,我国华北和华南地区同时遭遇严重旱灾;1998年夏季,松花江和长江同时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高中地理气象灾害知识点相关文章:
★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气象灾害总结
★ 高一地理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知识点梳理
★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的影响气象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防灾减灾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2020
★ 高中地理所有知识点总结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期末必备)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集锦
上一篇:高考前最后10天抢分的方法交技巧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联想记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