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灯榜文库!投稿QQ:511112889
首页 > 学习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资料:中国古代史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古代史是一个长达五千年的繁荣历史,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资料:中国古代史,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好好学习并掌握这部分知识,赶快学习起来吧。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资料:中国古代史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一)奴隶社会时期的世袭制和分封制:

  1、世袭制:从禅让到王位世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社会的重大进步。

  2、分封制: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政治统治方式。分封制虽然使周王室加强了对各地的控制,对发展边远地区经济文化起了积极作用,但是事实上使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西周后期,随着王室衰微,国家统一局面遭到破坏,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战争,导致分封制崩溃。

  (二)封建社会时期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

  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前者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后者是指全国各种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

  2、特点:皇帝通过直接任免各级官吏来掌握人事大权,核心是集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于皇帝。

  3、原因:

  (1)经济根源: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2)政治根源:适应地主阶级建立和巩固政权,完成和巩固统一,加强对人民控制的需要。

  (3)理论来源:法家“集权”理论。

  4、演变过程:

  (1)萌芽——战国时期:①理论上,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张;②实践上,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创立——秦朝:①内容:A政治上:确立皇权至高无上;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实行郡县制;颁布秦律。B经济上:确立土地私有;统一货币、度量衡;车同轨,修驰道。C思想上:推行“焚书坑儒”,实行思想专制。D文化上:书同文、以法为教、以吏为师。②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③意义: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3)巩固——西汉:①内容:推行郡县封国并行制,导致王国势力膨胀。汉武帝颁布察举制、刺史制度、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除王国的威胁;思想上实行“大一统”(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军事上北击匈奴、南攻越族。 ②特点:重新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4)完善——隋唐:①内容:隋首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承并完备;创立和完善科举制;调整和健全府兵制。②特点:分散了丞相和中央机构的权力。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把秦朝以来的丞相职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又把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权力分给六部,防止专权。科举制使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其机构运转更加灵活。

  (5)加强——北宋: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组建禁军并由皇帝直接控制。其特点是削弱地方权力和剥夺大将的兵权,财权、行政权和兵权收归中央,由皇帝直接控制。

  (6)新发展——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即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省);还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地区)和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行省制度是古代郡县制的新发展,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当代省区的规模,对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起了积极作用。

  (7)强化(或顶峰)——明清:明初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皇权空前加强;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大权统归中央;废大都督府,行五军都督府;颁布《大明律》,维护封建特权统治;设置厂卫机构,以保卫皇权;实行八股取士,以加强思想控制;前清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特点是分散丞相权力和地方长官的权力,加强皇权,同时加强思想控制。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表明封建制度的衰落。

  (8)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5、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

  一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其发展总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二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发展总趋势:地方权力不断收归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6、评价(1)积极作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具有进步意义,表现在:①维护了国家的统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防止了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稳定;③便于组织公共工程建设,保证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消极作用:表现在封建社会的后期:①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分残酷;②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③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三)与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相关的小专题。

  1、中央官制的演变。

  秦设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北宋宰相之外增设参政知事、枢密使、三司使;元朝设中书省;明权分六部,后增设内阁;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后弃用,雍正朝始设军机处。

  附:古代宰相(丞相)制度的变革:

  秦朝在中央设三公制,丞相为首,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隋唐设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体现皇权的加强;

  北宋在宰相下增设参政知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军权,设三司使分割财权,把宰相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元朝设中书省,置右、左丞相,行宰相职权,为最高行政机关;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永乐朝设内阁,实行“票拟”;

  清朝设军机处,这一巨变反映皇权已达到顶峰。

  从变化之中看到,皇帝对相权的分割、削弱,一步步把各种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从而有效地实行君主专制。

  2、地方官制的演变。

  在周朝推行分封制,秦商鞅变法设县,统一后推行郡县制,郡守为地方最高长官,掌军政大权;东汉末年,州刺史成为地方最高长官;北宋削减节度使权力使其徒有虚名,又集中地方财权与司法权(设转运使等);元设行中书省和土司制度;明实行三司分权,承宣布政使司(行政),提刑按察使司(监地方监察、司法),都指挥使司(军事),互相牵制,始改土归流;清在各省区设总督、巡抚、将军、办事大臣,进行管理,并大规模改土归流。

  3、古代的选官制度(重要选官制度)(其作用明清前的积极作用为主,后以消极作用为主)

  (1)世官制——先秦(贵族世袭)

  (2)察举制——汉朝:

  形成:西汉时建立和发展,包括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内容。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称乡举里选。后由于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逐渐由官僚家族所支配。

  特点:是一种由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影响:察举制拓宽了选官渠道,注意德才兼备,不拘一格,使西汉武帝时人才济济;这是汉武帝时期鼎盛局面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随着地主阶级势力的发展,门第声望逐渐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导致官僚集团的形成。

  (3)九品中正制——魏晋:

  形成:曹魏时曹丕建立,将人才划分九个等级,由中央有名望的官员考评,授予相应的官职的一种制度。起初,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

  特点:是一种家世、才能并重的选官制度。

  影响: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为世家豪门长期操纵政权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为士族门阀政治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4)科举制——隋唐至1905年

  形成和演变: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改革;明清堕落(实行八股取士),晚晴(1905年)废止。

  ①隋朝: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②唐朝: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取士人数,还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考试地位。

  ③北宋:分三级考试,严格考试程序,考试科目减少;殿试成为定制;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实行糊名法,防止作弊;增加录取名额。王安石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④明朝: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须用八股格式,即八股取士。

  清朝:沿用明制。后因国内革命形势的剧变,1905年清政府被迫废除了科举制。

  特点: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使门第不高但有才干的庶族地主也能参予到统治集团中来。

  评价:积极意义:①科举制的实行,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主豪强士族的势力,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②通过科举考试,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了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③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消极影响:明清时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其种.种弊端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极端化的产物。

  附:古代的文化专制政策

  秦朝的“焚书坑儒”。

  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的八股取士。

  清朝的文字狱。

  4、古代监察制度:中央设御史,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有一些变化。

  (1)秦朝: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2)汉朝:刺史制度

  汉武帝后期,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作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东汉末年,刺史执掌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其影响是:刺史制度是一套严密的监察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随着刺史掌握州的军政大权,失去了监察的作用,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如后来的曹操和袁绍集团。

  (3)北宋:中央派遣文臣担任地方长官知州,又在各州设通判。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以使他们互相牵制,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4)元朝: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

  (5)明朝:设提刑按察使司,负责地方监察事务;另设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

  评价: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起了一定的作用。它成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5、古代重要的军事制度:

  (1)府兵制与募兵制:都是重要的兵制。从南北朝到唐朝后期,我国主要实行府兵制;唐玄宗起则实行募兵制。区别:一是士兵职业性质:府兵制下的士兵是与农业紧密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平时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战时应征作战并自备武器、粮食等,军费由农民负担。军事结束,解甲归田。募兵制下的士兵应国家招募当兵,是一种职业兵,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由国家供给衣食,免征赋役。二是兵将关系:府兵制的兵将平时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募兵制下,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会导致军阀的形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与此极有关系。

  (2)其他重要的军事机构或官制(略)

  6、古代重要的法制建设:

  (1)演变:

  ①春秋战国:法制建设出现高潮,法制思想百花齐放。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他主张“以法为本”,“法不阿贵”(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外,不论贵贱,一律受法的约束)

  影响:这种思想在战国的大变革时期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

  ②秦朝: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崇法抑儒,以法为教。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订很有影响。(秦为创建统一法律时期,以综合性、严密性、严酷性著称,但立法者又践踏法律)

  ③汉朝:开始儒家思想影响法制建设时期(礼法交融,儒法互用)

  ④宋代:中央加强对地方司法控制时期(宋太祖向地方派法官,王安石用法律手段推动改革)

  ⑤明朝:明太祖制定《大明律》,增加经济立法;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对贪污贿赂罪严惩不贷。

  (2)关于古代德政政治行为的认识:

  ①古人特别重视“民”和“德”在为政中的重要地位。孔子、孟子从理论上提出“民贵君轻”和行“德政”的重要性。汉唐统治者实践“存百姓”思想,励精图治,出现大治局面(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

  ②“德政”、“得民”措施多种多样,或政治上的开明之举与轻刑罚,或经济上的完善制度与轻赋税,或民族关系上的“华夷一体”与重交往,促进了社会和睦安定(如唐太宗被少数民族自愿尊为“天可汗”是表现之一)。

  ③暴政、虐政成为历史谴责的对象(如夏桀、商纣、秦隋暴政、焚书坑儒、文字狱等),德政成为褒扬的模范(如文帝、景帝、唐太宗等)。

  ④选官重视德才兼备,为“德政”、“得民”提供人员素质的基础保证(汉代举孝廉、唐太宗求访贤哲、唐玄宗选贤任能等),且加强官吏考核。

  ⑤“为政以德”“政在得民”作为一种政治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政治行为文明之中延续至今,为社会主流认识所赞扬。

  ⑥不同时代的“德”“民”含义不同,古代的“民”是权利的客体,今天的民是权利的主体。

  ⑦“为政以德”并不排斥法。汉代以下,往往是外儒内法,因而,历朝都加强法制建设。

  二、中国古代的封建盛世

  (一)概况:

  我国封建时期曾经出现过许多天下大治的盛世局面,这些盛世局面大多出现于一个朝代的初期或前期。

  1、贞观之治:

  唐太宗继位后,吸取隋之教训,正确认识君臣关系,善于招纳谏,调整统治政策:经济上沿袭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以俭;政治上,采用隋唐三省六部制,知人善用,虚怀纳谏;文化教育上推行隋科举制,以儒为师,大兴学校;民族关系上通过军事、行政、和亲等方式,有效地实行了对多民族国家的管理;对外关系上,实行较积极的对外交往政策,从而使其在位时社会稳定,政治较清明,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

  2、开元盛世:

  得力于唐太宗治理国家的基础,经过武则天的推进,到玄宗(前期)开元年间,政治安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3、康乾盛世:

  清朝前期,中国封建制度虽已走向衰落,但在康熙、乾隆帝统治时期,也采取过一些恢复经济,缓和矛盾的政策。同时,在反击外来侵略、平定国内少数民族叛乱的斗争基础上,加强了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管理,一度形成“康乾盛世”的局面。

  (二)盛世局面形成的共同原因:

