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灯榜文库!投稿QQ:511112889

为什么会有择校热

无敌客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现在择校是个很热门的话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下面小编就同大家聊聊关于为什么会有择校热,希望有所帮助!

  全会报告把“深化教育改革,着力民办初中‘择校热’、中小学生校外培训乱象”作为全面推进“改革攻坚行动”的一项任务,以此回应老百姓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的关切。

  为何会“热”?

  杭州小升初“择校热”的焦点主要在“国有民办”初中学校。2000年前后,杭州实施初高中分离,重点高中的初中部逐步分离出去,采取了“国有民办”的体制,通过收费机制抵制各种各样的“关系择校”,在当时,这为扩大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为杭州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为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作出了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沿袭下来的“国有民办初中”,实际上成了变相的“公办学校”,但又可以参照民办收费、允许择校的“重点初中”。这样下来,“国有民办教育”实际上是游离在“法规”之外的特殊教育形态。

  《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法律规定了孩子“就近入学”的原则,虽然其中的“近”没有明确规定,具体计算也非常困难,但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择校则是明确的。“国有民办”的名称不仅自相矛盾,所谓“民办”名不副实,学校的硬件设施大部分是政府性投资,大部分老师也是占用公办事业编制,但他却享受着“民办”的优惠政策,可以不执行“就近入学”,具有一定的自主招生权,可以通过原有“重点初中”的先天优势,跨区域选择优秀生源。这种倾向性地择优自主招生,市区小学的优秀生源几乎被几家“国有民办初中”瓜分殆尽,进而拥有较高的中考升学率,形成广告效应,造成“择校热”。当然,我们也不可否认,这些学校在管理、教学方面的严谨与负责,老师们为之付出的心血与汗水也是与众不同的。

  小升初优质生源的过度集聚,直接导致多数公办初中教学质量“公信力”的消解,直接导致小升初“择校热”的加剧,读民办小学升民办初中,读了民办初中才能考一流高中,读一流高中才能考入一流大学,杭州读“名校”的竞争已经延伸到了小学阶段。又因为小升初不允许考试,这类学校为了达到自主招生“择优”的目的,只能凭借社会上五花八门的培训机构提供优秀生源名单及各种竞赛成绩,又直接导致校外培训的火热与混乱。上述叠加的“竞争”,导致家有小升初学生的广大家长的“焦虑”,也带来人们对义务教育不均衡的不满。

  公办初中为何“热”不起来?

  十多年以来,杭州市通过制度性规定,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公建配套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交付的原则,加快义务教育配套学校建设,为户籍人口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杭州通过名校集团化的发展模式,努力“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把名校办到百姓家门口,满足老百姓对教育的新需求。特别是近年来,实施新名校集团化战略,学校建设与发展已从单向帮扶走到共建共享,大大缩短了新学校走向成熟需要的时间,大大缓解了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使更多的人能就近享受更好的教育。但是,为什么老百姓的教育焦虑依然难以缓解呢?

  有人做过测算统计,杭州主城区每年大约有25000名左右的初中毕业生,原前八所省一级重高大约能招收4500多人,也就是升入一级重高的比例大约是20%上下。城区小升初时,通过自主招生或参加电脑派位能够读“国有民办初中”为主体的民办学校的学生也约为4500多人。从生源结构分析,小升初时段大部分优秀生源都已被“择校”录取。尽管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三年初中的学习成绩会重新“洗牌”,但是,从理论上推断,省一级重高的招生名额已经做了事实上的“第一次配置”,三年后其他公办初中可以考取一级重高的学生,“机会”已大大减少。当然,这里绝不是为中考质量不佳的公办学校与老师寻找借口,推脱责任。

  当下,社会对公办和国有民办初中的评价,以最后能升入省一级重点高中的人数为参照系,人们只认结果,不问缘由,这就更进一步增强了大家选择“国有民办初中”的焦虑。这样一种状况,对公办初中是不公平、不客观的,对“国有民办初中”学校老师形成的“升学压力”也是巨大的。

  谁带动了校外培训的“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需求的增长和市场力量的推动,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曾经对家庭教育支出做过调查。调查显示,一个学年全国学前和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的支出约为19042.6亿元,总量相当于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60%。调查还显示,中小学学生校外培训参与率为47.2%,人均费用约为5616元,一个家庭大部分校外支出都投到了校外培训上面。

