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悠久,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故事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经典成语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经典成语故事1
司空见惯
“司空见惯”是哪个司空?他的诗人人会背,人品却鲜为人知!成语“司空见惯”,见的什么“惯”?背后的故事毁三观!
有个常用成语,叫“司空见惯”,意思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表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了。比如,“疫情防控期间,大街上的车辆比往日少多了,平常司空见惯的堵车现象今日踪影全无。”再如,“在封建社会里,官吏敲诈勒索,搜刮民脂民膏,是司空见惯的事。”
作为成语,司空见惯的出生年代并不是久远,最早是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之手。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贞元九年(793年),刘禹锡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同年登博学鸿词科。两年后再登吏部取士科,释褐为太子校书。杜佑以淮南节度使兼任徐泗濠节时度,招刘禹锡为掌书记。后随杜佑回扬州,居幕期间代杜佑撰表状甚多。贞元十八年(802年),调任京兆府渭南县主簿,不久迁监察御史。当时,韩愈、柳宗元均在御史台任职,三人结为好友,过从甚密。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驾崩后,李诵即位,是为唐顺宗。原太子侍读王叔文、王伾素有改革弊政之志,这时受到唐顺宗信任进入中枢。刘禹锡因与王叔文相善,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一同推动“永贞革新”。但是,由于改革触犯了藩镇、宦官和大官僚们的利益,在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唐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改革很快宣告失败。
其后,王叔文赐死,王丕被贬后病亡,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贬为远州刺史,随即加贬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
刘禹锡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近十年,于元和九年十二月(815年2月),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816年),刘禹锡创作了《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其诗曰: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表面上是描写人们去玄都观看桃花的情景,骨子里却是讽刺当时权贵的。诗的后两句表面上是写玄都观里桃花,自己十年前在长安的时候还根本没有,离别长安十年后新栽的桃树长大开花了,实则是讽刺他们去国十年期间上位的新权贵。
刚刚回归京城的刘禹锡,因为逞一时的口舌之快,结果又得罪了当权者,结果再次遭贬,这次是被贬到更远的播州(今贵州遵义)去当刺史,幸有裴度、柳宗元诸人帮助,才改为生存环境较播州稍好的连州(今广东连州市)刺史。此后,刘禹锡在连州待了近五年,因母丧才得以离开连州。
丁忧三年期满后,刘禹锡被任为夔州(今重庆奉节县)刺史,又三年,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两年后,刘禹锡奉调回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
其时,有一个曾在朝中担任过司空的李大人,因仰慕刘禹锡的诗名,邀请他饮酒,并拉来几个歌姬歌舞助兴作陪。在饮酒间,刘禹锡一时诗兴大发,即兴创作了一首诗七言诗——《赠李司空妓》: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诗中的司空,指的是古代一种官职。司空,这个官职在西周时期就存在了,那时候司空是朝廷中的“三公六卿”的成员,官职还是比较大的。到了唐代司空的官职位居正一品,算是三公之列了,官职也相当高。唐代时的尚书,也俗称司空。刘诗的意思,就是指惯于享受、天天灯红酒绿的李司空对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了。
“刘尚书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李司空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 刘于席上赋诗曰:‘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李因以妓赠之。”([唐]孟棨《本事诗·情感》)
《赠李司空妓》中的李司空,在历史上也是位家喻户晓的名人——李绅。李绅,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出生于湖州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唐高宗时中书令李敬玄曾孙。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元和元年(806年)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
李绅之所以能被人记住,是因为他的两首诗《悯农二首》。《悯农二首》中的其二最为有名,大家都能出口成诵: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也正是因为《悯农二首》的流传,李绅获得了“悯农诗人”的美称。但是,这位“悯农诗人”功成名就之后,生活却极其铺张、奢华,不仅家中歌女成队,据说,吃鸡子只吃鸡舌,所以,李大人的一顿饭,光一盘烧鸡舌,就得费鸡无数。有时候,不忘初心,真的很难。
刘禹锡吟完一首《赠李司空》,李绅表现得非常大方,直接将歌姬送给刘诗人了!
