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灯榜文库!投稿QQ:511112889
首页 > 学习 > 高中 > 高一 >

进入高中第一课——初高中化学差异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对于一些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高中的化学过于复杂,所以与初中所学习的化学知识相冲突,知识点的颠覆使很多学生反映不过来.其实初中和高中的化学有着本质的不同,高中化学可以说是一个崭新的学科.那么初高中化学有着怎样的不同呢?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一些区别。

  一、初高中化学学科知识区别

  初中化学相对高中化学来说知识内容简单,但联系生产、生活紧密;所涉知识面广而缺乏深度,对概念、原理的要求不高;一切是围绕学生感兴趣、易学的知识而展开学习。因此教师对概念、原理的挖掘、外涵拓展不够、缺乏教材重难点的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层次粗浅,主要表现在学生不能从本质上理解概念、原理,常常生吞活剥、死记硬背结论。在知识的理解、掌握、迁移等环节中,不可避免地停留在死记硬背、代公式、机械仿效的水平上。

  高中化学知识由“形象”到“抽象”。例如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化学在研究CuO与H2反应时,通过演示实验,很形象地感知CuO失氧为Cu,H2得氧为H2O,从而以得氧失氧说建构了氧化还原概念。但高中化学却抽象到电子得失角度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这是学生无法形象感知的。

  高中化学知识由“现象”到“本质”。例如初中在讲授金属活泼顺序时,提出Na、K很活泼,高中化学在碱金属性质这一知识时,通过“Na与水反应剧烈”,这一现象入手,分析其本质原因,即Na最外层1个电子原子半径较大,故易失去电子,从而为元素周期律一章形成“位─构─性”的化学思维作好了本质的铺垫。

  高中化学知识由“浅显”到“深入”。例如初中在讲授原子结构时,只涉及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而高中化学在原子结构这一知识点时,涉及了质子、中子、电子,以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通过得失、共用等方式形成化学键,进而形成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并深入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二、初高中化学学科学习特点

  初中化学的学习具有“感性”的特征。正是由于初中化学知识简单易学,化学变化奇妙无穷。因此学生常因兴致所至而学,因有趣而学,并且只需抓住课堂这一环节,就可很好地获得知识,取得较好成绩。但这种学习方法一旦用于高中学习,就显得极不适应。

  高中化学的学习具有“理性”的特征。高中化学知识相对来说“博而深”,知识由“形象”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由“浅显”到“深入”,一切知识更加系统而全面、富有深度。因此高中化学学习必须变“感性学习”为“理性学习”,从而全面深入学习系统的化学知识。

  三、初高中化学科学习方法的衔接——学会“理性学习”

  所谓“理性学习”,即以科学的学习态度、高效的学习方法、合理的学习训练,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达到学习目标。

  1、高中化学理性学习方法包括有以下几点:

  (1)结构决定性质的学习方法。

  初中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方法是将各物质逐一学习,如H2、CO2、O2、Fe的学习,是从它们与单质、化合物(酸碱盐)反应来串联知识的;高中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是根据物质的探究程序来进行学习的,即:探究物质的组成→分析物质的结构→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验证物质的性质。其核心的学习方法为:结构决定性质。

  结构决定性质的学习方法包含以下:①“原子结构决定化学性质”。具体做法是以元素周期律为指导,抓“位——构——性”的学习线索。②“晶体结构决定物理性质”。即晶体内部质点间的作用力强弱决定晶体熔沸点的高低、硬度、水溶性等。③“胶体结构决定胶体的特性”。即分散质直径在1nm-100nm结构特点的物质具备胶体的三大特性。④“有机物官能团的结构决定有机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即亲水基团、憎水基团对水溶性的影响,官能团的断键、成键机理和官能团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对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2)从个别到一般的学习方法,抓“相似性、递变性、特殊性”等规律学习。

  高中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是从一典型物质的学习,过渡到“一族”或“一类”物质的学习。因“一族”或“一类”物质结构上的相似、递变与差异,决定了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递变与差异。这样的学习方法,既轻松、易学、线索清晰,又在类比、对比、归纳中掌握了新的知识。

