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灯榜文库!投稿QQ:511112889
首页 > 学习 > 高中 > 高三 >

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梳理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只有高效的学习方法,才可以尽快的掌握知识的重难点。有效的读书方式根据规律掌握方法,不要一来就死记硬背,先找规律,再记忆,然后再学习,就能很快的掌握知识。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生物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2、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影响脱氧核苷酸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DNA分子结构:DNA双螺旋结构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碱基不同排列构成了DNA的多样性,也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DNA双螺旋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够精确、准确地进行,保持了遗传的连续性。

各种生物都公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中心法则的书写。

一个性状可由多个基因控制。

生物变异不可遗传:不引起体内遗传物质变化

可遗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多倍体产生原因,是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完成了复制,但受外界影响,使纺锤体形成受破坏,从而染色体加倍。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多倍体育种营养物质增加,但发育延迟、结实少。

单倍体育种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一个稳定的纯系品种,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优生措施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适龄生育;产前诊断。

高三生物知识点梳理

1.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义的部分

2.能量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真菌PH5.0—6.0细菌PH6.5—7.5放线菌PH7.5—8.5

5.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6.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

7.河流受污染后,能够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

8.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9.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病毒衣壳的是1—6多肽分子个;原核细胞的细胞壁:肽聚糖

10.过敏:抗体吸附在皮肤,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再次进入人体后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1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12.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功能

13.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

大豆油根瘤菌不用氮肥;脱氨基主要在肝脏但也可以在其他细胞内进行

14.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

15.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

16.是否需要转氨基是看身体需不需要

17.蓝藻:原核生物,无质粒;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质粒;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等

tRNA含CHONPS

18.生物导弹是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

19.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

20.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关

21.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

22.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增殖。例如:肾细胞

有分裂能力并不断增的:干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

无分裂能力的:红细胞、筛管细胞(无细胞核)、神经细胞、骨细胞

23.检测被标记的氨基酸,一般在有蛋白质的地方都能找到,但最先在核糖体处发现放射性

24.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

自养生物不一定是植物(例如:硝化细菌、绿硫细菌和蓝藻)

25.除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型的改变一般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时(象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自由组合)

高三生物知识点归纳

名词: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2、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转换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转给其他化合物(如:丙酮酸),形成的新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5、脱氨基作用: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被分解成为含氮部分(即氨基)和不含氮部分:氨基可以转变成为尿素而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为糖类、脂肪。

6、非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

7、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通过食物获得的氨基酸。它们是甲硫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8种。

8、糖尿病:当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会得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疾病由于糖的利用发生障碍,病人消瘦、虚弱无力,有多尿、多饮、多食的“三多一少”(体重减轻)症状。

9、低血糖病:长期饥饿血糖含量降低到50~80mg/dL,会出现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喝一杯浓糖水;低于45mg/dL时出现惊厥、昏迷等晚期症状,因为脑组织供能不足必须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语句:1、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的图解参见课本。

2、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三类营养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程度不完全相同,一是转化的数量不同,如糖类可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二是转化的成分是有限制的,如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脂类不能转变为氨基酸。

3、正常人血糖含量一般维持在80-100mg/dL范围内;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就会产生糖尿;血糖降低(50-60mg/dL),出现低血糖症状,低于45mg/dL,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多食少动使摄入的物质(如糖类)过多会导致肥胖。

4、消化:淀粉经消化后分解成葡萄糖,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氨基酸。

5、吸收及运输: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主动运输),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以甘油和脂肪酸和形式被吸收,大部分再度合成为脂肪,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6、糖类没有N元素要转变成氨基酸,进而形成蛋白质,必须获得N元素,就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蛋白质要转化成糖类、脂类就要去掉N元素,通过脱氨基作用。

7、唾液含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胃液含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胰液含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胰脂肪酶、胃蛋白酶(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肠液含肠淀粉酶、肠麦芽糖、肠脂肪酶(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

8、胃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大肠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小肠吸收:以上所有加上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胃和大肠都能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小肠上皮细胞突起形成小肠绒毛,小肠绒毛朝向肠腔一侧的细胞膜有许多小突起称微绒毛微绒毛扩大了吸收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高三生物知识点提纲

名词:

1、光合作用:发生范围(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能量来源(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语句:

1、光合作用的发现:

①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②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③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2、叶绿体的色素:

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

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和叶素

3、叶绿体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4、光合作用的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

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H2O)+C5

5、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①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②条件:光反应需要光、叶绿素等色素、酶,暗反应需要许多有关的酶。

③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还原。

④能量变化:光反应中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⑤联系:光反应产物[H]是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剂,ATP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

6、光合作用的意义:

①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

②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③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总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7、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包括光照的强度、光照的时间长短)、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和水等。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的改变都将影响光合作用过程。如:在大棚蔬菜等植物栽种过程中,可采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减少唿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方法,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再如,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的产物。当低温时暗反应中(CH2O)的产量会减少,主要由于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适当提高温度能提高暗反应中(CH2O)的产量,主要由于提高了暗反应中酶的活性。

8、光合作用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光反应和暗反应。前者的进行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后者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能量和[H],在较弱光照下生长的植物,其光反应进行较慢,故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时,光合作用速率并没有随之增加。光照增强,蒸腾作用随之增加,从而避免叶片的灼伤,但炎热夏天的中午光照过强时,为了防止植物体内水分过度散失,通过植物进行适应性的调节,气孔关闭。虽然光反应产生了足够的ATP和〔H〕,但是气孔关闭,CO2进入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分子数减少,影响了暗反应中葡萄糖的产生。

9、在光合作用中:a、由强光变成弱光时,[产生的H]、ATP数量减少,此时C3还原过程减弱,而CO2仍在短时间内被一定程度的固定,因而C3含量上升,C5含量下降,(CH2O)的合成率也降低。b、CO2浓度降低时,CO2固定减弱,因而产生的C3数量减少,C5的消耗量降低,而细胞的C3仍被还原,同时再生,因而此时,C3含量降低,C5含量上升。

高三生物知识点汇总

1.DNA复制的意义: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DNA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多起点多片段

2.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使遗传信息以一定的方式反映到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上,从而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同的性状。包括转录和翻译两阶段。

4.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DNARNA蛋白质

5.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分离定律呢?)

6.基因突变是指:由于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发生时间: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DNA复制时。

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原材料。

7.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后期。

意义: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

8.可遗传变异的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9.性别决定: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10.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一个染色体组。

单倍体基因组:由24条双链的DNA组成(包括1-22号常染色体DNA与X、Y性染色体DNA)

人类基因组:人体DNA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内容:绘制人类基因组四张图: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转录图。

DNA测序是测DNA上所有碱基对的序列。

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 高三生物重视知识点归纳

★ 关于高三生物学的必备知识点

★ 高三生物高考总复习知识点

★ 与高三生物的相关必考知识点

★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大全

★ 高三生物必记知识点分析

★ 高三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汇编

★ 高三生物笔记知识点

★ 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

21374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