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学习方法:归纳与演绎还要会听课
课堂上不仅要保持旺盛的精力,还要做到眼到、耳到、脑到、手到,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样在大脑皮层上形成许多个兴奋中心相联系,留下不易肖退的记忆痕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二生物学习方法:会听课,供大家参考!
初二生物学习方法:会听课
老师讲课尤其是讲授新课,一般是分块的,但各块各知识点之间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各年级生物知识是连贯的,是一个整体。学习时要将分散的知识聚集起来,归纳整理成为系统的知识,这样易理解好记忆。
生物知识的学习有着本学科的特点,因此在听课时我们应该做到如下三点:
(1)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生物进化、发展的观点。
在听课时应该注意老师是怎样运用这些基本观点去分析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例如:在消化系统一章的教学中、注意老师如何分析各段消化道的结构,特别是小肠的结构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听课不是仅指用耳朵静静地听教师传授知识,还要求动静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直接参加者和实践者,应积极主动地将耳听、脑想、手动三者有机结合,才会更好更快更充分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初二生物学习方法:归纳与演绎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从个别开始,然后扩展到一般,再从一般进一步认识个别。归纳就是在个别中发现一般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式,演绎就是在一般中发现个别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式。归纳与演绎的实质表明,它们是两个对立的方面,是两个方向相反的认识方法,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在对生命现象和生物特征的认识过程中,首先是在个别的基础上归纳出一般的特征,然后利用一般的特征来演绎推理其他个别的特征。因此,归纳与演绎是认识生命现象的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思维过程。例如,对鲫鱼、草鱼、鲤鱼等鱼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中水中,用鳃呼吸,有鳍辅助游泳。然后利用鱼类的特征去推理其他的水生生物是不是鱼类,从而加深对鱼类特征的理解。
在进行归纳时不可能穷尽所有的个别,因此归纳出来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还需要演绎推理进行论证,因此,归纳和演绎是互为作用的。例如,鲫鱼的体表有鳞片覆盖,草鱼的体表有鳞片覆盖,鲤鱼的体表有鳞片覆盖;鲫鱼、草鱼、鲤鱼是鱼,所以鱼都有鳞片覆盖。这样归纳的结论显然是不全面的,也是不正确的,这正是归纳的局限性。如果归纳的结论不正确,在归纳的基础上进行演绎推理,显然演绎推理的结论也不会正确。按照上述演绎推理的结论,鳝鱼的体表没有鳞片覆盖,鳝鱼就不是鱼类;如果归纳的结论正确,演绎推理的结论当然正确。因此,用演绎推理来补充或论证归纳结论的正确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关文章:
1.初中生物学习方法及建议
2.初二生物教学个人总结
3.初二学生有哪些高效的学习方法
4.初中科学学习方法总结
5.2019初二生物教师下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