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灯榜文库!投稿QQ:511112889
首页 > 学习 > 高中 > 高三 >

莎士比亚剧高三读后感800字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苛命运之无情打击,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并将其克服。此二抉择,就竟是哪个较崇高?”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莎士比亚剧高三读后感,欢迎阅读!

莎士比亚剧高三读后感1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被后人誉为是“最伟大的戏剧大师”。

有幸在学校图书馆看到《莎士比亚——最伟大的戏剧大师》一书,我赶紧借回家。《莎士比亚——最伟大的戏剧大师》主要写了莎士比亚的生平事迹。莎士比亚小时候很聪明,不像一般男孩儿那样淘气顽皮,喜欢舞刀弄枪。他喜欢闲聊、猜谜语等在其他小朋友看来比较无趣的事情,还热衷于新教。在爸爸带他看过一场戏后,莎士比亚就迷上了戏剧。当时,人们认为演戏是低贱的,演员是低人一等的。像他这样父亲是镇长的家庭,怎么能去演戏呢?父母把他送进镇上的文法学校,想以此泯灭莎士比亚对戏剧的兴趣。但他始终忘不了看戏。

莎士比亚凭借自己的才华,很快赢得了很多人的称赞。但是,以罗伯特·格林为首的一些“大学才子”却看不起他。面对他们的侮辱与攻击,莎士比亚保持缄默,把所有辩解和反驳的时间精力都用在舞台上,写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

尽管得不到父母的支持与理解,尽管遭受刻薄的侮辱与攻击,尽管遭遇痛失爱子感情不顺等挫折,莎士比亚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忠于自己的爱好,不懈努力,创作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等流传千古的优秀剧作,最终成为伟大的戏剧大师。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面临困境毫不退缩的勇敢,为了戏剧事业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努力,都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让我更喜欢的,是莎士比亚在作品中呈现出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性美好的表达。他让人们总是相信,善良能够战胜邪恶。《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经典爱情,经久不衰;《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看重人品,并不在于门第财富,符合人们对平等自由的追求;《哈姆雷特》鼓励人们去思考复杂的、甚至是矛盾的情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么来的。

莎士比亚,不只属于那个时期,而是属于永远。

莎士比亚剧高三读后感2

在暑假的闲暇中,我总忘不了去读一本名著。去细细的品位,理解。其实说读《莎士比亚悲喜剧》并不准确,我读的仅仅是悲剧部分,或许这与我的性格有些联系吧。

悲剧部分分为二部,我想介绍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部——《罗密欧与茱丽叶》。对此大家可能经常耳闻,并大概知道是一部浪漫的悲剧爱情故事可却不知道其中的波折,与命运的不公。罗密欧生在一个贵族家庭,而茱丽叶生在另一个贵族家庭。罗密欧英俊潇洒,茱丽叶美丽动人。然而他们所在的家庭却有着深厚的世仇。

在一次舞会上,罗密欧看见了茱丽叶,并且一见钟情在简短的攀谈中,茱丽叶也对这个英俊的小伙子产生了好感。后来在罗密欧热烈追逐下,茱丽叶放下了家族的世仇,与罗密欧相爱并结婚。然而再一次不期而遇中,茱丽叶的表哥与罗密欧的朋友撞见,并准备决斗,罗密欧因为茱丽叶的关系阻止了两人的决斗,没想到茱丽叶的表哥暗中偷袭刺中罗密欧朋友的要害最终致死,罗密欧因为好友的死而愤怒冲去与其决斗结果胜出并将其杀死。后来在法庭的审判中,罗密欧被驱逐出境。祸不单行,有一位伯爵向茱丽叶提亲,朱丽叶的父亲擅自答应了。茱丽叶没办法,只好向教堂见证她与罗密欧结婚的神父求助。神父给了她一种可以在12小时内让人处于假死状态。神父让朱丽叶在结婚前晚服下药让家人以为她死了,将其下葬。神父去通知罗密欧将你从墓地挖出并将你接走。

事情如期进行着——茱丽叶服药,家人将其下葬,然而神父还没赶到通知罗密欧,罗密欧就接到茱丽叶死亡的消息。罗密欧跑到茱丽叶的墓地,看到“死去”的茱丽叶悲愤欲绝服下毒药死在茱丽叶身边,神父还是来晚了一步。茱丽叶也在这是醒来,得知计划失败且无力回天就用小刀将自己刺死。

