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一些例解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语文试卷,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了甲、乙两套试卷,分省命制了15套试卷,共17套试卷。试卷体例和结构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除上海、福建外,一般都采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卷合成的形式,各卷中的板块安排也与教育部考试中心近年高考试卷基本一致,结构上的认同感较强。2.设题数量在2l~25道题之间。3.选择题的分值大多在30分~40分之间,少的仅15分(上海),多的高达46分(浙江、天津),反映出语文界对选择题的功能、作用存在不同认识。
由于今年分省命题的省份比较多,所以,考试内容上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尤其是文言文阅读能力测试。文言文考查已不再局限于从二十四史中取材。三分之一以上的试卷开始以古代书序、单篇散文、先秦典籍等作为考查文本,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取材较为多样化。今年17套试卷文言文试题的题型和赋分,可分为五种:一、4道单选题(12分)+1道翻译题(8~9分);二、3道单选题(9分)+1道翻译题(10分);三、4道单选题(12分)+1道断句题(2~4分)+l道翻译题(6~8分)(辽宁省、广东省、福建省);四、5道单选题(15分)+1道断句题(5分)(北京市);五、2道单选题(5分)+8道主观题(填空、简答、翻译,共24分)(上海市)。
xx年,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将实施高中课改后的首轮高考,文言文阅读能力测试或许会有一定的变化,但是多数省市在未来几年内,可能还将维持目前的格局。这种格局是新世纪以来文言文阅读测试研究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此,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1)1999年是一个分水岭,文言文阅读能力测试由8道题20分减为6道题18分,这种格局延续了3年;(2)xx年文言文阅读能力测试出现了5道选择题(15分)+1道翻译题(5分)的格局,延续了2年;(3)xx年文言文阅读能力测试(全国卷)又变为4道单选题(12分)+l道翻译题(8分);(4)xx年文言文阅读能力测试(全国卷)又变为3道单选题(9分)+l道翻译题(10分),xx年全国卷亦如此。
高考文言文阅读能力测试走过的路程使我想到十几年前教育部考试中心《大学入学考试与中学教学关系研究》课题组在报告中的一段话:这里还想着重说明的是,从1990年开始的最近十多年的全国高考试卷,文言文阅读均被安排在分卷编排的第1卷即“四选一”的选择题型中,这种状况是高考工作各个环节中诸多因素共同制约的结果。不过我们认为,随着今后情况不断的变化,这种编排方式未见得是长此以往而一成不变的,完全有可能在适宜的条件下改变选择题的题型而增大主观题的比重。因此,加强考生完成试题时直接表述的动手能力,应当是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与训练中的一个不可懈怠的长期任务。这种命题思想已经应验在多套高考语文试卷中。
文言文测试中的主观题包括翻译,断句和简答,本文重点谈翻译。将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是检测考生是否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有效手段,它虽然侧重古汉语语言形式的考查,但由于同时也涉及内容,因而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一种综合性的考查手段。
从考查的特点和目的出发,高考中的文言文翻译总是要求以直译为主,意译只能是一种次要的方式。这里说的直译,是指将原文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之中,包括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和所采用的表达方式。而意译,则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甚至可以采用和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高考固然要求考生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文言材料的内容,但更要求考生能从微观上理解文言文字词句式等语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与现代汉语的差别。因此,各省市的文言文翻译试题都要求采用直译的方式,但遇到难以直译或直译后表达不出原文意蕴时,也可酌情采用意译。
高考文言文翻译也讲究的是信、达、雅。所谓信,指的是准确无误,忠于原文,不随意增删内容和改变风格;所谓达,指的是译文语句通顺,语意明确,行文规范;所谓雅,指的是文句流畅,鲜明生动,具有文采。对考生来说,信和达是主要的、基本的要求,雅是较高的要求。
目前高考中的文言文翻译多是从前面阅读材料中选几个句子进行翻译,因此翻译的第一个步骤就是通读文言阅读材料,并借助选择题的选项整体把握文意,为翻译局部的语句打好基础,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第二步,按照词序,逐词落实,进行一句句对译。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第三步,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要想在翻译时做到信、达、雅,还要掌握一些具体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概括为“留、补、换、删、调、贯”六个字。
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古代国名、朝代名、年号、人名、地名、官名、政区名,以及器物、度量,典章制度等专名之称。这些词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
例如: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句中“人”“我”“北门”就可以保留不译。
补1.文言文中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已变成复音的要补成复音词。
如:奚足以语文事?——哪里够得上谈论文章的事情?(xx年湖南卷)
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要误合单音词。例如上例中的“语文”,就不能当作现代汉语中“语文课”的“语文”,在例句中它是两个词,“语”是谈论,“文”是文章。
