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灯榜文库!投稿QQ:511112889

以兴趣点基础教小学数学

无敌客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怎样才能教好小朋友的数学呢?小编再三思考,我们要以小朋友的兴趣点为出发点,总结出属于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这样才可以把成绩提高,学的更轻松有趣,才能使自己进入到数学的广阔天空中。

  一、要有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只要有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去做,就会想方设法把它做好。学习的乐趣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同学,为了弄清一个数学概念长时间埋头阅读和思考;为了解答一道数学习题而废寝忘食。这首先是因为他们对数学学习和研究感兴趣,很难想象,对数学毫无兴趣,见了数学题就头痛的人能够学好数学,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首先要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数学被称为科学的皇后,它是学习科学知识和应用科学知识必的工具。可以说,没有数学,也就不可能学好其他学科;其次必须有钻研的精神,有非学好不可的韧劲,在深入钻研的过程中,就可以领略到数学的奥妙,体会到学习数学获取成功的喜悦。长久下去,自然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激发出学好数学的高度自觉性和积极性。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要学好数学,还要注意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首先,要明确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老师和父母。因此,上课要专心、积极思考并勇于发言。其次,回家后要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地把当天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再把明天要学的内容做一下预习,这样,学起来会轻松,理解得更加深刻些。

  三、上课前要预习即将学习的新知

  当前,有些学生没有注意养成预习的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学习,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

  课前预习可以使我们由被动接受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学习,帮助你成功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现在大多数学生学习是被动接受式学习,即课前不翻课本,不了解新知点滴,凭课上有限的时间听老师讲解来达到完全理解和掌握新数学知识,其效果不可能十分理想。这样做不仅其知识难以切入到一定的深度,而且其知识外延也难以拓展到应有的广度。所以我们最好都要在课前进行必要的新知预习。

  预习新知时,可先通读课堂主题全部,再仔细研究内容例题,争取达到弄懂例题反映的知识类型、知识类型需要的基础知识,例题体现的概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解题规律;如果搞不懂,就要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有条件的话,请教他人把问题解决;或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堂,在积极参与老师教学引导的课堂学习、理解活动中使问题得以解决。而对于在预习中已经明白的内容可通过听讲来 比较一下自己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切入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看谁的切入更巧妙、理解更到位,以便在以后的预习中进行适当的调节。

  四、上课时要主动、灵活的思考问题。

  1、培养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能积极动脑思考,就不能学好数学。在课堂学习、课后辅导及完成作业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使学生尽量自己解决,而不依赖他人。在课堂上,如果学生“人在曹营心在汉”,不可能学习好,课堂教学任务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上课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全神贯注学习的习惯;课外学习时,也要帮助学生克服边学习边玩,边学习边吃东西等不良习惯。

  2、培养多动脑,勤动手的习惯。

  小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掌握概念的过程一般以认识具体实物为起点,先形成表象,然后抽象概括得到概念。针对学生这一思维的特点,在学习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遇事问个为什么,更要把得到的结论记录下来动手演练,进行验证,在实践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规律和乐趣,这样长持以久,“勤思勤动”的习惯就会在“乐趣”中逐步形成。

  3、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疑难是正常现象,有的学生善于质疑问难,能请教老师或他人,有的学生则遇到疑难不吱声,怕别人笑话,这是不良习惯。解决疑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许多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的。学习中,要多创设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

  主动思考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透彻理解,而且能够沟通新知与旧知的联系,也能为继续深入的学习创立良好的基础。主动思考就是在明确条件问题的前提下不仅思考主要问题,也思考与之相关联的相邻问题。灵活思考就是在解决一个问题时,不是只想到一种方法;而是积极地寻求另外的方法,甚至把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所有方法都想到,然后从中选取最为简捷的方法解决问题。经过长期这样的锻炼,你就形成了敏捷的思考速度和较强的思维组织应变能力,你也就具备了“举一反三”的能力。

  平时坚持主动、灵活地思考问题,不仅节省了做题时间,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主动思考是灵活思考的基础,灵活思考是主动思考的发展结果。同学们平时要养成乐于思考的习惯,灵活的思考能力不是一侃而僦的,是要经过长期锻炼才能形成的。

  五、要善于发现规律。

  规律性措施,是指在对某一知识理解,熟知之后,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利用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不用深思维就能快捷识别和掌握做此类题的方法即所谓熟能生巧的那些巧方法。例如:学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需要确定单位“1”,而“是”“占”相当于“比”等字后面的事物通常都是单位“1”,那么利用“是”“占”“比”等字寻找单位“1”就比较快捷。此类应用题还有一个规律,即单位“1”是已知的就是乘法题,单位“1”是未知的就是除法题,利用寻找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来确定乘除法也比较简便快捷。

  六、课后要反思总结。要学会概括和积累。及时总结解题规律,特别是积累一些经典和特殊的题目。这样既可以学得轻松,又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课后反思总结实际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复习。通过课后反思总结,不仅回顾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而且能够将学过的知识“纵成串、横成线,织成网络连一片”。

  怎样反思总结呢?一个章节的新知学过之后,我们可以合上课本,用自己的思路把学过的内容在脑子里按顺序细细地“过滤”一遍:本章有几节?每节是什么内容?每个内容分哪几部分?每一部分的知识重点有几个?概念有哪些?规律要点是什么?哪个地方易出错、什么地方出过错?出错原因是啥?答题时需要注意什么?每一方面都分析整理出来,并且看是否都理解清楚。也可以把学过的数学知识按照:章节主题(树干)、内容重点(枝条)、概念要点、方法规律(树叶)、容易出错需要注意的问题(花、果)的层次整理成形象的“知识树”,贴到你经常可以看到的墙上。一有时间就从树根复习到树叶。如果做到了这样的反思总结,并且学完一个章节也能及时地再复习前面整理复习过的每一个章节,可以说你已经系统的掌握了学过的数学知识。既然你已经系统的掌握了学过的所有数学知识,又挖掘了知识的、拓展了知识的外延,还养成了主动、灵活思考问题的能力,你也就能够有把握地预测你未来的理想数学成绩啦。

18561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