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命题初探与高三历史命题初探
高三历史复习中,试题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复习的效果。对此,很多教师利用互联网优势在精选试题方面下足了功夫,但在选择史料进行自主命题方面,不少教师还存在着畏难的情绪。那么高考历史命题有什么特点呢?小编在这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三历史命题初探
1
答高考试题
首先搜集有关本单元的全国新课标卷试题。从年份来说,至少要搜集近五年的试题;从卷型来说,新课标Ⅰ、Ⅱ、Ⅲ卷都要收集;从考查程度来说,直接考查与间接考查本单元知识的试题都不要忽视。本单元在近五年高考试题中可以收集到12道选择题和5道材料题。同时还要认真作答,做题的主要目的是熟悉高考考查方式、考查重点等。因此在作答过程中要留下具体的思维痕迹,如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试题难度的简评、考查重难点的判断、思维障碍点的突破、答案的深度剖析等。我们要转换身份,站在命题者的角度来解答试题,从而为试题规律的总结奠定基础。
2
总结考察规律
研究高考已成为众多教师的选择,但其中不少人对高考的分析还停留在表象,如对考查知识的分析过于笼统,对考査能力的解读过于抽象等。为真正把握试题的命制规律,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分析角度要全面细化
我们应该从考查的年份、卷型题号、分值、难易程度、题型、考查的知识点、试题材料的呈现方式及组成特点、选择题设问角度、材料题设问构成及特点、考核能力和素养等角度对高考试题进行全方位的微观分析。这一静态分析成果,使用表格形式呈现,效果更佳,如下表。
(二)在对比基础上把握宏观规律
多角度的微观分析毕竟只是一种静态分析,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把握动态规律,即明确高考具体“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我们可以进行纵向对比,即按时间顺序梳理该单元已考知识点、常考题型等;也可以进行横向对比,即通过每年I、Ⅱ、Ⅲ卷试题的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性与差异。通过对该单元已考试题的微观、宏观分析,可以总结如下规律:
1.从考查频率看,在I卷试题中本单元属于必考部分,且从近四年的试题来看,第28题属于考查本单元知识的“保留节目”;同时,2015年以来,Ⅱ、Ⅲ卷试题中选择题与材料题也年年不忘对本单元的考查。
2.从考查题型看,Ⅰ卷主要以选择题为主,Ⅱ、Ⅲ卷选择题与材料题二者兼有。其中,选择题一般通过对一种或两种经济现象的描述或对比来考查具体的历史概念,如2014到2016年I卷的第28题就利用近代不同的经济现象,分别从不同角度考查了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历史地位问题。材料题方面25分综合题一般紧扣长效社会热点从不同时空角度出发,并根据所学知识对经济领域的某一问题展开探究,如2016年Ⅱ卷的移民问题就涉及近代华侨对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贡献问题,2017年Ⅱ卷的矿业政策问题就需要调动本单元外资入侵、洋务运动等相关知识。本题的命题角度既考虑到现实,又注重历史发展进程中同类问题的共性归纳、个性比较。12分开放题则注重从宏观角度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如2016年Ⅲ卷对近代中国人求解放、求现代化过程的考查就离不开本单元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问题。因此,涉及本单元的开放性试题可以考虑从通史的角度进行命题。
3.从考查知识看,本单元高考试题主要围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下的“自然经济”“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三大知识模块展开,这也与考试说明的要求基本一致。三大模块下具体知识点的考查是以各种材料为载体的,因此我们要对历年试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和分析,以掌握考查知识的命题角度。
(1)从时间信息角度看,选择题的考查时期主要集中于晚清时期,其中对19世纪中期和19世纪末两个时间段的考查频率较高;材料题则注重从近代史大的时代框架下命题。
(2)从空间信息角度看,除了“中国”这一大的宏观空间背景外,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之处:一是“英国”“海外”“西洋”等信息表明本单元命题注重中外的联系对比;二是“通商口岸”“上海”“穷乡僻壤等信息体现了本单元命题中对地区差异性的重视。
(3)从人物信息角度看,既有“魏源”“李鸿章”等考生熟悉的个体人物,又有“移民”“洋务派”等群体人物。试题主要从人物各自的历史主张及历史活动等角度进行命题。
(4)从其他重要信息看,本单元考查知识所依据的信息就更加丰富。具体包括:①直接体现经济现象变化的信息,如“土布”“洋布”“煤铁”等商品、货品类信息,“投资”“银行”等金融类信息;②教材已有知识点的展开类信息,如“通商口岸”“福州船政局”等;③考查政治史、思想史相关知识的信息,如体现救亡图存的“商战”“抗敌牌火柴”等信息。
本单元的知识考查,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命题角度多元。既重视教材知识点的深度挖掘,又凸显对时空观念的重视;另一方面“重点问题经常考”,甚至是考查角度都有所重复。鉴于此,我们在命制本单元试题时可以参考以下几个角度:
(1)时间方面,除了继续在晚清时期下足工夫外,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一战、1929至1933年经济危机、二战及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与近代中国经济联系密切,所以这些时期也可以成为本单元命题的新领域。
(2)空间方面,既要立足中国及世界的宏观背景,又要重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区域性差异,运用比较的方法从“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北方与南方”等角度进行命题。在这一过程中,上海等通商口岸经济领域的变化依然属于重点命题区域。
(3)人物方面,除了继续从李鸿章等洋务派,张謇等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历史活动中发掘命题线索外,与近代买办、士绅、农民、工人等群体人物有关的经济现象也可以成为命题的新方向。