经典成语故事2
首阳采薇
前言
伯夷和叔齐在我国历史中是两个颇为特殊的人物,他们“宁死不食周粟”最终饿死在首阳山,这种行为在我们当前看来很难理解,甚至觉得有些愚蠢。但他们这种行为,对数千年的儒家却影响至深,它不仅寄托了儒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精神,更是一种不屈的民族气节。
作为文化符号,“首阳采薇”的精神融入了整个中华民族的骨髓。正是因为他们的影响,中华民族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从苏武到文天祥再到于谦、史可法等等,都是这种精神的时代反应。
一、“孤竹国”与“兄弟让国”的典故。
如果不是伯夷、叔齐这两个传奇人物,恐怕我们都不会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曾经存在“孤竹国”这么个地方,既然我们的主角是孤竹国人,那我们很有必要把“孤竹国”的历史搞清楚。
关于孤竹国的来历与兄弟让国的典故
关于“孤竹”的名字,我们在殷墟甲骨文和商朝金文都可以见到其记载,在今天的河北卢龙、迁安和辽西出土的商朝青铜器中,也曾有“孤竹”的铭文。据史料记载推测得出,孤竹国应该是我国北方地区一个位于商朝边境的小国,其范围大致在今天的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一带,西边与燕国接壤,南边则是齐国。
对于“孤竹国”国名的解释,国内学者有几种解释:一是“孤竹”也通“觚竹”,“觚”是青铜酒器,“竹”是用以记事的竹简,“孤竹国”这个国名反应了这个诸侯国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是根据颜师古注解的《急就篇》中“觚者,学术之牍,或以记事,削木为之”,得以推测出“觚”与“竹”皆是书写用具。三是北方很少产竹,“孤竹”之意代表竹子稀少的地方。第四也有学者认为,“孤竹”代表男性的根,是一种原始的生殖崇拜,也是氏族图腾。而“孤竹国”的建国时间,应该是商汤十八年,约公元前1600年。
而“孤竹国”的灭亡也有几种说法:一、根据《春秋》和《国语》所记,山戎侵燕,燕国求助于当时霸主齐桓公,齐桓公发兵救燕,“北伐山戎,刜令支,斩孤竹而南归”,意思是说大约齐桓公二十二年,孤竹国被齐国所灭。二、根据《管子》记载,公元前660年,齐桓公又“北举事于孤竹、离支”,彻底征服了孤竹国,孤竹国纳入燕国疆土,孤竹人则融入山戎和燕人之中。三、根据《卢龙县志》所记载,周景王十五年(公元前530年)晋灭肥国,肥子奔燕,燕国将其安置于孤竹地,建肥子国,此后史料中再无孤竹国之名。
大致来说,孤竹国应该始建于夏朝末年,兴于殷商,衰于西周,亡于春秋,从建国到灭亡一共940多年,是血统很纯正的古诸侯国,这个古国正是孕育出伯夷和叔齐两个贤人而闻名于后世,那么伯夷、叔齐与孤竹国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伯夷、叔齐“兄弟让国”成千古美谈。
相传伯夷与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长子和三子,伯夷具体情况不得考,叔齐名致,字公达,谥齐,后人称之为叔齐,是孤竹国三王子,他被孤竹国国君立为继承人。国君死后,叔齐坚决遵循古礼要把王位让给兄长伯夷,伯夷说:“你为国君是父命,怎么可以随便改动呢?”于是便从国都逃跑了。而叔齐认为废长立幼不合礼制,再加上自身恬淡的性子不适合当国君,所以也逃离了国都,后来他们二人结伴而行,隐居在渤海之滨,等待清平之世的到来,孤竹国的百姓无奈之下,只好拥立了二王子继承了王位。他们兄弟二人以国家想让,体现的更是一种天下为公的精神。