2.文言文中与今已有差距的简练说法,要参照文中语句的含义作适当的补充。
如:焚百家之言。
不宜把“言”译为“话”,而应译为“记载言论的著作”。
又如: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这里的“言”不是“说”,而应译为“用文字表述、记载”。
3.一些铺叙繁笔,可凝缩简述。
如:席卷天下、囊括四海、包举宇内、并吞八荒。
可缩译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page]
4.遇到文言中的省略之处,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省略的内容。
如:“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力开其资财之道也。”(xx年安徽卷)
其中“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省略了主语“君王”,翻译时需补出来:“不是(君王)能亲自耕种使他们有饭吃,亲自织布使他们有衣穿”。
又如:“累有相示,别领收贮,然未一披。”(xx年上海卷)
这里有多处省略,翻译时宜补出来:(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我)没有读过(这些文章)。
换文言中有不少用语,现代虽然还用,但已不是古代的意思,翻译时都应换用与之相应的现代说法。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译为地位低,见识浅),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译为旧事,前例)。
xx年全国卷中要求翻译这样的句子:“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在几个郡待过,遇见会引发贪欲的事,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心性,妻子儿女挨饥受冻,如同极贫穷的人。)其中“妻子”译为“妻子和儿女”是一个重要的给分点。
对通假字,要按本意去翻译。
例如: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旋畔。(xx年江西卷)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于是想到我对书(的痴迷),确实与刘伶对酒(的痴迷)没有什么区别,正担心刚刚发誓却又随即违背。句中“畔”就是一个通假字,通“叛”,这里译为“违背”。
删文言中有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没有和它相当的词,或者没有必要译出,勉强翻译反而不顺,对这样的虚词就可以删去不译。例如句首的发语词、句中的语助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的助词等虚词,均可略去不译。
调近年来高考文言文翻译十分重视古汉语特有句式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的考查,翻译这些语言考查点时,都要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要求调整过来。
1.词类活用知识考查
(1)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xx年全国卷)
“欲”,要注意其处于“见”的宾语的位置上,活用为名词,译为“贪欲之事”。
(2)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xx年湖南卷)
但它的弊病常常(在)词藻华丽缺少实际内容。
寡实(寡,形容词用作动词,缺少;实,形容词用作名词,实际内容)
(3)夫食为民天,民非食而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xx年湖北卷)
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的就无法生存了。三天不吃粮食,父亲和儿子就不能保全。
“粒”应该作动词解,为吃饭、吃粮食之意。
(4)光武难其守。(xx年天津卷)
光武认为防守河内很难。
难,意动用法,认为……很难。
(5)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xx年天津卷)
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降,使动用法,让……投降。
2.古汉语特有句式的考查
(1)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xx年全国卷)
季布更加闻名的原因,是因为曹丘传播了它呀。
用“者……也”为标志的因果关系的判断句,这个句式特点要译出来。
(2)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xx年浙江卷)
我被小虫咬得难受,(你)赶快起来拿蜡烛来照照!
用“为……所”作标志的被动句,其他语言标志的以及无标志的被动句,在翻译时都要给予注意。
(3)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xx年全国卷)
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未之有”,宾语前置,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用法,依“未有之”的顺序来译。这是文言文高考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倒装句,还有一些其他的类型,复习时都要给予注意。
贯文言文翻译时,还会遇到一些修辞现象、委婉说法、用典用事,翻译时要灵活处理,以使译文明白、贯通。
(1)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xx年湖北卷)
在朝廷当官,不知道有战场上的危急。
“庙堂”在这里代指朝廷。《岳阳楼记》中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xx年四川卷)
我这个人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
“万钟”,指高官厚禄,《鱼我所欲也》中有“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中学课本,《过秦论》)
如果硬译为“一个男子犯上作乱,七座庙都被毁坏了”,就与文意大相径庭。“一夫作难”是用典,译为陈涉起义即可;“七庙”是借代,代指整个秦王朝。
总之,类似这种语言现象,诸如:藩篱(边防)、布衣(平民)、三尺(法律)、会猎(会战)、更衣(上厕所)、山陵崩(死)、填沟壑(消灭)、金城千里(钢铁般城防),如果照直译出,反而不顺,甚至与原意不符。这时就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灵活翻译,以使译文前后衔接,上下贯通。
下一篇:备战高考复习高考文综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