(4)其他方面,重点搜集体现近代中国经济领域变化的命题素材主要从近代商品、贸易、市场、货币金融、经济政策、经济结构、经济布局、经济思想等领域入手。因此,晚清土洋产品的出口、进口情况,晚清票号银行的发展情况,民国时期的币制改革、抗战爆发前后民族工业的内迁、实业救国等就自然而然地进入我们的命题视野。
4.从考查能力看,选择题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极其重要,这是排除错误选项及调动所学知识解释正确选项的依据。同时,对打破定式思维习惯能力的考查也在选择题中时常出现。如2014年、2015年I卷的第28题,考查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历史地位问题,受定式思维的影响,不少考生将思考方向锁定在自然经济的解体方面,而没有真正理解试题材料的主旨。材料题既重视考查考生的材料阅读、总结、概括和分析能力,又重视考查考生的思考、论述及语言表达等能力而上述诸多能力的考查集中体现了新形势下高考试题对考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
5.从试题的呈现方式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1)材料阅读容量及阅读难度适中。一是材料字数相对比较固定。选择题平均总字数为120字左右,其中题干平均70到80字。材料题中材料平均字数一般在100到200字左右。二是语言通俗易懂。尽管史料都出自严谨的史学著作或专业论文等,但经过命题人的改编后,呈现给考生的既不是生涩的文言文,也不是冗长的翻译性语言。
(2)设问角度相对比较集中。选择题的设问落脚点一般为“表明”“反映”等字眼。材料题中的设问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要素:一是答案来源,如“根据材料及所学”;二是求答内容,如“原因”“影响”等;三是答题方式角度,如“概括”“比较”等;四是分数要求。
3
命制原创试题
(一)史料的搜集
史料是历史命题中知识与能力考查的重要载体,其优劣直接决定了试题的质量。如何选择符合命题标准的史料呢?我们可以遵循“由近及远的原则选择史料:近的我们可以从其他不同版本的教材、不同地区的高考试题中选择;远的我们可以利用图书馆查阅、互联网搜集等手段获得。以下受命题者青睐的各种通史、专题史等应该进入本单元的命题史料库中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胡绳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张海鹏的《中国近代通史》、费正清的《剑桥中国晚清史》、许涤新和吴承明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汪敬虞的《中国近代经济史》、严中平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当然,我们也要关注反映史学研究的各类重量级论文,从而丰富我们的史料资源库。只有这样,我们在进行试题命制时,各类史料才能信手拈来,从而提高命题针对性和高效性。
(二)试题的命制
(1)确定考查方向。可以按照知识点来确定史料选择方向,也可以通过史料来选择考查知识点。
(2)合理设计问题。问题是知识与史料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桥梁。因此,考查知识与史料确定后,我们要按照高考试题的呈现方式精心设计问题
(3)精心打磨史料,这是试题命制过程中的难点与关键所在。因为在打磨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语言文字处理能力对相关史料进行取舍改造。参考命题双向细目表,我们可以将以上流程整合在自己设计的试题命制模板中,现举例说明。
【例1】鸦片战争前,广州已有棉纱进口,平均每年不过2.5万担。1860年,广州连同当时开埠的汕头共进口洋纱3.5万余担,且除广州外,其他口岸基本上并无洋纱进口。材料表明( )
A.土纱的价格和质量占优
B.融入世界市场进程的缓慢
C.通商口岸开放数量较少
D.清政府严格限制洋纱进口
本题命制的关键在于题干与选项的设计方面。题干预留信息:时间信息—“鸦片战争前”“1860年”空间信息—“广州”“汕头”“其他口岸”,经济现象——棉纱进口问题。选项设计:正确选项由来——从鸦片战争前一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进口棉纱数量也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从而反映在自然经济的抵制下,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相对缓慢;错误选项中,A、D主要对应进口棉纱数量少的信息,C对应“开埠”“口岸”等信息。备选选项“广东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对应信息“除广州外,其他口岸基本上并无洋纱进口”,此选项可用作调整试题难度之用。
为提升命题质量和保证试题区分度,应注意以下几点:
(1)题干材料的打磨:题干材料除了要在字数、语言表述及设问方式等角度与高考保持一致外,在材料信息的取舍方面也有严格的要求。题干材料中所预留的信息既要符合考试说明中对知识与能力考查的要求,又要与选项构成有机的联系,使它们成为解题的“钥匙”和“陷阱”。
(2)正误选项的设计:正确选项尽量不采用教材已有结论,可以采用不同语言加以表述,或以教材知识的延伸解读形式呈现。错误选项的设计要“有理有据”:有的考生忽视对材料的整体认识,我们可以在材料的局部信息上做文章;有的考生对材料信息存在理解偏差,我们可以从材料主旨的错误解读角度进行设计;还有的考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弱,我们可以从所学知识中找线索。总之,正误选项的设置可以从材料蕴含的有效信息、考生的知识储备及思维水平的差异角度进行设计。
(3)试题难度的掌控:在选项表述中可以通过程度性副词降低选择难度,也可以从预留选项中选择有难度的加以替换,从而提高选择难度。
【例2】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有利银行、汇丰银行等先后在上海设立分行。从19世纪六十年代起,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英国太古轮船公司等在华纷纷成立。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列强已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B.中国近代金融业的诞生
C.列强对内河航运权的破坏
D.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命题思路简析】材料出处人教版全日制高中大纲版教材《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四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本课属于大纲版教材自读课内容,史料丰富可信;知识考查——外资入侵之表现、洋务运动对近代工业化的影响;能力考查是考查考生打破定式思维习惯的能力,不少考生一看到“资本输出”就定位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缺乏对历史概念的整体认识,二是考查对材料信息主旨的把握能力,部分考生只盯细节信息,易选B、C。