历史上,父子相残、兄弟阋于墙的悲剧比比皆是,主要就是为了争权夺利,所以见怪不怪。而伯夷、叔齐兄弟二人互相退让不愿当国君,出乎常理,所以显得格外传奇。他们之所以互相退让,一来都遵循着内心的礼教坚守,二来也对当时商纣王的暴政表达不满,所以并不愿意与之合作,于是宁可放弃王位隐居山野。
后来他们听说周族在西方强盛起来,周文王也是天下闻名的仁义之君,于是他们长途跋涉前往周国的丰邑,当他们到丰邑时,周文王已死,武王即位,武王听闻二位贤人从孤竹国远道而来,派周公姬旦前往迎接并对其妥为安置。
二、叩见武王,“不食周粟,采薇而食”。
在伯夷叔齐投奔周文王时,念着周文王是当时大贤,虽“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虽然实力庞大,但对当时天下共主商朝中央还是服从的,所以伯夷、叔齐二人认为这是一种美德,这也正是他们投奔文王的主要原因,然而周武王即位后,周国对殷商的态度慢慢发生了转变。
有一天,伯夷、叔齐遇到了武王伐纣的大军,他们二人以老弱残躯勇敢地把大军拦了下来,他们对着武王说:
“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武王麾下大将群情激愤,听了两个老头不合时宜的话,就准备要杀了他们二人,太公姜子牙及时阻止了将军们,他对将军士兵们说:“这两个人都是仁义之贤者,不要为难他们。”不久后,周武王与商纣王大战于牧野,商纣王败亡,周朝遂立。
三、“不食周粟,采薇而食”
伯夷、叔齐反对武王伐纣,没有起到作用,商朝灭亡后,周朝新立,新的时代从此开始,一批批新贵族到各地建立了自己的封国,原来商朝百姓被当做“顽民”强制发配到新的地方居住。
在周国丰邑居住的伯夷和叔齐再也不能心安理得地居住了,他们认为周武王暴力夺权,是属于非正义的,自己兄弟二人既是商民更是商臣,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背叛故国,于是他们再次结伴逃离了丰邑,渡过黄河来到首阳山隐居起来,他们甚至为了表达自己的气节,连周朝官员送来的粮食都不吃,只以山上的野菜为食,这就是著名的“采薇而食”。
有一天山中一名妇人对他们说:“你们不吃周朝的米,但是你们采摘的野菜也是周朝的呀!”妇人的话提醒了他们,这个天下周国已成天下共主,无论走到哪里,吃什么喝什么都是周朝的,也是他们为了气节,连野菜也不吃了,两位老人就这样绝食数天,生命危在旦夕时创作了一首著名的《采薇歌》。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乙衰矣!
伯夷、叔齐这两个不合时宜的老人就这样带着无尽的悲叹,在饥饿和寒冷的折磨中离开了这个令他们失望的世界。
这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杀身成仁的决绝和勇气,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不屈意志。显然,他们是反对周朝的,但却获得了包括周武王在内的周朝人的尊重,他们作为“忠臣”、作为“遗民”,第一次被史书大书特书,也正是这种精神在主导。
鲁迅先生曾有小说《采薇》,借人之口对伯夷叔齐发出质疑,这是对的吗?
鲁迅先生有一篇小说《采薇》,但他没有像传统文人一样赞扬其骨气,而是用他们的不知变通来讽刺世人,他还借小说主人公之口对伯夷、叔齐的行为提出了质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伯夷、叔齐既然不吃周朝的粮食,那么首阳山的薇菜就不是周天子的吗?伯夷、叔齐是真的不懂还是假装不知道?
