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灯榜文库!投稿QQ:511112889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精品5篇)

无敌客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精品5篇)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精品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篇1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

(3)声间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3.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

4.噪声的控制:

(1)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来讲,噪声是物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讲,凡是防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等级: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生活、影响工作;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3)噪声的控制:噪声的控制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声源处减弱;二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从人耳处减弱。

5.回声:

(1)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回声。

(2)回声的特点:回声与原声混合,不能区别,原声没有被消弱。

(3)回声的应用:回声测距(S=Vt/2)、回声定位(两声源发声时间间隔大于0.1s,人耳能分辨出两个声音)、回声在音乐、教育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录音、配音、教师远程教育等)。

6.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时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是由发声体振动时振幅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7.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1)音调的高低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频率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有关,不同的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一般不同。

8.频率与响度:

(1)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9.防治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第二章光现象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约为3X10__8m/s,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4.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同种均匀介质。

5.光的反射:

(1)反射现象:光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上,一部分光线返回原介质中,称为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6.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1)漫反射: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2)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射向同一方向,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7.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虚像。

(2)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光的反射。

(3)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确定像的位置、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8.凸面镜和凹面镜:

(1)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视野。应用:汽车的后视镜。

(2)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应用:太阳灶、凹面镜扩光。

9.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光在不同介质中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篇2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透镜及其应用

1.透镜:透明物质制成,形状相似,中间厚,边缘薄。

2.透镜对光的折射规律:

(1)光由空气斜射入不同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其他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光垂直于镜面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3)光的折射现象,光路是可逆的。

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4.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5.透镜焦距的定义: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6.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应用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

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

倒立放大虚像放大镜

7.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8.实际应用

(1)远视眼、近视眼的矫正

远视眼(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凸透镜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成了倒立缩小的实像

近视眼(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凹透镜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成了倒立放大的实像

(2)幻灯机、投影仪、电影机、放大镜

原理:$f

第二章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

(1)“三线共面”;

(2)“两线分居”;

(3)“两角相等”。

2.光的反射分类:

(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平行入射,反射光线平行射出。

(2)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入,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5.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6.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7.平面镜应用

(1)成像;

(2)改变光路。

8.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9.凸面镜的应用:汽车的后视镜,路口拐弯处的反光镜。

10.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散为各种颜色的光,这一现象叫光的色散。

11.混合光分散为单色光的过程叫色散。

12.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13.油的凝固点低于0°C,水的凝固点高于0°C。

第三章质量和密度

1.质量:

(1)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4)测量工具:天平、磅秤、杆秤、台秤、电子磅。

(5)正确使用天平:水平台上放天平;左物右码轻轻放;加减砝码从大到小调;砝码归零游码零;横梁平衡测物体;左盘砝码右盘物;砝码不能手接触;指针中间线摆动;加砝码时后再拨游码;左物右码读数行;砝码质量加游码。

2.密度的概念: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3.密度的定义式:$/rho=/frac{m}{V}$

4.密度的单位:千克/立方米(kg/m^{3});常用单位:克/立方厘米(g/cm^{3})。

5.测量物质的密度:

(1)密度计算公式:$/rho=/frac{m}{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篇3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体的颜色

1.天然存在的色光被称为白光。

2.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光的颜色决定的。

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光的颜色决定的。

4.白色能反射各种色光,黑色能吸收各种色光。

5.物体无色透明,透过它的色光为该色光的颜色。

6.物体无色不透明,能吸收所有色光。

第二章温度计

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常用的温度计有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和寒暑表。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2)使用前认清温度计最小刻度值,以便确定能准确读数的范围。

(3)使用时应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壁。

(4)测量后视线要与温度计的刻度相垂直。

(5)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时不能进行反转。

第三章物质的属性

1.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固体又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3.常见的晶体有:海波、食盐、固态酒精、各种金属等。

4.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非晶态铜、沥青等。

5.温度、质量、体积三个物理量是物体最基本的属性。

6.密度的概念: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7.密度的公式:$/rho=/frac{m}{V}$。

8.密度的单位:千克/立方米,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9.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第四章光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为3/textnormal{×}10/textsuperscript{8}米/秒,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textnormal{×}10/textsuperscript{8}米/秒。

4.光年是长度单位,是指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

5.光照射到物体表面被吸收一部分,反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光线被地面反射出去。

6.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7.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8.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虚像。

9.平面镜应用:成像、改变光路。

10.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11.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篇4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温度计: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温度计一般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摄氏温度: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4.体温计:体温计跟普通温度计相比,有一下特点:

(1)测量范围小,量程小;

(2)最小刻度细且量程小;

(3)构造特殊: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做得凸起一些。

5.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6.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7.晶体和非晶体的不同点: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8.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9.液化方法:降温和加压。

10.升华和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11.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2.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时液体表面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1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快慢和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有关。

14.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15.固体分两种: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16.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17.液体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18.吸热的物体把所含的热量降低,放热的物体把所含的热量升高,这就是比热容的定义。

19.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吸放热的多少、质量、体积的大小都没有关系。

20.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后,如果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篇5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有:

1.物质的形态变化:温度、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2.熔化和凝固: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液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3.汽化及汽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吸热。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4.液化及液化放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5.升华和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放热。

10167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