  1、统治阶级目睹和认识了农民战争的威力,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部分地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这是根本原因。如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一些政策,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统治阶级的代表即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如善于纳谏、用人等以及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对外政策。

  3、良好的安全统一的社会环境。

  4、采取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民族关系较融洽,中外交流较频繁。

  5、广大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是盛世的物质前提。

  6、科技新成果的应用。

  (三)对盛世局面的正确认识:

  一方面安定盛世的进步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在封建社会盛世,其各阶级的地位没有变,尤其是广大农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没有变。例如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都曾实行过三十税一的田租,这种土地政策使农民的负担相对减轻了一些,生产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但这并不表明当时农民可以据有大部分收获物,实际上农民为交纳算赋和口赋,仍然要变卖收获物,无地少地的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还要向地主交纳田赋,服徭役也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正是对农民的剥削才使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盛世局面。

  三、中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

  改革贯穿于中国古代国家历史发展的始终。尽管各个时期,不同朝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情况不同,具体改革的内容、目的、手段为异,但是有一个共同点是显而易见的,即改革都不是固守已不适应新的政治、经济形势的旧的法制、体制或政策。

  (一)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

  1、春秋时期:管仲改革 “相地而衰征”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齐桓公为成就霸业,任用管仲为相,改革经济(其中的“相地而衰征”,实质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政治、军事,使齐国的经济、军事势力迅速壮大起来,国势增强,首先确定了霸主地位。

  2、战国时期:魏国李悝、楚国吴起、秦国商鞅的变法

  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他们要求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封建地主阶级专政,各国掀起了100多年的变法运动。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最为著名。经过商鞅变法(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是划时代的政治沿革。

  3、北宋: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北宋初年统治大力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有利有弊,至北宋统治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克服危机,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改革时政,史称庆历新政。这是一次从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局部改革,但遭保守派官僚阻挠而失败。

  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主持变法。这是依次以富国强兵为目的,针对北宋积贫积弱危机,以整军理财为核心内容的变法。曾获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变法从根本上维护了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无法从根本上缓和阶级矛盾。同时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变法中又出现用人不当、危害百姓的现象,最终变法失败。

  4、明朝: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

  明朝中期,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急剧激化,为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张居正进行了改革,一条鞭法是其重要内容,虽然最终被废除,但保留下来的白银征税的方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二)成败的原因:

  1、上述改革有成有败,究其成败的原因,从根本上讲,主要取决于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或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但在实际操作中,改革成败还与改革的措施是否行之有效、改革是否得到皇权的有力保障,改革是否用人得当,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否正确与进步,改革者的魄力和勇气等有关。

  2、一般说来,王朝初期的改革容易成功,而王朝中后期的改革大多数失败。这是因为:

  (1)新的封建王朝大多是在农民起义推翻旧王朝建立的。农民起义风暴打碎了旧王朝的国家机器陈章旧制受到猛烈冲击,旧秩序土崩瓦解,为新王朝改革破除了阻力。而王朝中后期,年深日久,政权建设、典章制度、权益分配已根深蒂固,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势力盘根错节,保守顽固势力强大。

  (2)王朝初期,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为长治久安,大力调整政治政策。这种政策符合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而王朝中后期要在不改变封建根本制度的情况下进行某些政策和具体制度的调整及利益再分配,必然会遭到旧制度和旧势力的顽强抵抗,许多改革家因顽固派的扼杀而抱恨终身。此外,王朝初期的改革有强大的皇权作保障,而中后期改革的主将则缺乏这种权威。

  (三)对改革的一些认识。

  1、改革的实质:

  改革主要是对国家管理制度(广义的制度包括政策、法令等在内,它们应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革故鼎新。从根本上说,当政治经济制度不能保证国家实施有效管理,从而违背历史发展要求的时候,改革这种制度也就是对上层建筑中某些老化、腐朽的环节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并相应对生产关系中的某些环节作局部性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就成为必然的趋势。因而改革实际上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间活动。

  2、改革的积极意义:

  早在奴隶制时代和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就显出其对国家宏观管理,振兴经济,增强国力的作用。至于封建时代的改革,无论发生在王朝的什么时期,都是对当代或前人弊政进行改革并有所创新的产物,封建社会的阶段性繁荣与改革有关,一些王朝的中兴也与改革有关。

  3、对改革阻力的认识:

  历史上的每次该和几乎无一不触犯部分贵族或官僚地主的既得利益,因而总要受到他们的竭力反对、攻击甚至诽谤,有时改革最终失败。这就表明,改革者尤其是当政者只有坚定不移才能保证改革的进行并最终取得成功。同时,当政者对改革派的支持也是保证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4、对改革的理性归纳:

  (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革新社会弊政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

  (3)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人民愿望的进步改革,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4)改革必然涉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此改革是会有阻力的,甚至充满尖锐激烈的斗争。

  四、中国古代的分裂与统一

  (一)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分裂与统一

  1、三次政治上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辽宋夏金。

  2、四次实现大统一的朝代:秦;西晋;隋;元。

  (二)中国古代统一之所以能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主要原因在于:

  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地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中国独特的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历史上多数重大的政治活动都具有明显的内向性;二是如马克思所说的,亚洲的大河流域需要有中央集权的机构来执行公共工程的职能。中国地理条件之整体的统一性具有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

  3、文化传统,如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对维护国家统一的有利作用。

  4、一批杰出人物,如秦始皇、唐太宗、康熙为国家的统一奠基、巩固、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5、民族融合,民族间的关系愈发密切,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历史文化认同不断强化,从而形成统一的历史潮流。

  (三)对分裂和统一的若干认识

  1、国家分裂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讲是封建经济所具有的分散性所决定的;当然也与中央权威降低、中央集权削弱等因素有关;另外民族融合不够发达,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充分也是造成分裂现象的原因。

  2、发展商品经济,形成统一社会,完成政治统一是消除长期分裂割据的根本因素;保持中央争权的强大和政令的畅通,防止地方割据势力抬头,也是消除长期分裂割据的重要因素。

  3、对封建国家的分裂与统一要作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的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而应作具体分析。既要分析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如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迟滞,人民生活贫困等,也要看到国家分裂过程中历史的客观发展,如多民族的融合、生活范围的扩展,经济文化的交流等。分裂中孕育统一的因素。对于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要给予充分肯定,中华民族之所以从未中断,先后相承,绵延不绝,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的加强以及科技文化的繁荣等发挥着重大的历史作用。

  五、农民起义

  (一)封建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起义原因

  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对抗矛盾尖锐化的产物,是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直接原因大多是自然灾害。其具体表现是:封建暴政、土地兼并、天灾人祸。

  (二)中国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

  1、秦朝:陈胜、吴广以及项羽、刘邦领导的秦末农民战争

  2、隋末:瓦岗军起义

  3、元末: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建立明朝)

  4、明末: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

  (三)起义的三种结果

  由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因此我国封建社会的历次农民起义,其最终结局不外乎三种情况:

  1、最终被封建地主阶级所镇压,如明末农民起义;

  2、成为封建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如隋末农民战争等;

  3、农民起义领袖蜕变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建立起新的封建王朝,如刘邦、朱元璋等。

  (四)起义特点

  中国封建社会具有较高的反封建斗争水平。如斗争目标明确,建立了农民政权,推翻或瓦解了腐朽的旧王朝,促使新王朝的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中国古代农民起义还具有各自的特点:①秦末农民战争的突发性和首创精神;②隋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形成几个强大的集团,其中以瓦岗军最重要;③元末红巾军起义具有反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两重性;④明末农民起义提出“均田免粮”口号,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和赋税制。这些表明我国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反封建斗争水平是逐渐提高的。

  (五)农民起义的历史进步形和局限性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时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每当一个皇朝政治腐败,经济发生危机,社会矛盾尖锐的时候,就会发生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而在农民起义推翻旧王朝后建立的新王朝,其统治者往往恐惧于农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即局部调整生产关系,从而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农民战争对历史推动作用之所在。

  但农民战争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是有限的,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他们可以打击统治阶级,实现改朝换代,但最终不能推翻这个制度。而且农民起义往往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这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以及小生产者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六、中国古代杰出帝王将相的政绩

  (一)杰出帝王将相: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元世祖、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等。

  如:汉武帝:①政治方面:改革官制,建立刺史制度,加强皇权;实行察举制,选拔人才,重视官吏考核与任用;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削弱王国势力。②军事方面:派卫青、霍去病出兵匈奴,大胜而还;派张骞出使西域。进军西南夷和南越,在西南设郡县。③经济方面:(略)④对外关系: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曾多次派人赴汉,晋见汉武帝;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⑤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崇儒学,提倡大一统。⑥文化方面:制订“太初历”; 创建中央大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确立起中国封建官学制度; 出现大思想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汉赋作家司马相如等。

  (二)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1、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坚持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

  2、特定的历史背景:坚持历史的观点,必须将历史人物放在他所生活的特定的历史时代进行评判。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任何伟大的历史人物,归根结底总是时代的产儿,总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评价时首先要具体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

  3、确定评估标准: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而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

  4、防止以偏概全:就是指对历史人物的评估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要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考虑其阶级性和时代性,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

  5、克服英雄史观:既要充分肯定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又要克服英雄史观,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6、对历史人物的功过要具体分析。正确方法是分析当时的社会矛盾,找出社会发展的趋向,分析历史人物的言行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对历史发展所起的客观作用,并以此去判断他究竟是功绩占主流还是过失占主流。

  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史

  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原因

  1、国家统一安定局面的出现;

  2、统治政策的调整(包括发展经济的奖励措施);

  3、民族交往密切;

  4、中外经济交往频繁

  5、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和农作物的推广;

  6、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二、古代经济发展概况

  (一)农业篇

  1、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生产粮帛多者,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活动,禁止弃农经商。

  (3)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4)唐初:唐太宗“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即民本思想)。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唐玄宗前期重视农业。

  (5)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6)清初:鼓励垦荒;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等制度。

  2、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的进步

  (1)奴隶社会

  ①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河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②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

  ③春秋晚期铁农具开始使用。也开始用牛耕。

  (2)封建社会

  ①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推广,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②秦朝:中原铁器传到珠江流域,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

  ③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西域开始使用铁器。

  ④三国:魏国马钧发明翻车。

  ⑤唐朝:曲辕犁和筒车。

  3、农业的产生和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和引进

  ⑴商周: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植。

  ⑵西汉: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西域的葡萄、石榴、首蓿、胡豆、胡瓜、胡麻等陆续移植内地。

