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灯榜文库!投稿QQ:511112889
首页 > 学习 > 初中 > 初二 >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大全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要想学好初中地理,必须要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一、从世界看中国

(一)辽阔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① 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邻国14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印尼、不丹,南部缅、老、越。)

② 我国领土四至:最北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最南是曾母暗沙(南北纬度相差49度,距离相离5500千米,因而产生了季节差异);最东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西是帕米尔高原(东西经度相差60度,距离相距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晨昏差异);

③ 临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领海及内水面积37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我国最大的盐场是长芦盐场,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

④ 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有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行政区划行政区: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三级:省、县、乡,我国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本节重点:熟记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位置分布与大概轮廓(即课本7页图1.7)

(二)众多的人口

1.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12.95亿,占世界人口1以上,我国人口增长较快,我国人最多的省是河南省,人口最少的省是澳门,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面积最小是澳门。我国的人口政策是:计生(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① 我国人口的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东多西少。决定了我国人口政策是计生。

② 会计算人口的密度(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人)/该地区的总面积(平方千米))

2.人口东多西少: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500-600人每平方千米),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10人每平方千米),面积57%,人口仅占6%,东西人口分界线: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

(三)多民族的大家庭

1.民族构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数的92%,其它55个民族占总人口的8%,所以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500多万人,人口400万以上的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

2.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3.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很多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二、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

(一)地势和地形

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

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

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P23活动1——4)

3.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有青藏高原;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掌握:课本P22图2—2、24页图2—4

4.我国的主要山脉:

⑴ 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 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⑶ 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多在我国西部。

⑷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⑸ 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6.我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我国的三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我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7.山区面积广大

(二)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1.我国气温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约50℃);夏季南北温差不大,(仅12℃)全国普遍高温。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北→南)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高原气候区)。

3.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年降水量空间(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4.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分为四大干湿地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5.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是以夏季风能够影响的地区为标准划分的:其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P39图2——21)

6.我国季风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7.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东部地区: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地区:高原山地气候。

(三)河流与湖泊

1.知道内流区与外流区的概念及界线(季风界线)知道我国的主要河流。

外流区域: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

分界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 占全国总面积:2/3

2.主要大河

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辽河、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

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3.黄河的治理:

4.黄河概况: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呈巨大“几”字型,向东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九省区,注入渤海;黄河上游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龙羊峡),中游则修渠灌溉(塞上江南宁夏平原),由于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致使下游形成地上河。

5.长江概况: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东雪山西南侧(正源沱沱河),流经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省区,注入东海。(P53图2、36)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上游:源头——湖北宜昌;中游到江西湖口;下游至入海口)

6.开发:

(1)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上游河段(源头——宜宾段和三峡段),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量占全国的一半。

(2)黄金水道:①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②干支流航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的2/3,货运量约占全国的60%。

7.治理:

(1)长江洪涝发生原因:

①夏季降水集中,汛期长、水量大;

②有三大洪水来源(宜昌以上的长江上游干支流;中游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汉江);

③社会原因:围湖造田、滥伐森林、陡坡开荒等)

(2)治理措施:

①加固江防大堤;

②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

③修建许多水库;

④重点治理一些河段(如荆江,川江等);

⑤在长江上游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禁止乱砍滥伐森林、滥垦草地、过度放牧、破坏生态环境;

⑥禁止围湖造田,政府应实施平垸行洪政策,落实移民建镇计划,帮助农民发展替代产来,减少抗洪压力;

⑦教育人们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⑧建设一些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

8.京杭运河:

(1)起、终点 :北京到杭州 地位:世界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长度:1800千米

(2)经过省、市:京、津、冀、鲁、苏、浙 沟通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3)航运量:浙江、江苏境内的运河段,仍是重要的运输线,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

三、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1定义: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能的都是自然资源。

2.分类:

(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2)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石油、矿产资源等)

3.特点:资源丰富,人均不足

(二)土地资源

1.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2.利用特点: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3.分布: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

4.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2)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3)全国土地日:6月22日

(三)水资源

1.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最多的是冰川,人类可以利用的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配很不均匀。

(1)从时间分配看,夏季我国降水集中,冬春季则降水少

(2)从空间分配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有效办法

(3)南水北调的路线和意义

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中国的经济发展

(一)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1.交通运输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又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四大米市:无锡、芜湖、九江、长沙。以茶换马:甘肃天水

2.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较小。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3.我国的铁路干线

(1)东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2)南北:京哈线;京哈线;京广线;京九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3)青藏铁路

4.交通枢纽:北京、郑州、徐州、兰州、株洲、成都等经过的铁路线

5.交通方式的特点

6.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贵重或者急需的货物而又数量不大的用航空运输;容易死亡或者变质的货物,多用公路;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铁路或者水运。

(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定义和分类: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分为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2.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南宜水稻北宜麦)、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南种甘蔗北甜菜)、棉花(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3.农业分布

(1)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和平原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为水田,以北是旱地。

(2)牧业:西部的高原和山地,四大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内蒙古牧区

(3)林业: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东南部人工林区

(4)渔业: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4.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三)工业和分布与发展

