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地理知识相互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一个复杂的地理问题往往是由许多简单的地理问题组合而成的,根据地理知识认知的一般规律,把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一些复杂的问题先分解成若干与之紧密联系的简单问题,按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逐个进行学习、并讲清它们相互间的联系,再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归纳、综合、最终得出结论。这就是“分解——综合”学习法。运用分解——综合法,其一般学习过程与运用其它方法进行学习没有本质上的差异,所不同的只是在于如何对地理知识进行分解,如何进行综合。
地理知识的分解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的分解,应因教材内容的不同而不同,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基本方法。
(1)顺序排列,文字分解对于教材中某些抽象复杂,难以解释说明的现象,或某项内部包含环节较多,综合性较强,知识面牵连较广的事物,依据其内在规律,将其起始因素,中间过程,最后结论或其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和方面,一个一个地按其内在联系的顺序,用文字形式细细排列讲解。其好处是降坡削坎,铺路搭桥,学生易于理解吸收。如进行分解“大气运动”一节,可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起,按照顺序用几组文字,从热量分布,大气密度、气压、气压梯度、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概念入手进行分解,把大气运动的原因,大气从垂直运动到水平运动的完整过程细细排列出来: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各地受热多少不均→近地面大气受热膨胀上升或冷却收缩下沉→产生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大气密度不同→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低不同→出现水平气压梯度→产生水平梯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大气由高压水平流向低压形成风……这样一来,对有关概念就认识清楚了,对大气从垂直运动到水平运动的全过程就有了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学习掌握更为复杂的大气环流现象就容易得多。这以后学习南北半球三圈环流的形成,教师只需对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的成因稍加解释,学生基本上能通过自学看书,将高低空六种气流方向准确无误地叙述出来。这样处理,符合学生逻辑思维趋势,所以他们听得懂,记得牢,表达得清楚明白。最后再回到开头所提出的问题上,进行归纳综合。这样,既传授了知识、又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起到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同步进行的教学效果。使原来纠缠不清的问题变得条理分明。
(2)摹拟演示,简图分解地理课堂学习中的板图演示是很重要的方法,它能帮助学生简明地抓住要点,掌握核心,发现规律,得到启迪。简图分解有助于我们从诸多联系紧密的因素中抓住本质,摸清规律,是一种值得经常运用的较好方法。
(3)归纳比较,列表分解列表分解和文字分解形式不同,但实质一样。文字分解适用于认识和理解系统性较强、环节或过程跳跃性较大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列表分解则一般用于包含有较多平行或并列的内容,难以理清头绪,分清异同的问题,它的优点是简明扼要,令人一目了然。
上一篇:中小学生篮球课该怎么上
下一篇:春节七天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