  (3)以各种线索建构知识网络。

  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目的,更多的是要解决化学问题。面对众多的题目,如何提取出相关知识去应对、解决,是学习化学必须具备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建构知识体系,便于思考问题时,大脑能及时搜索出有意义的信息解决问题。而知识体系的建构应遵循“知识点→知识网→知识体系”。在理解知识点之后,把知识点进行比较、分类、归纳,形成一个大的知识点的网络,在这以后,每学会一个新的知识点,就把它归入这个知识点网络中去。知识点的联系就会越来越多,每个知识点的含义及所概括的内容也就越丰富,知识点的网络就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就形成了知识体系。

  按照不同的线索,根据不同的角度,形成知识体系,将基础知识通过点线面连成知识网络:以元素周期律为中心形成元素化合物(包括有机物)网络,以化学平衡和电解质溶液等形成化学基本理论体系,以摩尔(物质的量)为中心形成化学定量计算网络,以药品选用和仪器装配形成实验技术体系。以元素化合价为线索,形成物质衍变知识体系。

  (4)以反应规律指导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首先应该解决好的问题,而化学用语最重要的是解决好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问题。初中时,学生喜欢用纯粹的记忆去掌握方程式的书写,这在高中就是不妥的,容易产生高中方程式多、杂、乱的感觉,从而将方程式的书写搞得一团糟。

  按照反应规律指导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重要的学习方法。①以强制弱的规律为指导。在非氧化还原反应中,主要遵循强电解质制弱电解质(有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生成)。②以氧化还原规律为指导。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主要以金属(还原性)活泼顺序、非金属(氧化性)活泼顺序为依据,强氧化(还原)剂制取弱氧化(还原)剂。③以断键成键规律为指导。有机反应断键成键非常清晰、有规律,借助该规律可以很好地理解记忆方程式。

  2、高中化学理性学习中应达成的几项能力

  (1)训练化学思维能力

  初中化学注重定性分析,要求记住现象或结论;而高中化学除了定性分析外,还有定量分析,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什么”。同时,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的化学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

  (2)注重观察能力、实验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化学实验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初高中知识的学习中,对于演示实验,要加强观察能力。对学生实验要学生做到每个实验都能独立完成,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掌握操作要领,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对实验结果要认真的处理和分析,并且多问几个为什么,力所能及的进行一些研究性实验。注重实验,是学习化学成功的基本途径。

  (3)加强自学能力

  刚从初中过来的同学,自学能力相对较差,相差一部分同学用看小说的方法读课本。由于抓不住要领,常常读过后一无所获,进而厌倦看课本。但是,从高中每节课的信息量和文字叙述和特点来看,没有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的提高,要真正登上高中学习的台阶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于高中学生应将知识构建的责任交给学生,要结合教材内容,设置阅读提纲,通过阅读领会教材精髓,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以及构建知识的能力。

  (4)形成审题能力、解题能力

  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同学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一解题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同学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化学学科的课后作业应做到解一道题能起到解决一类题的作用,即在解题中必须寻找解题规律。

  ①审题能力。通过对化学平衡练习题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化学平衡题目应从审状态、审系数、审状况、审分析对象四个角度去理解题意。

  ②搜索知识知识体系、方法体系,确定解题方案,即提取出相关有效解题信息,设计出一条解题途径,制订出解题的方案。

  ③规范、严谨、准确地解题,把解题的思路一步步表达出来。解题结束时,要注意反复检查,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④解题反思。解题完毕之后,要结合已做好的题目联系前后的思路,从中悟出审题规律、解题规律、解题技巧。例如:形成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包括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端假设法、守恒法、关系式法等等)。

  总之,高中化学的学习与初中化学的学习有较大差别,在衔接教学中,应遵循高中化学学习特点,理性地开展学习活动,形成理性的学习方法和有效的学习能力,即可快速地适应初高中的转折,找到高效学习的增长点。

20829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