站在鲁迅先生生活的年代,人需要气节,更需要生存,也许生存才是第一要务,所以他对伯夷叔齐的批判无可厚非。然而站在现在的史学角度上而言再看,鲁迅先生这种质疑其实是有一些强词夺理的。
首先,即便在封建社会末期的清朝,百姓缴纳的公粮税赋毫无疑问是皇帝的,其余自己种植的粮食还是自己的,并不能说全部是皇帝的,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核心内容,从这个意义来看,“采薇”不算周天子的。
其次,周朝的建立,是实行的分封诸侯制,周天子直接管理的区域只有镐京和洛邑两个地方,其他地方都封给了诸侯。而诸侯管理的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不能算是周天子的,这也是为何伯夷、叔齐二人非要渡过黄河,到首阳山隐居的原因。首阳山在当时属于晋国,他们兄弟二人脱离了周天子控制的范围,隐居在首阳山“采薇”,实际上并不算是周天子的。
最后,周朝时期诸侯主要管理城邦,大的范围有“方百里”,小的范围“方五十里”,而抛开主要城邦范围外的广大土地,其实是属于他们口中“野人”的,所谓“野人”,就是当地土著居民,他们的自由度是比较大的,并不受领周天子管辖,周天子也不会因为这些野地去征伐他们,而当时的“首阳山”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当地土著居民可以自由采薇,也可以自由蓄养放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首阳山名义上是周天子或者晋侯的,但其实是无主之地,与周天子无关。
为何鲁迅先生要质疑伯夷、叔齐的行为呢?这主要从周武王的立场看待问题,鲁迅先生认为周武王武装夺权推翻商朝,是吊民伐罪,救民于水火,是替天行道,是顺天应人。而伯夷叔齐维护旧的统治秩序,是有悖于历史发展的,因而对他们这种精神持怀疑态度。
那么,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究竟是对还是错呢?
关于伯夷、叔齐的记载,历史记载实在太少,我们无从作出准确的考察判断。他们的事迹也就是“兄弟让国”、“叩见武王”、“首阳采薇”三个密切相连的故事,有着更多虚构的成分,然而,其事迹对后世影响却非常之大。
春秋时期开始,便有各个学派对他们有高度的评价。孔子即称其为“古之贤人”,在《论语》中更是多次夸赞伯夷和叔齐,评价他们“不降其志,不辱其身”,韩非子更是直接赞曰:“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第一次将他们抬高到圣人德地位。至于后世的儒家士子,更是评价甚高,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伯夷、叔齐单独列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更是写过一篇《伯夷颂》的美文对他们这种精神加以颂扬。
伯夷、叔齐这种行为非常符合儒家的“忠君”思想,更符合了儒家的价值观。对于儒家而言,人的价值并非在世的功名利禄,而在于你对社会做了什么贡献,也就是说在后世的评价中来体现你的人生价值。正因为如此,历朝历代的思想家、史学家、文人学者、帝王将相等都对伯夷、叔齐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伯夷、叔齐的风骨精神,不仅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影响,更是影响到了周边国家,朝鲜使者柳梦寅就写过一首《夷齐庙》来表达对伯夷叔齐的崇拜之情,可见周边对周边国家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当然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武王伐纣代是一种历史的演进,代表着一种正义。而伯夷和叔齐则代表着另一种正义,虽然他们各有坚守,虽不相容但却各有道理。这就好比秦始皇用武力统一七国,从手段而言,其他六国的百姓自然认为其是非正义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秦始皇的敬仰和肯定。而伯夷和叔齐则代表着一种道德的坚守,忠心爱国、矢志不渝,以一种非暴力不合作手段,来表达对周朝的一种抗争。