后来两族人都赶来了,听神父道出原委,知道是世仇害的这一切,追悔莫及却为时已晚。然而在这一刻两族人将多年的世仇化解了……

莎士比亚剧高三读后感3

不知道是因为《李尔王》《奥赛罗》《仲夏夜之梦》太过出名已经耳熟能详,还是因为成长教会了我们用不同的角度欣赏,看完了整个《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之后,印象最深刻的竟然是之前未曾听闻的《雅典的泰门》。

泰门是一个乐善好施的善良富人,他的善只是善,没有是非对错的判断,有人需要他便给与,不管这个人是否在欺骗。在他的世界里,他怎样对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他。

然而这个世界怎么会同他所想的那样美好?我想是上帝也看不过去他如此的挥霍自己的善良,于是,他贫穷了。当他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他被拒绝了。

这种极度的差别对待,让他变得极端,他“疯了”。

他从前有多爱他的“朋友”,最后就有多憎恨人类。他看懂了谎言和欺骗,却也再看不见真诚和善良。当他赤身躲在森林中与兽为伍的生活时,他将自己发现的金子赠送给用来打败雅典的军队。他诅咒雅典城民的死亡,带着他的愤怒和怨恨。

最后泰门死去了,他在自己的墓碑上铭刻着对人性之恶的诅咒。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简单,但是内涵却很丰富。到底是“金钱是罪恶的根源”,还是“人性本贪”?没有谁能为这个悲剧找出一个合理的原因。

因为是精缩的短片小说,是戏剧转化成的故事,所以,很容易就看得到整体,不再钻进某个细节去推敲其中的因果和作者所表达的内容。也没有时间将自己融入人物内心去感受他的喜怒哀乐。我只是客观的在看一个故事一个老人,然后感叹一句,这是个悲剧。

《雅典的泰门》是莎翁最后一部悲剧。这个悲剧给人的警醒更具社会意义。不同于其他作品中因主人公的“嫉妒”“仇恨”“自私”等感情所导致的悲剧。这次的悲剧根源竟然是“善”,泰门的善,没能给他善终。而别人贪却不见得泰门更加悲惨。我觉得这才是这个故事最大的悲。

故事集的形式的读本,其中每个故事都删减了大部分情节。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感受或许不够准确,姑且先这样吧。

最后还是要说一句,看书一定要看正版。

莎士比亚剧高三读后感4

相信命运吗?相信预言吗?还是你两者都相信。

悲剧是如何产生的,命运的东西,还是愚昧的相信。

《麦克白》,也许就是这样的。麦克白是个曾经正直的人。但是在巫婆的预言下,杀死了肯特国王,然后诬陷给两位王子,然后登基上了王位。但是,我唯一不理解的是,为了一个子孙后代也可以成为王,就要杀掉班柯将军和他的儿子。可见利欲熏心,到最后还是身败名裂,死的其所的下场,就为了一个他的后代不是国王而背负一时骂名,值得吗?

《李尔王》呢,讲的是老年的李尔王问三个女儿对自己的爱意,前两个女儿巧舌如簧,拿到了各自的三分之一的领土后,小女儿被赶走,却被法兰西的国王娶做皇后。两个女儿对李尔王凶相毕露,而爱德露也陷害了自己的父亲和兄弟,致使自己的哥哥成了乞丐,而父亲被挖去了双眼。但是,后来的李尔王和小女儿都死去了,虽然正义得到了伸张,但是都是喜忧半参的结局。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这样,为了爱情,却如此的仇恨和阴差阳错。哈姆雷特王子为了爱情,又为了自己的利益,一错再错,最后死亡。罗密欧和朱丽叶用了自己的死亡,来换取了本来为宿敌的两大世家的和解。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被收录在这本书中,供人瞻仰。

这里的故事主人公,都是惹人怜惜的。麦克白、李尔王、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但是,他们最后都死去了,死的很惨,后三者死的很高傲,让人尊敬。为了亲情,爱情。

