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灯榜文库!投稿QQ:511112889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知识和世故不同,真有学问的人往往是很天真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1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时间:1894——1895年

1,背景: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导火索: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

2,开始标志:丰岛海战:1894年7月25日,日军突然袭击中国运兵船

结束标志: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主要战役

①平壤战役:左宝贵力战身亡。叶志超仓皇出逃。

②黄海海战:邓世昌壮烈殉国。

③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孤军迎敌,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2万多人)。

④威海卫战役: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结果:签订《马关条约》(1895)

①割地: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②赔款:2亿两白银;

③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适应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输出资本的迫切需要)

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5、“瓜分”中国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事件(英法俄-----日)

①三国:沙俄、法国、德国 ②代价:赎辽费—清政府赔偿日本3000万两白银

③影响: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2)“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1899年)

①提出者:美国②主要内容:承认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和它们已经取得的特权,同时要求列强开放在华的租借地以及势力范围,使美国享有均等的利益和机会。

③评价(实质):反映出美国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在侵略政策上的矛盾。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2

第6课 戊戌变法 时间:1898年6月-9月

(时代背景: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1、代表人物: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或资产阶级改良派)

2、揭开序幕: 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3、运动的发展:①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的观点,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是中国西学之第一人,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

②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4、运动的高潮: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①变法开始的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②内容:经济:发展农工商业。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政治: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废除无用的官职。文化教育:创办报刊,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③作用: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④失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杀害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谭嗣同就义前,留下一首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5、失败原因:①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 ②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力量强大;③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

6、性质: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3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时间:1900-1901

1、义和团运动

①兴起: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发展而来。 ②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③口号:“扶清灭洋”④失败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⑤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时间:1900.6.10—1901.9.7

②成员:英、美、俄、日、法、德、意、奥2000多人

③统帅:西摩尔(英国)→瓦德西(德国)

④主要战役:廊坊阻击战,天津保卫战直隶提督聂世成壮烈殉国

3、《辛丑条约》的签订

①签字双方:八国+西、比、荷共11国

②主要内容

【经济上】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 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由帝国主义控制,作为偿付赔款之用。【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班列六部之前”。

③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地位】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4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⑴1894年11月,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织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⑵1895年,孙中山联络陆皓东发动广州起义,结果失败,孙中山断发改装,流亡海外。

2、中国同盟会:1905年8月;日本东京

(1)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创立民国(民权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国),平均地权(民生主义:改革土地制度)

(2)机关刊物:《民报》

(3)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意义: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发展

3、三民主义

⑴创立者:孙中山

⑵三民主义内容:民族(前提)、民权(核心)、民生(发展)

⑶意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5

第9课 辛亥革命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澧起义:刘道一、蔡绍南;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安庆起义时间:徐锡麟,秋瑾

3、广西起义:孙中山、黄兴;

4、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孙中山、黄兴、赵声。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意义:起义虽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二、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辛亥革命的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三、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①终结封建帝制②创建资产阶级共和制③引发社会生活巨变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 2020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总结

★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梳理

★ 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优质总结

★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汇总(两份资料)

★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与复习方法

19129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