  ⑶魏晋南北朝:农作物品种增多。

  ⑷隋唐: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

  ⑸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在清代不断推广。清代前期,棉花、苎麻、茶叶、烟草、甘薯、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4、兴修的重要水利工程

  ⑴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战国秦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⑵秦:开通了灵渠。

  ⑶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修复了许多渠堰提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⑷隋唐: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立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修了不少水利工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

  5、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⑴奴隶社会的井田制

  发展过程:形成于商代,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内容和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所有权属于周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诸侯臣下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作用:适应并促进生产力发展。

  瓦解:随着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大量井田之外的荒地得以开垦成为私田,奴隶主破坏井田制,井田制开始瓦解。

  ⑵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

  ①均田制:(了解)

  形成与发展:485年,北魏孝文帝采纳汉族谋臣建议,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前提下,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隋朝和唐朝前期基本的土地制度。

  目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内容:A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B土地不得买卖。C官吏在任时可按级别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较完备的一种土地制度。它以法律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

  性质与作用:A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度。B确认了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C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恢复经济和民族融合。

  瓦解:隋朝和唐朝前期推行的均田制,限制了土地的买卖和无限占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

  ②更名田:

  内容: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人所有,叫作“更名田”。

  作用:一定程度满足农民土地要求,对清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6、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

  (1)赋税制度的沿革

  ①春秋初税亩

  从春秋末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 、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②秦汉赋税:编户制度

  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是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负担有四项: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但汉朝田租轻而人头税重。两汉赋税制的主要内容是“租”和“赋”两项。租是土地征收的税额,赋以丁计,包括算赋、口赋。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口赋是专对儿童征收的人头税。

  影响:A汉代统治者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B加剧了土地兼并,引发了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C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为逃避难以负担的赋役,或托庇豪门,加强了豪强地主的势力,或沦为流民,成为社会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D大量的编户齐民从政府的户籍中消失。加剧了国家的财政危机。

  ③隋唐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开始实行于隋朝,唐朝进一步加以完善。

  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

  指导思想:轻徭薄赋

  内容:租是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调是人头税(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庸是纳绢代役(指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隋有年龄限制,唐无年龄限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特征:“庸”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作用: A以庸代役,一方面农业生产时间较有保证,另一方面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劳动积极性也相应提高。B农民负担相对减轻,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唐前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历时一百年繁荣局面的出现,正是实行租庸调制和均田制的结果。同时也促使开垦荒地;C保障了政府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D由租调制到租庸调制的转变,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④唐中后期两税法。

  原因:唐朝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手里无地可分,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唐德宗即位后,宰相杨炎建议改革赋税制度。建中元年(780年)唐朝政府颁布两税令,实施两税法。

  目的: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增加税收,改行两税法。

  内容:A课税对象:由过去的主户扩大到客户,并对商人重新规定税率。客户纳税,反映了其地位由非法到合法的变化及其人身依附关系的相对减轻。

  B征课内容:将各种名目的赋税统一并到户税和地税这两税中。

  C课税标准: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

  D征课时间:分为夏秋两季,相对集中并节省了征收时间。

  F征课原则:“量出以制入。”两税法提出,国家根据财政支出确立每年全国总税额,然后摊派各地征收。这种量出为入的原则可以说是创我国预算原则之先。

  特点: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即以资产税取代自战国以来的人丁税。这次改革的基本精神是改税丁为税产,这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升降的社会现实。两税法替代租庸调,是地主土地所有制高度发展的结果,奠定了唐后期至明中叶中国古代赋税的基础。

  作用:A两税法统一了税制,这样既简化了征课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确定,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从制度上避免官吏乱摊派的可能。

  B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惟资产为宗,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扩大了征税面,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D两税法按照各户的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

  E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

  局限性:①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②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

  ⑤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内容:王安石变法实行募役法规定官僚也要交纳役钱,实行方田均税法,清查隐瞒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赋税,使官僚地主无法逃避赋税。后因大官僚大地主反对被废除。

  特征:交钱代役;清查隐瞒土地,使官僚地主不能逃税。

  实质: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

  ⑥明后期张居正的“一条鞭法”

  背景:是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和土地集中、阶级斗争的产物。

  目的: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化繁为简、平均赋役,

  内容:A赋役合并: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 B折成银两,C部分“摊丁入地”: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意义:A上承唐宋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制,改变了历代赋与役平行的征收形式,统一了役法,纳银代役的规定,简化赋税名目和征收手续,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一件大事。

  B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的势力,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C赋役统一征银的办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适应了明中叶以来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对豪强漏税有一定限制作用。

  结果:虽然由于大地主的反对,不久就停止实行,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

  ⑦清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

  原因:①旧的赋税制度使农民负担过重,影响社会安定,而且人头税使隐蔽人口现象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②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③1712年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为摊丁入亩提供了条件。

  内容:雍正初年实行地丁合一,开始了单一的土地标准征税,正式废除了人丁税。地丁合一又叫摊丁入亩,丁随地起,即把丁银全部摊入地亩中征收。摊丁入亩的实行有助于封建国家税收的稳定,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它简化了税收原则和手续,把土地多少作为收税的惟一标准,改变了赋役不均的严重情况,从而调整了封建国家、地主和自耕农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评价:这一制度的实行,部分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它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杜绝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隐瞒人口的现象,也促进了人口出生率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又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赋税规则的简化,有利于政府征收,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

  (2)规律总结:

  ①特征分类(中国古代赋税史上的四大税种):

  A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人头税”,即丁税。如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

  B以土地和财产(田亩)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土地税,即田租。如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

  C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D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

  另外,还有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以及其他苛捐杂税。

  ②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沿革的趋势(演变特点):

  A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

  B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

  C赋税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D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E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F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上述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自然经济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统治者无法抗拒商品经济的发展等)

  7、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和重农抑商政策

  ⑴古代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原因

  因为农业的发展:①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其规律为:农业发展→立民之欲→安定民生→稳固统治;或者:农业发展→治民→治国。②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③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④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⑵重农抑商政策的概念和推行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封建经济的特点是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所以历封建政府在经济上采取得具体政策尽管不尽相同,但最基本的政策都是重农抑商。

  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代,最早由李悝在魏国的改革内容中有所体现,随后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以此作为大力推行农战方针的基本内容付诸实施。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治国的典范。

  ⑶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

  其原因有:①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②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③有利于社会安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④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的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⑤商品交换不发达,拥有货币、店铺和作坊不如经营土地使生活有保障;⑥从根本上来讲,它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必然产物。

  ⑷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质和历史作用

  ①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保护封建地主阶级经济。

  ②目的: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③作用:A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的地主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从根本上重视农业的思想是正确地。如,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积极推行农战方针,采用各种手段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汉初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但到了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明朝中后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抑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农业也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水平之上,同时抑商的结果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发展,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曾提出“农工商皆为本”的经济思想,这是对传统的“农本”思想的挑战,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8、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⑴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南朝时期开始赶上北方,南宋时期南方超过北方。具体过程是:①初步开发:东汉末至三国时期,南方开始得到开发(秦汉时期南方就已初步开发);②开始赶上:东晋至南朝,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时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③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经济相差无几;唐中期以后,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④超过:南宋至元朝,南方经济完全超过北方;⑤巩固和发展: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⑵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明显特征:①北方农民的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②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期最突出;③政治重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⑶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⑥政治中心的南移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从地理角度看:①气候影响,宋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些适宜生长在北方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北宋占城稻的引进,到南宋时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而水稻不适宜种植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适宜种植在江南地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②江南多以平原丘陵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种植,茶树、柑橘、甘蔗等经济作物易于种植。③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这主要是人为的烧荒滥垦造成的,结果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面积减少。同时使黄河因淤积而经常泛滥,不适宜于农业的发展。

  ⑷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的重视程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9、我国古代人口问题

  ⑴我国古代人口数量的增长

  ①秦朝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②西汉末年达到5059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③从秦代到清康熙元年,除两宋和明代中期我国人口曾达到1亿左右外,一般在6000万徘徊。④从清康熙元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的178年终,我国人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人口总数连闯四关:1684年达到1亿;1762年突破2亿;1790年越过3亿;1834年超过4亿。

  ⑵我国古代人口流向

  ①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时女真和蒙古人的南下。②北方人民南迁。如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落江南。③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④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⑤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

  ⑶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原因

  ①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②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③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④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⑷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

  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发展。③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④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⑤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⑸我国古代人口政策及其教训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的构成因素。我国整个古代都处于第一代生产力,人的体力成为主要动力,劳动者为体力型。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或劳动人手的增加,对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国古代国家往往采取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众多的人口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人既是生产者,又是征税和服兵役的对象,因此人力资源倍受重视。国家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具体表现在:①对生育子女者,免征赋税;②对晚婚子女,课以重税;③对世代同居的大户征收重税。

  国家促进、鼓励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的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兴盛。但人口的过多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将产生消极后果。如滥垦滥伐、盲目开荒、于水争地等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反过来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⑹清代前期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

  ①康熙即位后,社会安定,出现了一百多年“丁男不知兵革之患”的稳定局面。②农业的精耕细作有了新发展,粮食生产跨上了新的台阶。③清朝奠定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与交流,农业地区扩展到边疆地区,使全国耕地面积扩大,为人口的增长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和较强的物质基础。④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又进一步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彻底废除了自秦汉以来的人头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者的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并使人口统计趋于精确,还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城市地繁荣,增加了人口的容量。⑤清政府比较重视医药卫生事业,提高了人们对疾病的地防治能力,使人口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10、古代垦荒和古代西部开发

  ⑴我国古代垦荒的利弊及其教训

  土地的开发和利用与劳动人口一样,是中国古代经济兴衰、国力强盛的标志。中国古代国家重视人、地两个农业生产力主要因素的增长,是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得以发展,甚至出现繁荣局面的决定性条件。但盲目垦荒野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如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和长江中上游植被的破坏。

