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灯榜文库!投稿QQ:511112889

小学语文怎样进行外貌描写

无敌客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通过外貌描写能体现人物的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人物在特定环境,特定时期的内心情绪和心理活动。那么小学语文如何进行外貌描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如何进行外貌描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小学语文如何进行外貌描写

  1、白描式描写。

  就是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的词藻,而以简练单纯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来。这种描写方法的运用,可以给读者一个简单而明快的印象。如《藤野先生》中写藤野的“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糊”,冬天穿旧外套。抓住特征,几笔勾勒,就活画出了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2、漫画式描写。

  在人物描写中需要强调人物外貌的某一特征,可以采用夸张的手法。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人的外貌就是漫画式描写。如鲁迅笔下的阿Q:“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这虽然也在他身上,而看阿Q的意思,倒也似乎以为不足贵的,因为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鲁迅先生抓住阿Q外形上最引人注目的、最富幽默色彩的特征――头上的癞疮疤,以诙谐的语言进行了夸张的描写。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幽默的漫画。

  3、工笔式描写。

  工笔描写指对人物多用笔墨作细致入微的刻画。犹如电影中的人物定格特写或绘画中的工笔肖像画,人物的外貌特征、服饰、穿戴以及细微的表情,都能让读者看得清清楚楚,留下深刻印象。如刘绍棠《榆钱饭》中:“丫姑野性,胆子比人的个儿还大:她把黑油油的大辫子七缠八绕地盘在脖子上,雪白的牙齿咬着辫梢儿,光着脚丫,双手合抱比她的腰还粗的树身,哧溜溜,一直爬到树梢,岔开腿骑在树岔上。”这段文字用工笔细描法,把一个“野性”“胆大”饥不择食的“丫姑”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出来。对人物的外貌作了细致入微的描绘,使人过目难忘。

  4、间接式描写。

  就是作者不直接写出人物的外貌特征,而是通过写周围人物的反应来表现特定人物的外貌。此法含蓄隽永,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如《陌上桑》描绘罗敷出众的美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行者”见到罗敷放下担子摸着胡子,身心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少年”见到罗敷脱下帽子,只戴纱巾,希望引起姑娘的注意。和罗敷邻里的“耕者”,他们该不是第一次见到罗敷吧,可也因观看罗敷而常常停下活计导致贻误了工时。这几句,没有一词半句直接描绘罗敷的容貌。我们甚至无从知道罗敷是高还是矮,是苗条还是丰满,可我们就是觉得她很美。间接描写十分含蓄,平添了无穷的神韵和魅力。

  5、用修辞刻画。

  运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手法描写外貌。

  例:

  (1)她脸上的笑容像孔雀开屏一样灿烂绚丽。(比喻)

  (2)他长得胸阔膀又宽,论劲头,能气死一头牛。(夸张)

  (3)他的一对耳朵啊,活像两片神气活现地撑开着的河蚌壳儿!(比喻、夸张)

  (4)两只突出肥大的耳朵守卫在脑袋的两旁,像两扇屏风似的。(拟人、比喻)

  小学语文外貌描写教学

  一、抓人物特点

  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描写外貌就要“以形传神”地把人物的特点反映出来,决不能为写外貌而写外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定外貌,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自己的内心状态。如六年级上册第17课《少年闰土》一文中这样写闰土:“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心愿,用圈子将他套住了。”读了这段话,闰土这个在海边长大的农村少年形象就跃然纸上了。作者仅仅抓住闰土的脸、头上、颈上的装饰就把海边生长的特点―紫色,绍兴人的风俗―小毡帽,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注意人物身份

  人物身份不同,衣着打扮自然也不同。如第11册15课《金色的鱼钩》一文写炊事班长:“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这段话把一位勤劳、朴实、诚恳而饱经风霜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为后文写老班长为了照顾病号而光荣牺牲埋下伏笔,这样的描写就是注重人物身份成功地人物外貌描写。

  三、注意人物内心感情的变化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不同的时期、不同情况下,年龄、经济地位、职业、心境、感情都在起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会反映到人物的外貌来。因此,外貌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特点,还要写出人物思想感情变化而给外貌带来的变化。要通过人物神态表情的描写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人物“高兴”时的外貌:每逢高兴的时候,他就容光焕发,他那矮小、结实的身体像充了电似的精神十足,使他的两眼和皮肤增添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光彩。