【例3】1938年1月,国民政府经济部拟订了《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明确规定新的工业基地“其地域以四川、云南、贵州、湘西为主”。该计划主要反映了国民政府( )
A.对日持久作战的战略意图
B.改变工业布局的经济目标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保护民族工业的政府职责
【命题思路简析】材料参考2014年高考北京卷第40题材料,部分选项参考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30题,试题创新方面略显不足。主要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考生要理解时代背景对经济政策的影响。
材料表明,当时中国( )
A.传统对外贸易政策开始改变
B.对外贸易重心出现北移趋势
C.上海经济中心地位逐渐确立
D.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增长缓慢
【命题思路简析】材料出自熊月之主编的《上海通史·晚清经济》。考査知识为列强侵略之影响;考查能力为获取解读信息与调动运用知识能力。考生要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予以合理的解释,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列强侵略对近代中国对外贸易重心的影响问题,所以答案为B。其他错误选项主要是从材料中的时空等不同信息角度加以设置。
【例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110年的中国近代史里,实现民主与反实现民主两种力量的斗争较量,时起时伏,时激时缓,波浪式地前进着,这就规定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与不能顺利发展,时而发展速度快一些,时而慢一些、甚至停滞不前,偶尔还出现倒退的“低谷”也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形态。
——摘自夏东元《110年中国近代史应以戊戌变法为分段线—兼论中国近代史体系问题》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谈谈你对材料观点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准确)
【命题思路简析】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史学大家夏东元先生的代表性论文——《110年中国近代史应以戊戌变法为分段线——兼论中国近代史体系问题》,价值高,命题角度丰富。本题选取其中的观点“实现民主和反实现民主规定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与不能顺利发展”,来进行开放性试题的设置。考查考生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之间关系的认识。
【参考答案】
答案一:材料认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经济是同趋同步的,即政治民主,经济就阔步前进,政治专制,经济就裹足不前。我同意这观点。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民主政治毕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20世纪初,为缓解民族危机和阶级矛盾,统治者实行了带有立宪制色彩的改革,这从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成立了民主共和制的中华民国,其所颁布的经济政策及民主精神等,推动了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到来。然而近代民主制度始终未曾站稳脚跟,从清王朝到北洋军阀、再到南京国民政府,其反动统治压制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上事实说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民主运动的推进息息相关。
答案二:我不同意材料的观点。中国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与民主政治之间并非同趋同步的关系。例如甲午战后,帝国主义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而这显然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并没有什么关系。不仅如此,在更多的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和民主政治之间还表现为相反或相悖的关系。如北洋军阀统治和国民党统治的初期,政治气候无疑不利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与政治黑暗之间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综上所述,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不能决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
答案三:二者结合,民主政治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具体说明参考答案一、二。
综上所述,在高三历史命题过程中,认真做题是前提,准确把握规律是关键,合理命制试题是目的。与高考命题专家相比,我们在史料打磨、能力立意设计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但相信在高考命题规律的指导下,我们的命题水平会不断提高。
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
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历史理解、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五个方面。
1.唯物史观
高中历史新课标指出历史学科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阐述,所以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核心素养内容。在历史学科中一定要将唯物史观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之中。唯物史观就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让学生了解社会历史发展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历史唯心主义相对,这是历史学科中非常重要的理论,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