  ⑵我国古代历史上的西部开发

  *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等十个省(市、区)。

  ①历代西部开发的举措

  A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直接联系,揭开了中央政府开发和治理边疆的序幕。B西汉:组织军民进入西域地区实施屯垦,守卫边疆;驻扎军民,修建城堡及家童设施,保证西部边境安全与丝绸之路的畅通;实行宽松的民族政策,西汉朝廷基本不向当地各族人民征收赋税。C唐朝:在西域建立和完善军政管理机构都护府;着眼于综合开发,各方面建设相辅相成;军事上实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利益,不搞民族歧视。D元朝:对西域开发治理,实行全方位开发;还重用少数民族人才;在西藏地区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正式归入中央版图。E清朝:评定分裂分子葛尔丹、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并巩固对西域和西北、北方地区的统治;在边疆地区以军屯、民屯等形式大规模开发荒地,发展经济;重视发展商业,积极发展民间商业,以低关税吸引外商从事贸易,并撤关卡,鼓励新疆商人到内地经商。

  ②历代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和管辖

  A西藏:a唐: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通婚;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再次和亲;“长庆会盟”。b元:设宣政院辖地,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c明:设乌斯藏都司,任用藏人担当官吏;建立僧官制度,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都拥护中央。d清:册封“”和“班禅”;建立金瓶掣签制度;设立驻藏大臣,标志着中央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B云南:a西汉:汉武帝改滇为郡,赐予滇王王印。b唐:唐玄宗支持南诏统一六诏,并册封其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c两宋:云南处于大理国统治。d元:在云南设省。e清: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1726年雍正年间实现改土归流。

  C新疆:a公元年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这是新疆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b唐朝设安息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新疆地区。c清朝于1762年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D四川:a战国:秦国在成都岷江利于修都江堰,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b西汉:武帝在四川设郡县。c唐:益州的丝织业和造纸业十分出名。

  (二)手工业篇

  1、矿冶业的发展:

  (1)冶铁业

  ①春秋战国:铸铁柔化技术是世界冶铁史上的一大成就;②魏晋南北朝:百炼钢技术已相当成熟,还发明了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③隋唐:冶铸业已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④明朝:广东佛山冶铁业,一天产铁量达到六七千斤;云南采矿业也很有名。⑤清朝:广东冶铁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青铜铸造业

  ①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②夏朝青铜器目前尚未发现,商周是青铜时代的繁盛 时期。③商朝青铜器由官府垄断,生产规模大,作坊集中在王都,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④西周青铜器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大,有些动物形状的器皿栩栩如生。⑤春秋战国时期的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的珍贵名器;战国青铜器出现金银错新技术;青铜雕塑艺术也有创新,器物上已有建筑雕塑图案。

  2、纺织业的发展

  ①商周:已出现斜纹提花织物和刺绣。②春秋战国:纺织品纤维相当细密。③魏晋:曹魏在纺织中心襄邑、洛阳设有专门的织造机构;吴国缫丝质量高,蜀锦、邺锦、回纹锦著名。④隋唐: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北方以宋州、毫州最著名,南方以吴越、宣州出名;另外丝织品种类增多。⑤明清:棉纺织业成为农民的主要副业,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明代浙江嘉兴使用新式“纱绸机”;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兴起,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陶瓷业

  ①商和西周遗址里出现了原始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次飞跃。②秦:多集中于凤翔,凤翔的画砖最为出色。兵马俑是制陶与雕塑结合的艺术化。③三国两晋南北朝:当时南方盛产青瓷,后来制作技术传到北方。北方创制出白瓷。④隋唐:唐三彩为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越州的青瓷、邢州的白瓷、巩县的唐三彩最为有名;还出现了秘色瓷。⑤明清: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很细,有春土、澄泥、造坯、字画等十几道工序。

  4、造船业发展

  ①隋唐:能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而且最早出现了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洪州是著名的造船中心。②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表现出明朝造船水平的高超。

  5、煮盐业、酿酒业的发展

  ①商周时期酿酒业就已经很发达。②春秋战国:煮盐业有山西的池盐、山东的海盐和四川的井盐都已开发;人们已能用曲造酒,是古代酿造技术的重要发明。

  6、造纸业的发展

  ①汉:西汉前期已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②魏晋南北朝:纸张质量提高,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工具。造纸中心:洛阳、长安、建业、扬州。

  7、古代制漆业的发展

  ①原始社会:我国是世界上用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河姆渡遗址曾出土过红漆碗。②商朝:漆器出现了浮雕式花纹,并镶有绿松石和钻花金箔。③周朝:漆工艺大量用于车的制造。种植漆林,已被征收税赋。④战国:漆工艺有新成就,已出现采用夹纻技术的漆器

  8、玉器雕刻业

  商周玉器加工有了很大发展,商代玉器雕刻精美、数量多,仅安阳妇好墓就出土玉器七百多件。

  9、手工工艺专著: 战国:《考工记》 明清:《天工开物》

  (三)商业篇

  1、古代交通的发展概况

  ⑴先秦时期:我国古代交通初具规模,陆路修筑许多通行战车的道路,沿途设有驿站,水陆交通不仅利用黄河、长江等天然水道,而且相继开凿了胥河、邗沟、鸿沟等运河。⑵秦汉时期:水路交通形成全国网络。秦朝统一中国后,颁布“车同轨”的法令,并建成遍及全国的驰道;挖掘灵渠,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汉朝开辟了汉帝国同罗马帝国的海上航线。⑶隋唐时期:古代交通进入高峰,唐都长安成为国内外交通枢纽和重心,构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遍及全国的驿路系统。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和沟通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使水陆交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⑷明清时期:我国古代交通由盛而衰。明代出现造船高峰,郑和七下西洋,把我国古代航海活动推向顶峰。不久以后,明清两朝相继实行海禁,航海事业从此一蹶不振。

  2、古代城市的发展概况

  ⑴夏、商、周: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都城有城门供居民出入,城内有整齐宽广的街道。⑵战国时期:封建城市兴起,商业兴盛,但此时城市基本上是依附于政治中心的,商业活动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官僚地主和大商人。⑶魏晋南北朝:洛阳、荆州、益州、扬州。⑷隋唐——城市的兴旺:①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商业大都会——长安和洛阳。a.长安城内有东西两个市,唐玄宗是在西市开潭,便利物资通过水路运入城内。b.洛阳城内有三个市,工商业也很繁荣;武则天时,引漕渠开新潭,使船进入市内。c.盛唐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和手工业的活动已发展到市外。②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扬州和成都。a.扬州地处运河和长江的会合处,成为南北交通要冲,又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江南地物产大多在这里集散,大食、波斯等国的商人在此云集。唐朝后期,由于经济重心南移,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和洛阳,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繁华的夜市也是扬州城的一个特点。b.成都物产富饶,与扬州号为“天下繁殖”。当时的谚语称“扬一益二”,说明成都工商业地位的重要。c.南方商业都会、国际贸易港口——广州。d.北方商业大都市——位于通济渠沿岸的汴州。⑸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商品经济非常活跃,这个时期城市经济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①城市的生产性和商业性更为突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大大减弱。②江南一些城市出现的手工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重点提示】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⑴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⑵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⑶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⑷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⑸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3、古代货币

  ⑴古代货币的发展概况

  ①先秦:商朝人善于经商,以贝为币;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铁钱,秦国使用圆形方孔钱。②秦:规定圆形方孔钱作为通行全国的货币。③隋:仍铸五铢钱,禁止使用前代大小不一的旧币,有利于贸易的发展。④唐:唐初改革币制,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新铸的“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后来发行量很大。唐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

  ⑵我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规律:(了解)

  ①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②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圆形方孔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③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④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唐高祖李渊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⑤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北宋时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⑥由手工铸币向机制纸币的演变。清末出现机制货币,货币的铸造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流通二千多年的圆形方孔钱寿终正寝。

  4、古代国内贸易地发展

  ⑴西周:在市场上,一束丝加一匹马可以换五个奴隶。⑵战国:北方的马匹,南方的象牙,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汇集中原市场;临淄、大梁、郢等发展成为新兴的封建城市,城市里有买卖的场所。⑶三国:蜀国的蜀锦行销魏吴。⑷隋朝:洛阳居住着数万家富商,商业盛极一时。⑸唐朝:长安的东市和西市都是繁华的商业区,仅东市就有几千家店铺。⑹明朝: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入市场,出现30多座大城市;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与鞑靼在边境开设互市;鞑靼首领建造呼和浩特城,成为蒙古地区与内地交流的商业城市。

  5、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

  ⑴秦汉: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越南的象牙、犀牛、玳瑁和珍珠等不断输往中国。张骞通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而至;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⑵三国两晋南北朝:我国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中亚、南亚及地中海沿岸诸国,都有商业往来。⑶明清:实行闭关政策,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影响:①中国出口商品数量少,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极小,难以促进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②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在世界潮流后面。

  【重点提示】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⑴前期陆路为主,后期以海陆为主。唐以前以陆路交通为主,唐朝时海陆并重,宋元明清是海陆贸易地位日渐上升。原因有:①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阻隔。②路上丝路本身存在南移克服的缺点。③与当时主要外贸商品有关,汉代以丝织品为主,两宋以陶瓷为主,不易陆路运输。④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地位提高,尤以海运为主。⑤宋代航海业和造船业的发展,航海经验的积累。⑵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而着力加强友好往来。⑶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⑷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回族的形成。

  6、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前提条件:在农业、手工业新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时间地点:明朝中后期的东南地区。

  产生部门:丝织业等手工业生产部门。

  主要特征:①微弱、稀疏;②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③发展水平低;④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

  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原因:①国内市场小:封建剥削很重,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②资本少:地主、商人剥削所得钱财,多购置田产,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③社会环境:封建国家设立众多的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重农抑商);④国外市场:实行闭关政策,下令禁止海外贸易;⑤封建行会严格控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

  专题三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一、主要少数民族的发展史

  1、匈奴

  战国:北部古老的少数民族,住蒙古高原,过游牧生活。首领称单于。战国时经常掠夺秦、赵、燕三国先后在北方修筑长城,派重兵防守。秦朝:秦派大将蒙恬率军夺取河套,移民设县,发展生产,加强边防。大规模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抵辽东。即著名的“万里长城”。西汉:前200年,匈奴贵族带兵南下,攻到晋阳。汉高祖率军迎战,被围白登山七天七夜才解围(史称“白登之围”)。汉武帝时,西汉同匈奴展开了长期的激烈的战争。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分道攻打匈奴,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东汉: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迁到河套和陕西、山西北部一带,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北匈奴仍旧住在蒙古高原,经常带领骑兵进攻东汉的北方郡县,还控制西域各族政权,征收很重的贡税,隔断西域和汉朝的交通。公元73年,东汉派大将窦固带兵出击北匈奴,占领西域东部,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89年,东汉又派大将窦宪带兵大败北匈奴,解除了北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2、维吾尔族和裕固族