悲剧是如何产生的,就是这样产生的。他们来源于人心中最悲伤地东西。

可以说是命运,因为命运告诉了麦克白他后来的命运,以及最悲惨的结局。

也可以说是昏庸。就像是李尔王,喜欢听阿谀奉承的话,到最后使自己和小女儿落了个悲惨的结局。

也可以说是报复。为了报复,装疯卖傻,误杀了最心爱的人的父亲,逼疯了最亲爱的人,最后又导致了她的死亡,自己最后被利刃上的毒药给毒死。

也可以说是爱情。为了爱情,一个人装死,而另一个人喝了毒酒,倒在装死人的身边,而醒来之后的装死人,看见了已经死去的爱人,拔出匕首,也自杀了。他们的爱情在现实世界上结束了,然后他们的死亡,使双方的家族成了好朋友。

也许,悲剧的背后,总是有着牺牲,但是却又有着另外的受益人。

也许,喜剧和悲剧永远都是共同的存在,悲剧了的人牺牲了自己,来让别人成就了喜剧。

再也许,莎士比亚的悲剧集也许,同时又是喜剧集,因为他们最后的结局都是美好的,并不能算完整的悲剧,只能算是悲喜半参,这就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也许,他们是悲剧了,也许他们会悲伤,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这是悲剧上最后,总有一天,会成为真正的喜剧,因为,接下来的日子,并不全是悲剧,又时候,也是要开心的笑笑的。

莎士比亚剧高三读后感5

《莎士比亚剧集》罗列了莎翁的悲剧,是以剧本的形式来描述的。刚开始时,那些一大串长长的名字让我难以记住。翻阅着剧本的同时时不时地翻到人物介绍,以便熟悉各人物的之间的联系,更熟悉剧情。

虽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爱情响彻全球,但对于他们之间的情感,作身处二十一世纪的我难以理解。罗密欧一直深爱着一位贵族少女,为她的美貌所倾倒,以至于茶不思饭不想,甚至一天见不上就活不下去,他的眼里再也容不下别人。但是在朱丽叶家族开办的舞会上,罗密欧就瞄了一眼她,便把先前对他人的深深地爱瞬间转移了。与朱丽叶青梅竹马的堂哥遭受罗密欧杀害后,朱丽叶流泪了,但令人费解的是她的泪竟是为了杀了人而遭受流放的罗密欧流的。

虽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没能开花便夭折了,他们的爱情却让全世界的人为之惊叹,但不知为什么我翻看之余我竟没有同情之感。名着之所以有名,它一定被众多人认可,应该是几乎所有的人认可。但是我读着读着,反而觉得我印象中的罗朱之爱更美丽,更富魅力。

前些日子看了关于一些读者看了张爱玲的书籍的感受,之中说道,要读懂张爱玲,必须读懂她所处的环境;要读懂张爱玲,必须读懂她的生长历程。看来要读懂《罗密欧与朱丽叶》必须要懂得中世纪欧洲的文化氛围;要读懂《罗密欧与朱丽叶》必须要懂得当时人们的爱情观;要读懂《罗密欧与朱丽叶》必须要懂得当时当地人们的观念,以他们的心态,他们的心境,他们的文化读他们的爱情。非但如此,要想正确的诠释莎翁的作品,与百年前的莎翁近距离的接触,必须对莎翁的人生历程有个了解,对莎翁的个性加以熟悉,对莎翁所处的环境做一剖析,如此读着,才能感同身受,才能有共鸣。

正如在《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曾借人物之口表达自己的戏剧主张:“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演变发展的模型。”这是一种现实主义戏剧观的生动体现。现实的写照更需要我们对作者着作的背景做一全方位的了解。《莎士比亚》等我再次来与你对话。


莎士比亚剧高三读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 巴黎圣母院高三读后感800字5篇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800字高中

★ 哈姆雷特个人观后感800个字6篇

★ 高中读后感800字五篇范文

★ 《哈姆雷特》读后感读书笔记800字五篇

★ 中外名著读后感800字5篇

★ 关于全城高考观后感800字5篇

★ 《哈姆雷特》读后感读书体会800字五篇

★ 《红星照耀中国》高中生读后感优秀作文800字五篇

★ 时间简史高三读后感800字5篇

129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