夷、叔齐之于中华文明的价值,正是在于这种不断塑造与时代引申中所显露的垂世风范,他们虽有愚忠于君王之嫌,也不乏非议,但终究成了植根于我们民族的丰满精神图腾。正是这种精神和文化的预期,才会成就我们中华民族,一旦失去这样的精神,恐怕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用生命告诉世人,人不应该随波逐流,而应该坚持自己心中的“道”,让自己始终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而这点,正是我们这个浮夸的时代所欠缺的。
结语
伯夷、叔齐二人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华夏文明在面临义利时的操守与准则,对于中华文明谦恭的民族传统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们是非分明、绝不与非同道者调和妥协,在大是大非面前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形成起到了巨大作用。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才会在三千多年社会中一直维系着社会信任、忠诚及伦理,所以韩非子将其列为“圣人”,其实一点也不为过。
经典成语故事3
衣钵相传
相传禅宗五祖弘忍(602—675),为了传位,有一次偷偷地跑进了慧能和尚春米的碓房,不言不语,以杖击碓三下,便走了。聪明的慧能已经会意,到了夜半三更的时候,独自来到弘忍卧居的内堂。弘忍早已在内堂等候,见慧能来了,取出衣钵,把它慎重地传授给慧能;宣布慧能将接替他为禅宗六祖。弘忍告诚说:“自古传法,气如悬丝。若在此间,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果然,原以为可得传衣钵的上座弟子神秀的徒众,便想对慧能下毒手。慧能得了衣钵,连夜逃到南方,在一渔村中隐姓埋名十六年,躲过了神秀徒众的追寻暗算。后来,慧能在南海遇印宗法师,落发受戒传法,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南禅宗。后来南禅宗势力弘扬,至唐代中期已压倒各派,对以后的中国佛教史影响深远。
这传说未必可信,但衣钵代表法统却是事实。衣主要指袈裟。说起袈裟,有人会与《西游记》中唐僧那宝光闪闪的锦襕袈裟相联系。其实那么珍贵的袈裟只是特例。佛教戒律规定,僧人法衣不许用青黄赤白黑五正色,也不得用绯红紫绿碧五间色,只能用青(灰色)、泥(褐色)、木蓝(赤黑色)三色,称为“不正色”。不正色印度语音为袈裟,故佛教徒法衣便以色为名,称为袈裟。然而规定是一回事,实际又是一回事。就是佛教发源地的印度,佛教徒的衣色其实也是很不一致的。袈裟都用长方形布条缝制,有五条至二十五条不等,以五、七、九条为多,合称三衣,又称制衣。佛教徒中还有穿“百:衲衣”的。说到百衲衣,或许有人会与海外曾流行的那种百衲时装相联系。但僧侣的百衲衣与时装风马牛不相及。它是用垃圾堆里或坟墓里捡来的布条衲成的,在许多经文中又称之为“粪扫衣”。百衲衣又相对于制衣称听衣,合称二衣。二衣都表现了佛教清净的观念。中国的僧人在说法或举行仪式时,常穿比较讲究的金襕衣。这也有经典为据,如佛典《景德传灯录》中就有如来传给迦叶金缕衣的记载。这大抵是为了表示佛法庄严,不能视作奢侈。唐代宫廷中的高僧赐紫袈裟,则又表示殊荣,可能与当时高官服紫衣有关。
佛教徒的“钵”是用来解决吃饭问题的。和尚同凡人是一样的,也要吃饭。钵是印度语音译“钵多罗”的省略,它是一种扁圆形、平底小口的食器,与中国原有的盂相似,故有“钵盂”之称。在许多书中,常可以看到记有“托钵僧”的事迹,古印度佛教徒不参加生产劳动,其食主要是靠托钵求布施解决的。中国古代的许多行脚僧的食物,也靠托钵化斋解决。古印度佛教徒的钵有泥制和铁制的两种,按规定不许有讲究的钵,而中国佛教徒的瓷钵、漆胶钵等可算是钵中的“奢侈品”了。
衣食是人赖以生存的根本,也必然是佛家的根本,所以寺院都有衣钵阁、衣钵簿、衣钵侍者。又由于佛教规定,教徒手不捉金钱,除衣钵外一无所有。因此长老圆寂后,没有钱财遗产,唯有衣钵可作传授的东西。这样,衣钵也就成了僧团领导权的象征。衣钵相传就等于某一教派或某一寺院最高领导权的授受。所以释迦牟尼要传衣钵给迦叶,弘忍传给慧能衣钵时说得更清楚:“昔达摩来自异域,虽传位于二祖,恐世未信其所师承,故以衣钵为验。”这就难怪会衍出南北禅宗争夺衣钵的故事来了。