  人物疼痛时的外貌:钻心的疼痛又一次向她袭来……她两手紧紧抠住车厢,摒住了呼吸。她脸色白得像一张纸,冷汗把额头、鬓发都湿透了,紧闭的双眼已含满泪水,一致瑟瑟发抖的长睫毛像在水里浸泡着一样,紧紧咬着下唇渗出一缕血痕……

  人物“发怒”时的外貌:他真的发怒了,一张原本白净的脸涨得通红,额上静脉突起,眼睛瞪得圆圆的;牙齿也咬得嘎吱嘎吱地响……

  人物“伤心”时的外貌:他拼命忍着,紧闭着双唇,跟孩子似的把呜咽哽咽下去,可是眼泪还是涌上来,亮晶晶地挤在眼圈边上,一忽儿功夫两颗大泪珠离开眼睛,慢慢地顺着两颊流了下来。

  以上事例形象地描绘出人物在不同心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外貌特征,突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突现了人物性格特征。

  四、注意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各有各的性格,就是一对双胞胎,尽管长相一样,但性格和气质是不尽相同的。因此,人物的外貌描写不能为描写而描写,而要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抓住这个特征反复描写,不仅可以叙写人物的命运变化过程,显示人物感情的变化,而且可以反映人物思想境界的升华。这一点,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题,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是极其重要的手法之一。当然相反的要注意,离开人物性格的外貌描写就显得苍白无力,是不可能感染读者的。

  五、要注意顺序

  肖像描写往往是多方面进行的,写作应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人物的面容长相、五官特征、身材的高矮胖瘦、衣着及表情等,怎样以较好的顺序去体现呢?

  1、从整体到局部

  如第10册第22课《丰碑》这样描写军需处长: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这段话先整体写军需处长―神态镇定、安详,再局部描写―右手、左手、衣服,这就是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

  2、从局部到整体

  所谓从局部到整体就是先描写某些部位所具有的明显突出的特点,然后再写人物全貌。如长期监狱生活把弟弟折磨得面黄肌瘦。他长得脑袋大,身子小,难友们都很疼爱他,叫他“小萝卜头”。这是《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文描写“小萝卜头”的外貌,先写他的脸面、脑袋、身子,然后再描写他的全貌像个“小萝卜头”,文章有序、简练而生动。

  3、按不同方面

  按不同方面指从容貌、身材、服饰、年龄等不同方面,有选择地进行,如《老水牛爷爷》一文这样写老水牛爷爷:古铜色的脸上镶着一双亮光闪闪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上飘拂着花白的络腮胡须。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说起话来声音像洪钟一样的响亮,走起路来地皮也踏得忽闪忽闪的。这段话按照“容貌―身材―声音―走路样子”的顺序具体描写,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小学语文外貌描写技巧

  一、简笔法。

  对所写的人物不用浓墨重彩,只用简单的几笔就勾画出栩栩如生的形象来。如《少年闰土》中这样描写闰土:“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鲁迅先生只用了二十几个字就把一个海边农家孩子的形象生动地勾画出来了。“紫色”是闰土在户外劳动时晒的;“毡帽”是当时绍兴一带农民的装束;“银项圈”说明他父亲十分疼爱他,怕他死去,希望用圈子将他套住。这寥寥几笔,竟能概括如此广泛的内容,简笔法的特点由此可见一斑。

  二、工笔法。

  它与简笔描写的方法正好相反,是用比较细腻、全面地去描写人物的外貌,使人物的形象更为鲜明。如《金色的鱼钩》中这样描写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两鬓都斑白了。”这幅工笔肖像对老班长的年龄、身高、体态、脸形、面容和鬓发都进行了细致的刻画,表现出老班长是一位在艰苦环境中久经考验、饱经风霜、性格坚强的红军战士。