  坦诚地讲,有益地校外特长性、兴趣性培训,是有助于孩子个性发展的,适度地补差性培训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当教育关注学生个性特长、全面发展的时候,人们对校外培训的需求,也会从为了应赛择校转变为展示个性特长,这才应该是校外培训机构的“初心”所在。而当下因为有为读“名校”的庞大“市场需求”,便出现良莠不齐的校外培训,加之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不到位,整顿的呼声也就越来越强烈了。

  尽管教育行政部门对一些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测试、考级不断“叫停”,但“应赛教育”总是花样翻新,死灰复燃。人们为什么要追逐各种各样的“杯赛”?因为优秀的“杯赛”成绩是“择校”的“通行证”,让那些“国有民办”的学校借助不用组织的考试可以招到优秀的生源。毋庸置疑,民办的择校热,带动了培训市场的火热,家长出于无奈,从小学低年级段就开始,为初中“择校”助跑。因此,要想减少“校外培训”对教育秩序的干扰,缓解家长的焦虑,就要降低热门学校自主招生“掐尖”的比例,更多地给公民办学校创造公平竞争的基础条件。

  如何为“择校热”求解?

  缓解“择校热”,首先要厘清法理关系,实施依法治教。《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而《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有自主招生权。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矛盾,确实给教育主管部门带来决策的难题。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学校有自主招生的权利,如果硬性限定民办学校的自主招生比例,会有涉嫌侵犯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问题。“公办”与“民办”本应有明晰性的界定,“公办”归公办,“民办”归民办,考虑到杭州“国有民办”学校的特殊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动态性地调控“国有民办”学校自主招生的比例、动态性地调控公办初中报送省一级重高人数的比例,为公民办学校创造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就目前而言,当国有民办初中招生“热”、公办初中招生“冷”的时候,应当采取降低“国有民办”自主招生比例、提高公办初中报送省一级重高人数比例的办法。

  其次要有效治理校外培训,切断“培训成绩”与“择校”之间的利益链条。法律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平等入学权利作出要求,规定不举办任何形式的入学或升学考试,不以各类竞赛、考级、奖励证书作为学生入学或升学的依据;不得提前招生、提前录取;不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择校的生源竞争,是导致家长焦虑、学生辛苦的主要原因,源源不断的“减负令”背后,总是各种校外培训的繁盛与红火。政府应当严格培训机构的准入门槛,切断培训机构与热门学校之间的生源输送关系,严禁将各类竞赛、考级、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依据,规范公民办学校的招生规则,促进公民办学校之间生源的公平竞争,持续不断地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第三要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真正做到依法办学。如果一所热门的学校自主招生比例控制在5%以内,是可以达到选拔个别特长生的目的,但扩大到了40%以上那就不是招“特长生”了,而是以招特长生的名义变相的去“掐尖”,就会扰乱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公平竞争,加剧校外培训的竞争,强化家长对择校的焦虑。解决了招生的相对公平问题,还要稳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改变学校“唯分数”评价学生、政府“唯升学率”评价学校的片面做法。强化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提高课堂教学质效,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真正减少简单重复、低水平的作业强化,为学生“减负”,给教师“增负”,让学生的作业少而精、精而准、准而管用,优化课堂教学、优化作业布置、优化课后服务,每一所学校都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教育公平发展的主阵地的职能。

  第四要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助推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我们今天的教育已经被简化成了一条升学的直线,所有的过程只为那个最后的结果而存在。教育发展的理想状态应该是构建一种低竞争、低控制、低评价的教育形态,按照“整体裁军”的思路,把考试竞争的强度和烈度降下来,减缓全社会的教育焦虑,营造有利于减负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大环境。新闻舆论再不要跟风炒作所谓的“状元”,还学校、校长、老师一个宁静的校园,让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校长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让老师一心一意投入教育教学,唤醒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构筑每一个学生的自我激励系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天赋。

  总之,为“择校热”降温,不是公民办学校的“你死我活”,不是对公民办学校的厚此薄彼、顾此失彼,我们必须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一定要摒弃“零和思维”。择校竞争很复杂,可能是历史形成的原因,也会是发展过程中阶段性问题,不是简单的一个药方可以“治愈”,公民办之间不是“彼之所得必为我之所失、得失相加只能得零”的关系,我们要有多元解决机制,追求并达成公民办学校的协调发展。二是一定要有“办好每一所学校”的决心与行动。我们推进杭州世界名城的建设,需要一流的国际学校,也需要为出类拔萃者设置的“高品质学校”,更要经常性地反思我们的每一所学校是不是能让家长们满意,真正办好每一所学校。

9564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