当然,现在所说的衣钵相传,已引申出许多意思,原先意思的外延已扩大了。如老师传授学问给学生,师傅传授手艺给徒弟等,都可称为衣钵相传。
经典成语故事4
围魏救赵
古代流传至今的成语,很多是出自古代的著名盛事,有些则是因为影响太大,最后才流传千古。而"围魏救赵",可以称得上是两个条件都符合。经此一役,魏国的第一代霸主之位,被换去,庞涓成为声名鹊起的谋士,田忌也成为威震天下的大将。而"围魏救赵"发生的这场战役,名为——桂陵之战。
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纷纷变法图强,而当时对于各变法成功的国家,是李悝所在的魏国。魏国经过李悝的变法,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等各方面都青云直上,远超各国。可是,魏国的强大,引起了其他诸侯国的注意,公元前356年,赵国、齐国、宋国、燕国等四个国家的国君,开始了会面,目的很简单,就是阻止魏国的做大,以免最后各国都成为池中之鱼,都得遭殃。
可是,魏国当时的霸主之位,不是白做的。没多久,多国会盟的消息就被魏国知道,为了防止被结盟的各国打垮,他们也采取了措施,用来化解危难。而赵国之所以挑起各国对魏国的仇怨,原因是因为两年前,也就是公元前354年,他们攻打了魏国的附属国卫国,此事被魏国知道,魏国就出兵帮助了卫国。所采用的方法就是,直接派兵将赵国的国都给围了。
经过
为了自救,在公元353年,赵国开始派遣使者,到诸国求助,所到的国家有齐国和楚国。当时齐国的国君是齐威王,他是一代名主,当时他询问大臣们对此事的意见,但是齐国的丞相邹忌认为,魏国强大,不好为了赵国得罪霸主。可是,同朝的段干朋却持不同意见,他认为,齐威王此时出兵是有可能胜利,只要选好地点,用拖延的战法,就可以把魏军拖垮。如此一来,魏国有了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直接攻打邯郸,而齐国则可以趁机救援赵国。
所以,齐威王还派了一路大军,与宋国、卫国会和;还派遣田忌为将,前往救援赵国。当时田忌的军师,是后来名震天下的孙膑,孙膑的想法和段干鹏的想法不谋而合,但是他却改变了策略。想出了新的攻击地点。
他认为,魏国虽然强大,但是赵国也不不弱,加上魏国攻打的地方还是赵国的国度邯郸,攻城之战原本难度就高,攻打一个国家的国度,难度会更高。因为,国都有一个国家的宗庙社稷,必定有重兵把守,而且城墙肯定也很高很坚固,攻打下来并不容易,很需要一段时间。
所以,魏国攻打邯郸定倾了很对兵力,此时的魏国都城大梁,却是空虚之时。因此,孙膑建议将齐国攻打的地点,换为魏国的都城大梁。但是,孙膑也知道庞涓不会轻易上当,他建议田忌,不直接攻城,而是将攻打的地点换为魏国的平陵,因为平陵虽小,但是范围广,人口也多,易守难攻。
更重要的是平陵南邻宋国,北邻卫国,攻打途中要经过一个叫做市丘的地方。只要从此过,运输粮食的道路就会被断,会给人一种齐国的将领是个蠢货的假象,可以诱惑魏国的庞涓撤军。田忌很信任孙膑,按照他的建议,开始攻打平陵,但是平陵地形有很大的优势,他一败再败,蠢货的印象更加深入人心。
结果
但是孙膑并非将砝码全部压在了平陵,他还派了其他的军队去直接攻打大梁。如此一来,原本的"蠢货将领"的印象,加上国都被围的怒气。考虑到齐国的将领是个蠢货,庞涓就放心的带着人往回跑,结果,孙膑更厉害,他让田忌跑着丢着东西,让庞涓继续加深他是个无能之人的印象。
轻敌的庞涓,甚至只带了轻便的兵器就往大梁来,结果,被田忌引到了,孙膑带领主力部队在桂岭设下的包围圈,最后,庞涓被抓。而孙膑因为在这场战斗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 "围魏救赵"的战法,也让此战法在后世被广为流传和应用。
分析
而这场战役之所以千古留名,是因为齐国的各个势力相互配合、信任。齐威王善于纳谏,相信臣子的建议,派遣大军出战,才有了胜利的机会。而孙膑所谓军师,以自己的才智说服将领信任他,采用自己的战法。田忌身为大将,也是善于纳谏,信任孙膑的方法,同时自己也善于打仗,两人配合默契,利用对方的弱势,捏准了对方的心理,打赢了这场大战。一个成为千古留名的大将,一个成为千古留名的军师,相得益彰。
经典成语故事5
地上白毛生,老小一家行
地震之时,常有异象。
据两宋之际的庄绰在《鸡肋编》中记载:
绍兴三年八月,浙右地震,地生白毛,韧不可断。
地生白毛,绝非好事。
庄绰继续写到:
按《晋志》成帝咸康初、孝武太元二年、十四年,地皆生毛,近白祥也。孙盛以为人劳之异。
白祥是什么?
