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体现创新?新的理念,新的形势下,应以创新意识引领教学。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让学生活在当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语文教学如何体现创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语文教学创新设计
精心剪裁 推陈出新
一篇文章有主题,有思路,一堂课也应有它的主题和思路,要做到主题明确,思路清晰,老师对教材必须做到烂熟于心,要熟悉到如出我心,如出我口。《荷花淀》是最值得品味的,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描写战争场面富有诗意,战争中的女人更是可爱无比。如何让学生认真解读文本,挖掘深意呢?我精心计算时间,调整篇目,把《荷花淀》安排在“三・八”妇女节前一天上。又精心剪裁,以(女人之最)“女性最……”的句式,结构课堂。这样设计的目的是:①“女人节话女人”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轻松进入文本;②走进文本。学生要想说出女人们的美好品质,必须深入品味文本,才能分析的有理有据;③说话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整理思维、训练语言表达的过程;④在品味中引导学生挖掘文本意蕴:孙犁着重渲染女性魅力,旨在揭示美好的人性支持了艰苦的抗战,也正是这艰苦的抗战充满了温馨。后来自由命题作文中,有学生以“战火中的永恒”为题,分析《荷花淀》、《木兰辞》等战争题材的作品中美好的人性。
《神奇的极光》,则以“极光是什么”为线索推进课堂。做一个给概念下定义的延伸练习。本设计的设想是:①抓说明文的特征:极光“神奇”在何处;②理出文章的顺序:以时间为顺序结构全文,这也恰是科学进步,人们认识逐步提高,探秘逐步深入,全面准确定义极光的过程;③区分诠释与下定义附带高考知识点给概念下定义;④辐射知识点短句变长句:学生理出的极光特点是一个又一个的单句,需变成长单句。每一种设计都尽可能通过思维训练达到由知识到能力的迁移。
张扬个性 注重体悟
“张扬个性,表现自我”提出来,不是写在书上,挂在嘴上,更重要的是要融进从教者的意识中,引入到课堂中,渗入到学生思维中。不仅新篇目新章节体现这一理念,传统篇目的教学也应渗透。上《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有学生悄悄感慨:“我们也跟别里科夫差不多了”。一语惊醒侃侃而谈的老师。于是,我依然撇开教本,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套子,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这一个个套子的作用,分析它们存在的必要性或者滞后性,并及时点拨:人虽然离不开套子,但不能作茧自缚;人必然进入生活圈子,受规矩约束,但不能落入怪圈。至此,学生才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解读《项链》时,由于它诞生的时代、作者写作目的的局限,有关的一些问题放在今天来理解,有一定的出入,不妨大胆地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比如《项链》中有句话“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教参中评点:“由此可见,10年的辛苦,使她的家庭生活和外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并没有改变她那爱虚荣、慕豪华的性格。”而学生普遍认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玛蒂尔德应该值同情。这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最美妙的回忆,怎么能大加批判呢?这样做,既不拘泥于教材,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应辩能力,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们探索语文的兴趣,不仅语文课好上了,而且学生的能力大大提高,师生间的情感也得到加强。
创新意识培养浅谈
鼓励大胆质疑,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来自于问题。古人云:“学贵须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都起源于质疑。可见,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胆略,是一切优秀人才必备的品质。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产生疑问,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钥匙,这是创新的起步。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
在教学中,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时要着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质疑的基本方法。如:从课题质疑,从标点符号质疑,从中心思想质疑,从语言表达运用质疑,找原因质疑,找依据质疑,抓联系质疑,抓关键句质疑,抓矛盾质疑,寻实质质疑,联想质疑等。例如六年级《穷人》这篇课文中有13处省略号,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把省略号去掉好不好 通过这些司空见惯的事物,培养学生善于从平常事物中发现问题,去质疑现实,从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鼓励标新立异,培养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型的创造性思维形式,发展求异思维对培养创新意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求异,就无所谓创新。习惯于求异思维的人,不迷信旧理论观念,而热衷于探索未知领域,能提出不同凡响的新观点。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较多的是追求学生认识的“标准化”,导致了教师对学生认识发展的整齐划一要求,表现在课堂上,常常是教师的一言一语给学生以模式化的示范或提示,造成了思维定势,严重地抑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妨碍了学生的创新。
因此,克服思维定势,发展求异思维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极力营造思维奔放的宽松环境,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时间,打破“唯我独尊”的思想,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引导他们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维,允许并鼓励学生的认识朝不同方向拓展和延伸,并敢于争议,发表新颖独特的超常、超前、超群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新,标新立异。这样,即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在是非、优劣、曲直上有些分歧,但思维过程、辨析过程就是创新意识萌生、成长、成熟的过程,其积极意义绝不是某一具体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所能代替的。
语文作文教学中体现创新性
一、锻炼小学生写日记和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注重日常积累
小学作文教学虽然令语文教师比较头疼,但并不是没有方法可循的。学生写不好作文的主要原因就是写作基础薄弱,缺乏语文知识以及写作素材的积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出现的关键问题,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在平时学习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日记,将每天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或者自己的一些想法写在日记本上,虽然短短的日记看起来没什么作用,但是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大大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思路。坚持写日记还能够体现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坚持就是胜利。与写日记相配合的是写读书笔记,现在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买一些课外书,这些课外书会增强小学生的视野,拓宽他们的写作思路,语文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平时阅读的时候,把认为优美的句子或者重要的词语记录在本子上,在以后自己写作文的时候可以用来点缀自己的文章,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日常积累是小学生写作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和小学生都要提高重视程度。
二、作文教学要联系日常生活,拓宽学生写作的范围
俗话说,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当中的很多见闻或者事迹都是小学生写作的素材。在生活中注意观察身边的大事小情,是增强小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关键,同时也会培养小学生热爱生活和热爱学习的性格。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必须提高对小学生的技巧指导,开拓他们的写作思路。在课堂上,小学生很容易出现写作厌烦的时候,我会及时地调整教学,采用一些比较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缓解课堂的尴尬气氛。同时,我还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到校园里或者到公园里去转一转,让学生亲自接触到大自然,去观察大自然,去放松紧张压抑的身心,最后就会发现再写作的时候就不会无话可写。作文要创新,首先写作思路要创新,不能只是模仿别人的写法,或者借鉴作文书上的模式。小学生具备较好的可塑性,语文教师要替学生把好关,帮助他们拓展写作思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将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去对待。
三、修改作文要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
每个小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同,他们的作文水平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对小学生的作文进行修改的时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增强技巧的指导,给学生写作提供较好的环境。语文教师给小学生修改作文的时候要注重科学性,不能仅仅是把小学生写作不通顺或者有错误的地方改过来,要让小学生能够明白为什么错了,再以后出现的时候不会再犯错。有的学生可能认为语文教师给修改完就没事了,根本都不会去思考和琢磨。同样,教师给小学生修改作文要有针对性,将小学生写作时常见的问题罗列出来,包括语病、段落布局、写作手法、字迹等问题,在班级中给学生进行整体指导,然后再针对每位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逐一的要求和约束。通过与小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写作的弱点,一定会大大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当写作水平提高了以后,小学生就会在写作时更加得心应手,也就会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写出语句优美、句意连贯、主题鲜明的作文。
相关文章:
1.小学语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2.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教育
3.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心得
4.教学创新的心得体会
5.语文教学方法有哪几种?
上一篇:如何解决小学语文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