2.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学生对历史的独特理解,将史料作为解释的依据来理解历史,认识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并且能够从不同的价值观取向来形成分析结果。要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就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历史史料的不同,要在清楚了解历史事件的基础上从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来形成不完全相同的主观认识。
3.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很基本的历史核心素养内容,并不是指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简单叙述,而是能够在叙述历史事件的同时对历史事件形成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记载的史料进行合理想象,将特定的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理解,而没有史料记载的则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推断来还原。对于历史事件要保持理解和尊重的客观态度,不能凭借着自己的主观认识来篡改史实。
4.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学科的突出特征,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就是要求学生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放到特定的空间和时间中去理解。时空观念的培养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于特定的事件不能只从当前的空间出发来理解,而是要结合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来理解。
5.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就是对目前搜集到的史料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并对史料的可信度和真实性进行判断,通过对有价值的史料进行辨析整理来还原历史的本相。历史实证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人们要了解真实的历史主要就是通过史料,所以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各种类型的史料,掌握搜集史料的方法,能够获取更多的史料并进行准确分析,最终研究出史料的真假。
二、当前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现在高中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历史思维还相对薄弱。历史教材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但是高中生的学习任务相对较重,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是历史学科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要想更深层地了解历史,只靠历史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并且通过历史教材的学习,学生的历史思维很容易被固定,不利于学生历史思维的发散,更不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
其次,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不被大多数学校重视。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工作烦琐复杂,有些高中历史教师在一段时间后,没有获得自己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就会忽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措施
1.巩固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高中历史教材涵盖了大部分历史基础知识,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合理利用教材,围绕教材展开教学,以巩固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让学生可以系统全面地了解历史,构建出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框架,为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中历史教师想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来优化教学,自己就要正确认识核心素养,加强对核心素养的认知。只有教师加强了对核心素养的认知,掌握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和教学素养。核心素养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核心品质,其中核心知识是基础,所以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