其名虽祥,实际不祥。
古人认为,罕见的白色鸟兽出现,实乃不祥之兆。
孙盛是谁?
孙盛字安国,高祖孙资乃是曹操的手下,后来成为曹魏重臣。孙安国在东晋,亦是能臣。
(曹操 剧照)
《晋书》评价,孙盛“笃学不倦,自少至老,手不释卷”。所写文章,“词直而理正”。
用简单点的话就是说,他是个敢说真话的人。
晋时地生白毛,他认为乃“人劳之异”,讲开了,就是会有战争,老百姓要受累。
太元十四年(389)至绍兴三年(1133),700多年过去了,白毛再生,由不得百姓们不慌张。
庄绰写到:
时平江童谣曰:“地上白毛生,老小一齐行。”台臣论其事,因下求言之诏。宰相吕颐浩由此以罪罢。
此事分两讲。
《宋史》记载:
吕颐浩再秉政凡二年,高宗以水旱、地震,下诏罪己求言,颐浩连章待罪。高宗一日谓大臣曰:“国朝四方水旱,无不上闻。近苏、湖地震,泉州大水,辄不以奏,何也?”侍御史辛炳、殿中常同论其罪,遂罢颐浩为镇南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提举洞霄宫,改特进、观文殿大学士。
吕颐浩是个厉害人物,南宋能够偏安,他的功劳很大。秦桧在他面前,都有些瑟瑟发抖。秦桧罢相数年,都是吕颐浩一手操控。
(宋朝剧照)
此次地震,身为宰相的他,极为失职。也许是不希望皇上太过忧劳,也许是觉得自己能够处理好,反正,没有按赵宋祖制“四方水旱,无不上闻”。
常同弹劾他十大罪状,其中之一便是——
近者地震,抑而不奏,及降诏求言,又不引去。
可见,不是别人不奏,是被他压着不奏。不奏已开了个不好的口子,哪知,皇上已经下诏要求大家把这事报上来了,明明就是对他不满了,可他还不晓廉耻,念栈不辞职……
最终,吕颐浩又是开府又是特进,似乎已牛得不得了了,实际却是明升暗降,剥了实权。
地生白毛,宰相被贬,那么,童谣里的一家老小行又是什么意思呢?
《鸡肋编》里说:
时军卒多虏掠妇女,人有三四,每随军而行,谓之老小。方韩、刘自建康、镇江更戍。既而,刘移屯池州,韩复分军江宁,王燮往湖南,岳飞自江外来行在,即至九江,郭仲荀赴明州,老小之行,已数十万人也。
韩是韩世忠,刘是刘光世,加上岳飞,中兴四将,已有其三。
(岳飞 剧照)
饶是他们治军之严,尚难完全杜绝虏掠之事。想想那些杂牌军,又将是怎样的情形?
可知当时百姓,对于地上生白毛,有种恐惧,然对宋军,亦同此想吧。
一句童谣,两个典故。述尽南宋初年百姓的苦难。
亦可知,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虏掠”,实际上是对之前宋军种.种不当作为的纠正。
唯如此,方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经典成语故事精选汇总相关文章:
★ 成语故事精选汇总5篇
★ 成语故事精选汇总大全
★ 精选经典成语故事及解析
★ 成语故事大全精选汇总
★ 经典的成语故事大全
★ 成语故事大全精选
★ 简短的成语故事精选汇总
★ 成语故事大全精选合集
★ 经典成语故事集锦
★ 历史成语故事精选汇集
上一篇:经典成语故事最新汇总
下一篇:经典成语故事2020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