  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原居色楞格河一带。8世纪中期,回纥强,控制东自黑龙江,西到阿尔泰山广大地区。其首领骨力斐罗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以后,回纥改名为“回鹘”。9世纪中期,回鹘政权瓦解,大部分向西迁入甘肃、新疆。南宋后期,维吾尔族称畏兀儿,臣服于蒙古。清朝前期,居住在新疆天山南路,信仰伊斯兰教,清朝称这一地区为回部。18世纪中期,维吾尔贵族大和卓和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镇压,重新统一了新疆地区。清朝在新疆各地驻扎军队,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

  3、满族

  ⑴唐朝时,满族称黑水靺鞨。黑水靺鞨分布在黑龙江下游两岸一带。唐太宗时,黑水靺鞨开始向唐朝纳贡。8世纪前期,唐政府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任命靺鞨首领做都督。唐政府在黑龙江流域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行政机构。⑵辽和两宋时期:五代和北宋时,满族称女真。12世纪初,完颜部首领阿骨打领导女真族抗辽。1115年,阿骨打称帝,国号金。金建立初年,创制了女真文字。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金与南宋进行了多年战争,1141年,金与南宋讲和。金占有东起淮水,西到大散关以北土地,形成宋金的南北对峙。⑶明朝前期,女真族的一支建州女真辗转迁移,来到辽东长城外,同汉人进行贸易。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推行“八旗制度”,对女真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国号金(史称后金)。后金发动对明朝的战争,夺取辽河以东的大片土地,迁都沈阳。⑷清朝:皇太极继位后,改女真族的名字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金为清。清控制了漠南蒙古等部,屡次攻入长城以南地区,严重地威胁着明朝的统治。1644年,清军与吴三桂联合在山海关打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入关后,清政府把都城迁到北京,开始了对全中国的统治。清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还打败了沙俄的侵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使清朝成了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4、藏族(见西藏地区)

  5、契丹

  契丹族是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原居辽河上游一带,以游牧和渔猎为生。北魏时,契丹人就同中原往来密切。唐朝末年,契丹势力不断扩大。逐步学会种田、纺织、冶铁、煮盐和建筑城郭、房屋,开始有了农耕和定居生活。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他提倡农耕,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各项典章制度,逐步接受中原封建文化。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即辽太祖),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他在位期间,创制了契丹文字。耶律德光在位时,契丹军灭后唐,立石敬瑭为皇帝。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并称耶律德光为“父皇帝”,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北宋建立以后,试图夺取幽云地区,两次对辽用兵,都被辽挫败。1004年秋,辽军大举攻宋,宋真宗亲征澶州,打退辽军。次年,辽宋达成和议:辽撤兵,北宋答应送给辽岁币。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以后,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双方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包括:①贸易往来:北宋在边境的雄州、霸州等地设置榷场,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牲畜。②技术和文化的交流: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传到辽境,辽的制瓷生产获得发展;辽雕印了许多书籍,包括卷册很多的佛经。)1125年,辽被金灭亡。到元朝时,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人,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被称为“汉人”了。

  6、蒙古

  统一与扩张:⑴12世纪时,蒙古族已经处于奴隶社会。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⑵1206年,斡难河大会,尊铁木真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⑶蒙古迫使西夏、吐蕃、畏兀尔臣服于自己。⑷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蒙古灭金。

  元朝建立与统一:⑸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后定都大都。1271年,定国号为元。⑹1276年,元灭掉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⑺元统一后,蒙古人大量进入中原和江南地区,同汉族等族人民共同生活。

  演变:⑻14世纪末,蒙古分为鞑靼和瓦刺等部。先是瓦刺打败了鞑靼。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进攻明朝,先后发生“土木之变”和北京保卫战。土木堡之役后,瓦剌衰落,鞑靼强盛。俺答汗时,与明和好,在边境上开设互市。俺答汗还修建了呼和浩特城。⑼明末清初,蒙古族分成漠西、漠北、漠南三大部。清军入关前,漠南蒙古已归属清朝版图。后来,其他两部也臣服清朝。清初,康熙帝镇压了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分裂活动。乾隆帝接待了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清朝加强了对蒙古地区的管辖。

  二、区域文明下的民族关系

  1、东北地区

  (1)秦朝:设辽东郡。(2)隋唐时期:靺鞨分布于东北地区的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主要以渔牧为生。7世纪中期以后,其中的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起来。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龙江下游设置黑水都督府;开元初,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忽汗州(3)两宋时期:原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的契丹族发展壮大,建立了辽政权,逐步接受汉族封建文化,辽统治者实行了“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北宋中后期,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一带的女真族发展起来,1115年在会宁建立金政权,推行猛安谋克制度。(4)元朝:在东北设辽阳行省。(5)明朝后期:建州女真在奴尔哈赤率领下逐渐强大,建立起八旗制度。1616年在赫图阿拉建立政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明政府在东北设置奴尔干都司进行管辖。(6)清朝:①在东北设立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辖区。 ②康熙帝时组织了两次针对俄国侵略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迫使俄国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

  2、西北地区(涉及北方)

  ⑴游牧民族与游牧文明

  ①两汉时期:边疆地区各民族发展较快,北方有匈奴、乌桓和鲜卑,还有西北地区的西域各族。②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北方的突厥、回纥等先后建立政权,开发了我国边疆地区.突厥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期建立突厥汗国,统一了西北地区。突厥衰落后,回纥占据着北方草原地区。③两宋至元朝时期:居住在宁夏、甘肃、陕西西北一带的党项族建立西夏政权。统一我国北方大草原地区的先是契丹族建立的辽,后来是女真族建立的金。随着蒙古族的发展,1206年铁木真建立政权;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列改国号为元,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④(明清时期:明朝时蒙古分为鞑靼和瓦剌(鞑靼与明修好,瓦剌与明战争——土木之变);明末清初分裂为漠南、漠西和漠北三部(漠西之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叛乱,康熙帝平叛;漠西之土尔扈特部在渥巴锡领导下回归祖国,受到乾隆帝热情接待);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清先后设乌里雅苏台和伊犁将军辖区,加强管辖。

  ⑵文明的碰撞:

  ①游牧与农耕文明的碰撞:A秦汉时期与匈奴的和战:秦汉时期的匈奴的力量逐渐强大,对秦汉北部边郡形成了重大威胁,并占据河套。到汉武帝时期,武力反击匈奴,基本解除了威胁。 B隋朝初年,突厥分为东西突厥,东突厥逐渐强大,唐初打败东突厥。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C两宋在与北方少数民族所建立的辽、西夏和金等政权的关系中居于被动地位,通常是以妥协、送岁币的方式取得暂时的和平。北方少数民族势力日益壮大,并逐渐吸取汉族的先进文化,促进了自身社会发展水平的封建化。 D明朝永乐年间,鞑靼和瓦剌首领先后接受明朝封号;明朝中期,为防止蒙古南下而修缮长城;明后期,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同好,恢复封贡互市。

  ①中西文明的碰撞:A西汉张骞通西域后,逐渐开通了经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到欧洲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汉武帝后,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即“海上丝绸之路”。 B隋唐时期的陆路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时期,可以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许多国家。

  ⑶中央政府的行政管辖:

  ①西汉: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该地区正式归中央政权管辖。②东汉:重新设置西域都护。③唐朝:在突厥故地先后建立安西都护府(唐太宗时)和北庭都护府(武则天时)。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在不改变原油部落组织、风俗的情况下,设都督府管辖,仍以突厥贵族为都督、将军。这对北方各族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纷纷入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④元朝:设立岭北行省。⑤清朝:先后平定准噶尔贵族噶尔丹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立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3、西藏地区

  (1)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①吐蕃是藏族祖先建立的一个王朝。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做了吐蕃的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②唐蕃关系: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同松赞干布结婚。8世纪初期,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9世纪,吐蕃同唐朝会盟,盟约相约“患难相恤,暴掠不作”。(2)元朝: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①蒙古政权建立后,吐蕃被招降。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由宣政院管辖。③蒙藏联系密切,共同信仰藏传佛教。元政府封其首领八思巴为“国师”;创制“八思巴蒙字”。(3)明朝:①设卫所,任用藏族人担任官吏,管理藏族事务,征收贡赋。 ②建立僧官制度,僧官由朝廷任免。(4)清朝:①建立册封制度:顺治帝赐予五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②雍正帝时,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③建立“金瓶掣签”制度。

  4、西南地区

  (1)秦朝:征服越族,在西南地区设置了象郡、桂林、南海三郡。(2)汉朝:分布着数十个语言不同、风俗各异的少数民族,其中主要有夜郎、滇国等,当时统称“西南夷”。汉武帝时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管理。(3)唐朝:前期,在云南洱海一带生活着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其中最南边的南诏发展起来,建立政权。南诏首领皮罗阁在唐玄宗支持下统一六诏,被封为“云南王”。(4)元朝:灭大理后,设立云南行省、四川行省。并实行土司制度。(5)明朝:在西南地区沿用土司制度;永乐年间开始在贵州实行“改土归流”;并设置贵州布政使司。(6)清朝: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推行改土归流;雍正帝时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大量委派流官取代土司,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管辖。

  5、珠江三角洲地区

  (1)秦朝:设南海郡,修驰道,凿灵渠。(2)汉朝:汉武帝设南海九郡。(3)隋唐:广州是南方的大都会。(4)明朝:1553年,葡萄牙租占澳门。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5)清朝:留广州一处海关与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公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

  6、台湾地区

  (1)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去流求,即台湾。(2)元朝时正式设澎湖巡检司,台湾正式归中央政权管辖。(3)明朝时,荷兰入侵台湾,占据38年;1662年反清复明将士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终于回归到祖国的怀抱。(4)1683年清政府进军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归入清朝版图。(5)1885年,中法战争后,清政府正式在台湾设立行省。

  7、长江三角洲地区

  (1)先秦到东汉,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北方农业区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区。(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大批流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江南的农业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3)隋唐时期:江南的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南北两大经济重心形成。安史之乱后,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以扬州、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有“扬一益二”之称,特别是扬州,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4)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以来是全国的经济重心。(5)明清时期: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发展。