  三、特写法。

  对人物不作全貌的描写,而是借用电视、电影中常用的特写镜头,摄下人物外貌中最具有特点、最有代表性的局部,作为点睛之笔,效果更佳。如我教的学生在一篇题为《我的作文老师》的作文中,是这样写我的:“岳老师相貌中,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鼻尖上有一颗小痦子,像一架停在机场跑道末端的飞机……”这段话有描写有想象,抓住了人物相貌中的细微之处,简直就是神来之笔,让我感动了好久。对于老师,这样描写外貌是非常恰当的,因为学生平时最注意的就是老师的相貌。

  四、动静法。

  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可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描写,使读者对人物有清晰明快的印象。如《老水牛爷爷》一文中,作者这样写道:“老水牛爷爷的影子又出现在我面前了:青铜色的脸上镶着一双亮光闪闪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上飘拂着花白的胡须……”在这段以静态描写为主的文字中,穿插着动态描写。通过对“亮光闪闪”的眼睛、“飘拂”的胡须的动态描写,把人物形象写活了,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一个身材魁梧、体魄强健、性格开朗、热情好客的老人。

  小学语文作文如何描写外貌

  一、按一定的顺序

  在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注意外貌描写的顺序。对于静态的人物描写,常常依据观察顺序、写作意图,采用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由远到近的顺序描写。鲁迅的《故乡》中:“我吃了一惊,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50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作者在对杨二嫂外貌描写时,首先从“凸颧骨”、“薄嘴唇”、再到“两手搭在髀间”最后到“张着两脚”,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杨二嫂那种瘦小、尖酸刻薄的形象立刻跃然于纸上。

  再如《王几何》一文中:“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作者抓住王几何老师哑笑的特点通过外貌描写从上到下、由大到小的顺序,把王几何老师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的性格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了。由此可见,在进行外貌描写时,按照一定顺序对描写对象进行描写,就不会使描写的对象凌乱不堪。

  二、抓住人物特征

  成功的外貌描写往往能够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方面来重笔刻画做到以形传神,忌面面俱到“脸谱化”。因此我们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可以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地方进行刻画。

  如鲁迅的《祝福》中写到祥林嫂的眼睛:她初到鲁镇时,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第二次见她“顺着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从她“没有神采的眼睛”里,到后来,她只是“直着眼,和大家讲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祥林嫂已彻底对生活绝望了。从“顺着眼”到“直着眼”,充分展示了祥林嫂从善良做人,勤快耐劳,到彻底失去对生活的信心;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形象地表现了祥林嫂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一步步逼到绝境的过程,从而更加清醒认识到封建礼教人吃人的罪恶本质。写肖像的高要求是刻画、显示灵魂。作者就是抓住祥林嫂的眼睛活画出人物的灵魂,从而达到了肖像描写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抓住人物特征对人物进行描写,能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

  三、凸显人物性格

  在进行外貌描写时,单纯的外貌描写有时候显得过于呆板、贫乏,缺乏个性,所以在进行外貌描写时可以适当添加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词语,从而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如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对孙悟空的描写:他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头戴金冠,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显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子。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透露出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浑身透露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作者对孙悟空的外貌描写添加了“威武霸气”“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这样的性格特点的词语,把孙悟空英勇善战、威武霸气、不屈不饶的性格特点写出来的同时,还渗透了作者对孙悟空这个人物的喜爱敬佩之情,从而更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再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中对老师的外貌描写“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的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力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在这段描写中,作者先对老师进行抓特征的外貌描写,接着用“温柔和美丽”这两个词写出了蔡老师在作者心目中总的印象:温柔是从性格上来写,美丽则是从外貌上来写,在作者心目中,蔡老师是一个内外皆美的老师。这两个词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表达对老师深深的爱和怀念之情。

  四、善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在对人物外貌进行描写时,如果能适当用一些形容词、确切的比喻或适当的夸张来写人物会使人物更鲜明生动,能够更好地描画出人物的神韵。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中:“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平的,除下帽子,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此句运用了比喻、夸张、反语等修辞手法,揭示了清国留学生的丑态本质,表达了鲁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之情,极具讽刺意味。


小学语文如何进行外貌描写相关文章:

1.小学生描写人物外貌的好句子

2.小学语文描写方法有哪些及作用

3.小学语文常用的描写方法总结

4.小学语文常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5.小学语文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6.小学语文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

7.小学语文写作知识与技巧

8.小学语文的几大写作方法总结

9.小学语文人物作文的写作方法有哪些

8523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