核心素养中要求的稳定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实际上就是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实证能力以及学生的时空观念。教师帮助学生积累历史知识时,要从点到面、从浅到深,让学生能够一步步地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建立相应的历史时间概念,形成自身的历史知识体系,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历史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历史是一条滚滚向前流动的大河,时光不会倒流,历史也不可能重新演绎,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空间感来学习历史知识。例如在学习《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这一课时,课文通过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来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根据课标要求引导学生通过对皇帝制度、丞相制度、监察制度、选官制度和行政区划的认真学习来深刻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君主专制制度,其最大的特点是君权专制下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而这种强化又突出表现在君权对相权的成功削弱和中央对地方统治的加强上。给学生提供背景材料,采用诱思、导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2.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体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正的体验和感悟,并慢慢内化为自身的优良品格。学生通过情感的体验能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然后按照情动、体验、理解和内化的过程来形成独特的历史品质和品格,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历史理解能力。思辨能力是历史学习中一种非常有用的思维能力,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来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元化的方法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在布置相关的历史习题和历史作业时,也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多维思考,通过形式多元的作业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教师不应该过多布置一些有标准答案的客观题目,而是要多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能够在查阅大量资料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例如,在教授“抗日战争”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些有关日本侵略者暴行的纪录片或是图片,并展示当时民众的抗战环境。这样学生就感受到了当时抗战的艰辛,更深入地了解了抗日战争的重要意义,并建立起独特的历史理解。又如在学习《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并强化思辨能力。教学一开始就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来导入新课,接着展示课题,然后利用幻灯片展示以下三个探究问题。探究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过程和特点。探究二:对外开放的新发展——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探究三:对外开放的成就。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让学生以此来分析了解社会历史发展固有的客观规律,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学生在探究第一个问题“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时,教师可以播放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视频材料,接着提出讨论题目:结合视频内容以及所学知识,讨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国际、国内背景。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思辨能力得以提升。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升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改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积极地思考和探究。这样学生不仅仅能够获得相应的知识,还能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思想,这对于学生来说才是最重要的。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在历史课堂上适当设计一些探究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并慢慢形成历史观念和历史价值观。历史虽然远离现实,但是历史学科与生活还是息息相关的。高中历史教师在教授历史知识时可以结合现实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是发生于过去的事实,是来源于过去的现实生活,历史学科只不过是将以前发生的事情再重新展现在学生眼前,借古喻今。例如,在教学《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中古代的货币——交子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请学生模拟古代的交易情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古代贸易的烦琐,从而了解货币形成的原因及其意义。这样的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重要意义。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巩固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高三历史命题初探与高三历史命题初探相关文章:
1.高三历史试卷分析
2.考前心态调整:把握高考历史命题走向
3.高考中国古代史命题的特点和思路,值得注意的十个隐形考点
4.高考历史必须明白的十个基本问题及命题方向预测
5.高考备考:历史大纲解读,命题方向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