  8、环渤海地区

  (1)春秋时期,齐国、鲁国、燕国位于环渤海地区,尤其是齐鲁文明突出。(2)战国时期,齐国临淄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3)秦朝设辽东郡,对辽东半岛实行有效管辖;万里长城东起辽东。(4)隋朝大运河北抵涿郡。(5)唐朝时,粟末靺鞨生活在渤海北岸,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封忽汗州都督;登州是海上航线的出发地。(6)契丹的封建化和耶律德光取得幽云十六州,金朝控制环渤海地区。(7)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实行行省制度,大都及其周围地区归中书省直辖,东北地区设辽阳行省;直沽是海运线和漕运线的交汇点。(8)明朝定都北京,明长城东起鸭绿江。(9)满洲迁都沈阳,后又迁都北京。清前期在环渤海地区设盛京、直隶、山东省,实行有效管辖。

  三、民族融合与民族战争

  1、民族融合的含义: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它是在不同民族间经常出现的经济、文化及生活习俗相互交流、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共同地狱、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生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的过程,是民族间的自然融合。

  2、我国历史上各民族大融合的三个高潮

  第一次: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融合并形成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

  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国坚持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汉族和山越族共同生产,开发江南;东晋时,匈奴、鲜卑、羯、氐、羌族内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

  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且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3、民族融合的形式:①民族迁徙;②联合斗争;③友好交往(贸易等);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⑤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设管理机构、册封、和亲、会盟(“议和”)、互市等政策促进民族融合;⑥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

  4、民族融合的特点:①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②友好交往是主流,中心是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③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④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国家统一,国家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因此它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⑤落后民族在政府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所同化;⑥各民族的特点、优点不断充实着中华民族。

  5、民族融合的作用

  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是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重要因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各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

  6、民族战争

  (1)战争性质:不要把民族内部的战争和反对外来侵略相混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这些战争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是我国内部兄弟民族之间的战争。交战双方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但有压迫与反压迫、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之分。

  (2)中国古代民族战争的五种类型:

  ①民族统治者彼此之间的掠夺战争 如:匈奴对秦汉的战争,契丹、女真、党项对宋的战争,蒙古对宋、明的战争、十六国时期北方各族政权之间的战争。

  ③民族征服、争霸战争 如:春秋战国争霸战争;楚汉战争;东汉末年军阀混战;383年淝水之战;唐末藩镇之间混战;五代十国各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1125年金灭辽;蒙古政权西征,11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这些战争造成社会动荡或国家分裂,广大人民群众被迫卷入战争,饱受战乱之苦,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因此是非正义的、反动的战争。

  ③反对分裂割据、平定叛乱,维护统一的战争 如:唐朝初年,太宗大败东突厥的战争;1690年、1696年康熙帝两次亲征噶尔丹,平定噶尔丹分裂势力;18世纪中期乾隆帝派兵镇压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叛乱。这些战争平定了叛乱,维护了边境的安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

  ④反抗民族压迫与掠夺的战争 如:内迁五胡反抗西晋的起义;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迎击匈奴的白登山之战;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的漠北之战;12世纪初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率众抗辽;1129年韩世忠在黄天荡堵截金军的战争;1140年岳飞抗金的堰城大捷;1449年,于谦抵抗瓦剌进攻的北京保卫战。这些战争维护了边境安全,打击了少数民族贵族南下掠夺,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

  ⑤抵御外国异族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 如:1561年戚继光抗击倭寇的台州九捷,俞大猷的抗倭斗争;1685年和1689年两次雅克萨反击战;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些战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

  (3)战争评价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认识古代的民族战争。任何民族的统治者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进行的战争都是进步的;各族人民为反抗剥削压迫而进行的斗争都是正义的。相反,民族政权之间为推行民族压迫掠夺而进行的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的。 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战争,在解决民族矛盾、促进统一、推动历史进步方面曾起过一定积极作用。但它和非正义战争同样地要付出很大代价,最终遭受灾难的是各族人民。

  专题四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

  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概况

  1、阶段特征

  先是从周围的邻国开始,如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后逐渐扩展到印度、波斯、阿拉伯,最后到欧洲、东非和北非。

  (1)第一个时期为秦汉时期。这一时期主要往来的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等一些国家。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

  ①史实:A.由张骞凿通的“丝绸之路”,是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关系最光辉的表现,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B.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时,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到达了安息西境,因不明情况行至波斯湾而还。C.到166年,大秦国王安敦派使正式来中国。这是中国和欧洲正式交往的开始。D.汉同日本、朝鲜有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

  ②特点:a.从范围上:周边国家为主,开始同欧洲往来b.从交往形式上: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的;c.从途径来看:有官方、民间两条途径,其中官方是主要参与者;d.从交往道路上:以陆路为主。

  (2)第二时期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处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发展。

  ①史实:a.朝鲜: 新罗统一;高丽乐,留学生,手工技术;贸易b.日本: 遣唐使,留学生,人物。行政制度,京都建筑,文字,生活c.印度: 天竺;熬糖法;文化双向交流;玄奘西游d.西亚:波斯国王、商人、舞蹈。大食伊斯兰教,造纸、纺织;瓷器

  ②特点:A.全面开放,影响深远。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为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对一些近邻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不仅限于一般的来往,而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和经济交流的中心。B.此时期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大,除东亚和东南亚外,中亚、西亚、欧洲甚至非洲都已经有比较频繁的商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往来。最显著的如波斯、阿拉伯的使节和商人大量来中国。唐朝时还有一批留居中国不回的波斯人。C.陆海并举,海运和陆运都很发达。D.双向交流,

  (3)第三个时期是宋元时期

  ①史实:a.南宋时期,指南针传到欧洲。b.元朝时,火药传到欧洲。

  ②特点:A.由于自北宋开始,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内外贸易繁荣,对外航运也突飞猛进,尤其是海上运输,在世界名列前茅。宋元时,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上中国船队是最活跃的船队。B.宋元明清时期,我国在对外经济文化方面出现了一批富有远航经验的国际大游历家。

  (4)第四个时期: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

  ①史实:a.郑和下西洋:1405-1433,七次,非洲、红海;政治为主,贸易不营利b.华侨开发南洋:唐开始;明更多,传播先进技术文化,促进发展c.戚继光抗倭:明中后期,台州;福建,俞大猷,1565. d.葡占澳门: 1553居住权;1557官署,长期占据e.收复台湾:1624荷兰;1662郑成功;1684台湾府f.抗击沙俄:康熙,雅克萨之战;1689尼布楚条约

  ②特点:a.由开放转入闭关:清初以后,由于封建统治阶级采取闭关政策,这些联系便逐渐中断了b.开始抗击外国侵略

  2、中国古代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⑴古代政治上的友好交往

  ①东 汉:A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受到光武帝的赠赐“汉委奴国王”金印。 B张骞通西域后开通丝绸之路,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从此中国文明不断传到西方。97年甘英出使大秦未果,但到达西亚波斯湾。 C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受到汉桓帝接见。

  ②魏晋南北朝:法显西行,写成了《佛国记》。

  ③唐 朝:A日本13次派“遣唐使”来中国访问。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最终成功,在日本居留十年,传播唐文化。还有日本的吉备真备。 B唐与天竺之间在唐太宗时即开始互派使者友好往来。唐朝高僧玄奘,唐太宗时期取天竺研究佛经,促进中印非文化交流。还有义净。C651年(唐高宗在位),大食遣使与中国通好,此后百余年间,大食派使者来华多达30余次。

  ④明 朝:1405—1433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访问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同时也有一些国家的国王和使臣到明朝访问。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明朝时来华,带来欧洲的科技著作。明朝徐光启与之合作翻译西方科技著作。

  ⑤清 朝:康熙重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乾隆帝时,英国派使臣马戛尔尼来访中国,商讨通商事宜,清朝以“天朝上国”自居,断绝与外国通商交往(即闭关政策)。

  ⑵经济交流

  ①两汉:A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冶铸、水利技术都远播中亚、罗马和欧洲地区。B东汉时期,我国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朝鲜的果下马、檀弓等特产也运到中国,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这时也传到日本。

  ②唐朝:A中朝贸易往来频繁。朝鲜的人参等输人我国,我国的茶叶等输入朝鲜;B中亚、波斯的商人把胡椒、波斯枣、药品、香料、珠宝等输入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灯也运往波斯,并从那里行销欧洲。C大食商人也到中国行上年;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传到大食,再传到欧洲和非洲。

  ③明朝:郑和下西洋,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受到各国欢迎,郑和从西洋购得珠宝、香料、药材等土特产。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等传入中国。

  ⑶文化交流

  ①中国文化的外传:A两汉时,冶铸技术东传朝鲜、日本,安息、中亚、欧洲。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水利技术远播中亚和欧洲。

  B唐朝时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唐朝时建筑技术传到日本;数学专著《缀术》传入朝鲜和日本,成为学校教材。唐朝时纺织技术传入朝鲜、阿拉伯。唐朝时,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日本文字。唐诗传入朝鲜、日本。

  C宋元:宋朝时,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元朝时,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到欧洲。

  D明清之际,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海外。明朝时,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传入南洋各地。

  ②外国文化传入中国

  A西汉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中原地区。

  B唐朝时朝鲜的高丽乐、中亚的舞蹈、印度的绘画、雕塑、音乐、舞蹈艺术传入中国。唐朝时,印度的天文、医学、历法知识传入中国。唐朝时从印度传入熬糖法。唐朝僧人玄奘西游古印度,带回佛经600部,译出1300多卷,成为研究古印度的珍贵史料。

  C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等传入中国。明朝引进了欧洲的水利方法,记载于《农政全书》。明朝时,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明朝后期,更多的传教士来华。

  3、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商路

  ⑴秦汉:以陆路为主。当时中国的丝绸等物品主要通过丝绸之路运到西欧各国。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已开辟。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

  ⑵隋唐:分海、陆两路。海路从广州出发,经马来半岛、印度可到波斯湾,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朝鲜、日本。

  ⑶明清:明朝初期海运船队远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中西贸易兴旺一时。清朝康熙以后,闭关锁国,只准广州一地接待外商,海上丝路不畅。

  4、中国古代的反侵略战争(明清时期)

  ⑴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557年以后,他们在澳门私自扩展土地,建筑炮台,设立官署,开始了对澳门的长期占据。

  ⑵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倭寇猖獗。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于1561年在浙江台州一带九战九捷,迅速扫平了浙江的倭寇。之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与俞大猷配合,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⑶郑成功收复台湾:1624年,荷兰殖民者开始侵略台湾。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

  ⑷雅克萨之战: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侵占雅克萨的沙俄军队。俄军伤亡惨重,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的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正式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二、中国与具体国家、地区的关系

  1、与朝鲜的关系:

  汉朝 ①东汉时期,我国同朝鲜半岛各国的关系密切。 ②汉朝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不少朝鲜人开始使用汉字。 ③朝鲜的名马特产也运到中国。

  隋朝:隋炀帝发动对高丽的战争。

  唐朝 ①许多朝鲜音乐家到长安,朝鲜音乐受到我国欢迎,唐乐中就有高丽乐的部分。 ②朝鲜人频繁地到长安留学,新罗留学生非爱好唐诗。③新罗工匠吸收唐朝手工业的优良技术,织品精美。 ④唐和朝鲜贸易往来繁盛,朝鲜输入唐的有牛、马、麻、人参等。唐输入朝鲜的有丝绸、瓷器、茶叶、药材、书籍等。

  2、与日本的关系 :

  汉朝 ①西汉时,日本30多个小国和汉朝来往。 ②东汉初,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赐“汉倭奴国王”金印。③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在汉代传入日本。

  唐朝 ①日本派“遣唐使”13次,留学生很多。 ②阿倍仲麻吕(汉名晃衡)和李白、王维建立了深厚友谊。鉴真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 ③唐文化在政治制度、城市建筑、文学、日常生活方面对日本影响很大。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入日本。

  明朝:戚继光、俞大猷抗击倭寇。

  3、与印度的关系 :

  汉朝:西汉末年,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唐朝:①唐太宗时,互派使者通好。 ②唐太宗派使者到天竺学习熬糖法。 ③中国的造纸术和文化典籍传到天竺,天竺的医学、天文、历法、音乐、舞蹈、绘画和建筑艺术传入中国。 ④“玄奘西游”带回佛经600多部,译出1300多卷。译本成为研究印度半岛古代文化的重要史料。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过印度。

  4、与西亚的关系 :

  ①汉朝丝绸之路通过西亚地区。97年,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 ②7世纪,一位波斯国王和王子先后居住长安,波斯商人的足迹遍及唐朝各地。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源源运往波斯,再转销到欧洲。 ③从651年以后100多年里,大食往唐朝派使节30多次。大食商人留居中国,有的在唐政府任职,有的通过科举中了进士。把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通过大食传到非洲和欧洲。 ④元朝时,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传到阿拉伯,由阿拉伯传到非洲和欧洲。西亚不断有商队、使团到大都。 ⑤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过阿拉伯、伊朗等西亚地区。

  5、与欧洲的关系 :

  ①汉代丝绸之路通大秦。甘英出使大秦(未到)。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中国,把象牙等礼物送给汉桓帝。②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 ③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④明末徐光启介绍欧洲水利方法,翻译利玛窦带来的科技著作。 ⑤清初,沙俄侵占雅克萨、尼布楚等地。康熙帝组织自卫反击战。

  三、规律总结

  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主要目的

  ①传播中国文化,宣扬中国声威,扩大在海外的影响,梳理大国的形象。②发展贸易,丰富自己的经济生活,经济互补互利。③学习外国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注意:作为封建王朝,开展对外交往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但我国古代开展对外关系是与近代西方殖民者以商业为目的、抢占殖民地和商品市场有根本区别的。

  2、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条件和途径

  (1)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条件包括: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发达,对外交通畅通,政府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等。

  (2)渠道和途径有:一是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途径,对外贸易往往伴随着文化交流。二是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三是宗教传播,如佛教徒鉴真、玄奘,意大利教士利玛窦等。四是战争。如成吉思汗的西征。

  3、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特点

  ⑴对外交通:汉唐时期,以陆路为主,这时经济重心还在中原。唐代至明清,以海路为主,这时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加上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北方多战乱,也由于指南针的用于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等。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突出特点是: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主,而以重礼仪和友谊,进行平等友好交往为主。

  ⑵对外政策:由开放到闭关。从汉代到明朝前期,基本上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促进了我国和其他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丰富了物质和精神生活,加强了对外联系,提高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明朝后期至清朝前期,由于我国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也由于倭寇的危害限制对外贸易,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我国日益落后于西方。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国兴,闭关国衰”

  4、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

  自汉朝至明朝,我国一直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到了明末清初我国统治阶级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来华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场所、行动范围、华夷交往等作出限制;设立公行制度,包办一切进出口贸易的独占权,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清代闭关政策的形成并非是历史的偶然,一方面它是落后的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清朝统治集团民族狭隘性的表现,它惧怕国内汉人与外界勾结反清,从而威胁其统治。只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华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闭关政策在后期才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的自卫性质。

  虽然闭关政策曾作为一种消极防御手段起到一些自卫作用,但对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挥咱,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闭关锁国和狂妄自大是互相联结的,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与这种状态不无联系。

  5、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给我们的启示

  ⑴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和民族的落后。

  ⑵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者存,逆历史发展潮流者亡。

  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

  ⑷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地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

  专题五:中国古代文化史

  一、文化成就

  (一) 科学技术篇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西传

  ⑴造纸术

  ①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②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

  ③造纸术6世纪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⑵印刷术

  ①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②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书籍。③宋代雕版印刷业很发达,刻印的书,字体工整,装订精美。11世纪中叶,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④元朝出现锡、铅活字。后来又有铜、铅活字印书。⑤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

  ⑶指南针

  ①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特性,发明“司南”。②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后来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③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⑷火药

  ①唐朝时《真元妙道要略》一书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②北宋时已广泛在军事上使用,东京设立“广备攻城作”,制造火药和火器;宋仁宗时成书的《武经总要》记载了许多火器的制作方法。③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④金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所制的“震天雷”、“飞火枪”威力很大。金的军队用这两种火器打退了蒙古军队的进攻,取得局部胜利。⑤我国发明的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2、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

  ⑴春秋:留下世界公认得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70多年。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欧洲早160年。⑵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人们还测定了一年的季节。⑶西汉:武帝时制定“太初历。公元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⑷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⑸隋唐:①隋朝天文学家刘焯编制的《皇极历》,创立了计算日月运行的新方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②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在《皇极历》的基础上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③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⑹元朝: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改进了简仪和圭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授时历》年周期与先行公历同,但早于先行公历300年问世。

  3、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⑴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⑵魏晋: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⑶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一千年。又著《缀术》一书。

  4、中国古代的医药成就

  ⑴战国:扁鹊石当时的名医,后代医家奉之为“脉学之宗”。他发明的四诊法成为中国中医药传统的诊病法。医学分科。有著名的医学著作《内经》。⑵西汉: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⑶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医物学著作。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⑷隋唐: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自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⑸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800多种,方剂10000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5、中国古代的地理成就

  ⑴西晋裴秀绘制出《禹公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即“制图六体”。这一理论一直沿用到明末。⑵北魏的理学家郦道元作《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⑶明代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学巨著,书中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遭遇欧洲约2个世纪。

  6、农业、手工业论著

  ⑴《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作,是现存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⑵《梦溪笔谈》:北宋沈括著,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⑶《农政全书》:明末徐光启著,论述了农学理论,并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农学著作。⑷《天工开物》:明末清初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被后人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7、建筑

  ⑴秦汉时期:长城和兵马俑; ⑵隋唐时期:①隋唐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期;②隋宇文恺主持修建大兴城,唐朝在此基础上扩建为长安城。长安城体现了当时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③隋李春设计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奇巧固护,甲于天下”,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⑶宋元: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金泸沟桥、元大都。;⑷明朝:1421年营建北京,布局突出了皇权,城有三重:宫城、皇城、京城,宫城又称紫禁城

  8、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⑴先秦: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战国甘德和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春秋战国时期创造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2000年以上。战国时期出现的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⑵秦汉: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东汉张衡的地动仪式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一起,比欧洲早1700多年。⑶三国两晋南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道小数点后七位,比欧洲早1100多年。⑷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僧一行在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时期的雕版印刷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就有制成火药的配方,唐朝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⑸宋元: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唐宋时发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沈括“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

  (二)思想、史学篇

  1、儒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影响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东亚、东南亚国家,新加坡甚至用儒家思想来治国。因此继承和宏扬中国传统文化意义深远。

  (1)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与作用

  ①背景(略)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社会的动荡中。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墨等家,他们各自为自己所代表的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这不仅繁荣了文化,也为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②形成、发展过程

  a.春秋: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维护“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主张以德治民,要统治者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已。在政治上,主张逐步改良,“损益”旧法。儒家思想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封建文化中的正统思想。

  b.战国: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c.西汉: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宋朝: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e.明朝: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③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a.明朝:李贽被称为“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b.清初: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d.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与儒家传统道德相结合,为维新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康有为借助孔子宣传变法思想,在当时比较容易被社会接受,这也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本质所决定的。资产阶级民主派:掀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是为了宣扬资产阶级文化,实现民主政治的需要。五四时期继续受到严厉的批判,儒学在思想意识上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宣告结束。“文ge”期间,在“四ren帮”掀起的批儒评法中,儒家思想受到极端的否定和批判。

  (2)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取得主导地位的原因

  首先,儒学从根本上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它在政治上主张“大一统”,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哲学上宣扬“天人合一”的天命观,主张君权神授;伦理上宣扬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崇尚忠孝节义,严格封建等级秩序。这些都是历代统治者共同需要的思想武器。其次,是儒家的入世学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改进。如汉代的儒学,吸收了道家和法家的思想,并与阴阳五行说相结合。使儒学长期成为统治阶级的政治哲学。宋代的理学,是吸收了佛、道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另外,儒家也在同佛、道的斗争中得以丰富和发展。宋明理学既是“三教合流”的产物,同时它又保持自身的根本特质和立场。

  (3)儒学的现代价值

  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维护国家统一:大一统思想(统一祖国);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八坚持、反对);现代价值:儒家的大一统思想,民本思想、进取精神、忧患意识、历史使命感、道德意识与和谐意识等,我们都可以赋予新的时代内含。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完善。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的内容。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又如孟子的“民贵君轻”,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古代“民本”的真正,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可剔除其封建内核,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儒家思想在日本、韩国、东南亚乃至欧洲影响巨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其大加赞扬。东南亚从东西方文化中吸取营养,合理地处理了东西方文化的关系,建立了令人称羡的“东方工业模式”、“儒家资本主义”,证明了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2、中国古代的宗教及其传播

  ⑴佛教:①西汉末年,佛教经中亚进入中国中原地区。②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白马驮经,建造白马寺,佛教在中国逐渐传播开来。③南北朝时期,佛教广泛流行,统治者广修寺塔,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从加强统治出发,曾两次灭佛。④唐朝武则天时,佛教备受宠遇。隋唐时的佛教渐趋中国化,形成许多宗派,以禅宗流传最广。

  ⑵道教:①东汉时,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和黄老学说的某些成分结合,形成了道教。《太平经》是道教的主要经典。②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道教变成地主阶级的宗教。③萧梁时,道教经典增多,陶洪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了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④唐宗室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拥有特殊地位。唐玄宗在位时,道教极盛。

  3、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概况

  ⑴春秋:《春秋》相传为孔子编订,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尚书》是夏商周三代一些历史文献和传说资料的汇编,相传也由孔子编订。

  ⑵两汉:①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黄帝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②东汉班固的《汉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叙述了西汉一代的历史。

  ⑶两宋: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上起战国,下至五代,记述了1300多年的历史。

  (三)文学艺术篇

  1、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⑴散文、赋

  ①战国:诸子散文中孟子的文章以刚柔相济的辩论见长,游扬雄肆,令人钦服。庄子的散文文字优美,想象丰富,是诸子中才华横溢的大文学家。他的《秋水》、《逍遥游》等都是古代文学名篇。②两汉:赋的兴起,代表作有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等;东汉班固的《两都赋》。

  ⑵诗词①春秋:相传由孔子编订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0多篇,绝大部分是西周到春秋的诗歌。②战国:屈原用楚国方言,利用民间歌谣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后人成为“楚辞体”,代表作《离骚》。③两汉:乐府诗流行,以《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为代表。④三国:“建安文学”代表作有曹操的《蒿里行》、王粲《七哀诗》和蔡琰《悲愤诗》等。⑤东晋:陶潜诗这一时期著名诗人,田园诗的鼻祖,代表作有《归园田居》、《归去来辞》等。名作《桃花源诗》和诗序《桃花源记》,反映了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⑥南北朝:乐府诗最为流行。南方民歌代表作有《采桑度》、《子夜歌》;北方民歌有名的有《敕勒歌》、《米兰辞》。⑦唐朝:a.初唐: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陈子昂市唐诗革新的先驱。b.盛唐:诗歌成就最大,诗人辈出。山水田园诗人有孟浩然、王维,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其中,“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成就最高。李白的《蜀道难》、《望庐山瀑布》,杜甫的“三吏”、“三别”等都是千古绝唱。c.中唐:诗坛倡导诗歌要反映生活,白居易的讽喻诗《新乐府》50首,是这类诗的代表。D晚唐:诗人杜牧、李商隐,别创新格,他们的咏史诗感人至深。⑧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诗人。⑨两宋:▲词:a.苏轼对词的发展有突出的贡献。他拓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给词注入强劲的生命力。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创始者和主要代表。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b.柳永的词具有市民气息,是婉约派的代表流传很广,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等。c.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她的词风格委婉,是婉约派的代表,感情真挚,语言清新雅洁,明白如画,生活气息很浓。d.南宋词人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得作品经常流露出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散发着浓厚的时代气息,作品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e.陆游:因为主张坚决抗金,他的词不乏感慨国事的悲愤激情。陆游也有一些婉丽飘逸的词作,如《钗头凤》写得缠绵悱恻,一往情深。▲诗:a.南宋的陆游:代表作《示儿》。b.金朝的元好问:他的诗风格沉郁,豪放悲凉,被称为“丧乱诗”。

  ⑶戏曲

  元代:元曲是元杂居和散曲的合称。元杂居巴音乐、歌唱、舞蹈、表演、道白熔于一炉,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综合性艺术,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组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是当时北方地区的流行歌曲。元代的剧作家人才辈出,关汉卿是最杰出的代表,一生创作60多种剧本,悲剧《窦娥冤》是代表作。

  ⑷小说

  ①宋代:话本是宋代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先由城市艺人口头讲述传授,后经记录整理,流传中不断补充,因而情节完整,语言生动,艺术成就比较高。②明清 《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西游记》吴承恩明朝一部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曹雪芹(80回)和高鄂(40回)清朝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林外史》吴敬梓清朝我国古代优秀的讽刺小说;《聊斋志异》蒲松龄清朝我国古代优秀短篇小说

  2、中国古代的艺术成就

  ⑴绘画

  ①春秋战国:a.长沙楚国遗址出土地帛画《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帛画。b.四川出土地嵌错赏功宴乐铜壶,表明青铜器的装饰从过去的图案发展为完整的画像。②两汉:马王堆汉墓帛画是汉代帛画的精品。山东嘉祥武梁祠等地的画像石,四川、河南地画像砖,题材丰富,艺术性强。③三国两晋南北朝:带有宗教色彩。著名画家有三国时期的曹不兴、东晋的顾恺之。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④隋唐: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用线条表现人物的神态,山水、花鸟成为绘画的主题。杰出的画家有初唐的阎立本(代表作有《历代帝王图》和《步辇图》)和盛唐的吴道子(代表作有《天王送子图》)等。⑤北宋a.随着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b.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北宋东京汴河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

  ⑵音乐、舞蹈

  ①战国: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编钟。②秦汉:楚歌、楚舞③三国两晋南北朝:直接从西域引进了《龟兹乐》、《疏勒乐》、《康国乐》。异域传来了天竺乐、扶南乐、高丽乐等。③隋唐:隋唐的乐舞受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风格多样,具有壮阔欢腾的盛世特色。隋代有九部乐,唐代扩充为十部乐。著名乐曲有《秦王破阵乐》。

  ⑶雕塑

  ①秦汉:精品包括秦始皇陵兵马俑、奴婢伎乐俑和动物俑三类。秦汉大量的砖瓦、瓦当,也是富有艺术价值的陶塑艺术。青铜铸像水平高超,代表作有秦陵彩绘铜车马、武威铜奔马。②三国两晋南北朝:山西的云冈石窟、河南的石门石窟等石窟艺术。③隋唐: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⑷文字书法①秦朝:以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后来又出现了隶书。②东汉:书法成为一种艺术,著名书法家有蔡邕。③三国:钟繇把隶书转化为楷书。④东晋:王羲之地楷书达到独立完美境地,他还擅长行书、草书。代表作《兰亭序》、《黄庭经》。其子王献之也是著名书法家。⑤隋唐:书法汇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的风格。著名书法家有由隋入唐的欧阳询等初唐三大家,主要受王羲之的影响;盛唐的颜真卿创立了气势雄浑的“颜体”,代表作有《颜氏家庙碑》;中晚唐之际的柳公权,与颜真卿齐名,创立了“柳体”,代表作有《神策军碑》;唐朝的草书大家有“草圣”张旭、怀素等。

  二、规律总结

  1、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方式决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初唐和盛唐政治的清明与经济的繁盛反映在意识形态方面便是文化成果的灿烂;明清时期政治上的衰落和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反映在意识形态方面便有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的产生。此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也有反作用。比如诸子百家的思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在观念上的反映,反过来它又为历史变革起了摧毁廓新、敷陈新义。

  2、文化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

  ①社会环境因素: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②政治因素:分析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③经济因素:分析经济是否发展繁荣。④文化政策因素:分析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⑤文化交往因素:分析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是否存在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因素。

  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交往政策,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统治者对外来宗教采取开明政策,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发展;前代科技文化成就为后代科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总之,我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领先于世界的根本原因。

  3、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对治国思想的选择与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史学界认为:自汉武帝至清末,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这种治国模式的形成,在秦汉以前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选择和探索的过程。

  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大变革时期,形成诸子百家争鸣局面,其中儒家、法家、道家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选择奠定基础。秦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巩固了统一,但也使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并未起到应有作用,反而导致秦的灭亡。西汉之初,采取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并且在以后大动乱之后都会采取这种策略。西汉汉武帝在位时期,为了维护大一统的局面,董仲舒吸收道家和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加以改造,并被汉武帝所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法家和道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证明:在动荡年代,法家思想能实现大一统;动荡结束之初,道家的无为政治能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后,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互相融合的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教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论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

  4、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世界地位及其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⑴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①中国古代科技偏重实用,忽视理论的研究;②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③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

  ⑵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②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③封建教育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进步,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条件;④科技重为“农本”思想服务的如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⑤广大科技劳动者积极进取、勤奋钻研的精神;⑥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功不可没,科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国家的支持。⑦自秦汉以来,中国以开放的姿态与不同的国家与文明进行广泛的交流,吸收不同的文化,推动了科技进步。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前代科技文化成就为后代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为科技成果的继承创造了条件。

  ⑶中国古代科技在近代衰落及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①中国科学技术自身的缺陷:满足于实际上的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中国古代学者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会妨碍对自然的研究;中国学者缺乏必要的科学试验的传统训练。②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了应有的土壤。③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阻碍了和工商业有关的科技的发展。④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把大量知识分子迫入了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对自然界观察研究的歧途,使近代科学在中国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⑤教育的落后,不利于科学间的互相融合,也不利于培养大批人才。⑥长期以来,社会上形成了重视政治伦理、轻视鄙薄技艺的价值观,从事科技的人员社会地位低下,直接影响着科技创新。总而言之,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近代科技出现的最根本原因。

  学习古代科技史,必须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科技的世界地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与社会环境的促进与制约关系;科技创造是科学家勤奋钻研的结果等。

  5、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

  中国古代的思想具有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战国时期的荀子,东汉的王充,南北朝时期的范缜,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其学术成就达到了旧唯物主义的高峰。中国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表现在它确认世界的物质性,确认存在地客观性,确认规律的可知性,并往往与政治上的进步倾向相联系。


相关文章:

1.2017高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计划

2.2020最新高三历史复习方法

3.高考历史核心考点: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

4.高三历史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复习题及答案

5.高考历史复习:时间串线索,装备好"武器"再打"攻坚战"

21516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