1.定义和分类: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

2.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3.工业的分布

(1)沿铁路线,江河和沿海分布

(2)工业基地:沪宁杭(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4.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

(1)特点: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比重大;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换代快。

(2)分布: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大集合

1

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生来说,可以从身边的疑问开始,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如:为什么会有昼夜的变化?为什么会有四季的更替?为什么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宇宙到底有多大?黄河的水为什么是黄颜色的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得到答案。

2

顺口溜记忆知识

地理知识内容繁多,又缺少连贯性,学习时往往会记不住、记不牢。如果利用顺口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学习南亚地区时,南亚地区的物产主要有棉花、黄麻、甘蔗、花生、茶叶,我们可以利用“棉麻折花茶”进行记忆。棉代表的是棉花,麻代表的是黄麻,折代表的是甘蔗,花代表的是花生,茶代表的是茶叶。

再比如在学习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时,可利用“原林寂寞”进行记忆。原指的是热带草原气候,林指的是热带雨林气候,寂指的是热带季风气候,寞指的是热带沙漠气候。

3

学会概括总结,梳理主干知识

初中地理有的章节内容繁多,但重点内容少。学习时,要学会概括总结梳理主干知识,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是最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是广阔的平原,我们可用八个字概况其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再比如我国有三种季风气候,分别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这三种季风气候的共同点可概括为:雨热同期。

4

充分利用地图,将知识落实到地图中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同时也是学好地理的重要工具。借助地图可以很好的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那么如何好地图呢?我们要从三个方面说起: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地理学科的重要知识很多都“藏”于地图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地图就是知识的骨架、是知识的脉络,掌握了地图,就能从中发现规律。如果长期坚持,不仅能发现地理学科的美,更能让知识与地图相结合,形成良性循环,进而让地理变得更简单。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学习地理光有习惯没有方法是不行的,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这样才能一层一层把复杂的地图拆分开,不会漏掉细节。通常我们在读图、用图的时候会经过:获取信息、分析地图、说明原理三个步骤。

总之,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养成看地图、记地图、画地图、用地图的良好习惯,将所学内容有效地落实在地图上。

5

充分重视地理学习的5个“W”

地理学习可概括为5“W”:“what”“when”“where”“why”“how”。即对于一个地理事物,我们要关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理事物,这种地理事物有什么特征,这种特征什么时候会出现,会在什么地方出现,为什么会出现,人类应该如何应对这个地理事物。这是地理学习的一般思路。

例如我们在学习台风灾害的时候,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台风,台风有什么特征即“what”,然后需要了解台风什么时候会出现即“when”,台风经常在哪里出现,会影响哪些地区即“where”,再就是探讨为什么会有台风灾害,为什么会影响这些地区,即“why”,最后我们要关注该如何应对台风灾害,即“how”。这样经过5个“W”的学习我们对台风就会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

开学一个多月了,同学们应该经历过地理考试了,班里同学的成绩一定差距很大,有些同学信心满满,也有些同学迷茫无奈。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好多学生会觉得手忙脚乱,疲于应付各科的学习任务,其中地理科目算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要想学好初中地理,必须要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下面,根据我的教学经验,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简要介绍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流程与方法。

一、学习流程

1、课前预习。每节课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要认真预习,由于地理不同于其它学科,很多知识都要落实到图上,所以在预习时,除了要了解文字内容外,还要看图,如果遇到问题,做个标记,课堂上针对问题认真听老师讲解,如果还没听懂,就要及时追问,直到学懂为止。

2、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这是学好地理的关键。上课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努力完成老师发出的各项指令。因为老师上课之前是经过认真备课的,对每节课的过程都是精心设计的,每一步操作都是有目的的要达到一个效果的,如果你落了一个环节,可能就会影响到整个后续学习。如果疏忽课堂学习,带来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

3、课后复习。每次上完课后要及时复习,温故知新,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有问题常找老师和同学探讨,养成刨根问底,穷追不舍,不搞清楚决不罢休的学习习惯。每一章节学完后,要把整个章节的知识进行全面复习,归纳总结,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期中期末考试前也要针对考试范围全面复习。

二、学习方法:

1、以课本为依据,通过记忆和理解学习地理。课本里的文字内容、插图、表格、课后活动,都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既要记住又要理解,才能从根本上学懂地理。所以,认真听讲,读熟课文,看懂图表,学会做题,都是很重要的。

2、以地图册、地球仪为辅助工具学习地理。地图是学习地理的主要工具,地图上的地理信息很丰富,可以判断方向,量算距离,识别高低、冷热、干湿,查找地名等。读图能力的考查在各种地理考试中都会占很大比例,很多考点都以图的形式呈现。比如我们刚学过经纬网知识,试卷里会出现大量经纬网图,在以后的学习和考试中也都离不开地图。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注重读图训练,提升读图能力。此外,利用地球仪对学习经纬网、地球运动、大洲大洋等内容帮助很大。

3、总结规律学习地理。地理知识表面上看比较零散,其实好多地理知识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南北纬度、东西经度的分布,气温、降水、气候类型的的分布等很多地理知识都是有规律的,通过总结规律学地理会事半功倍,轻松很多。

4、比较异同学习地理。如经纬线、经纬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理区域等都可以通过对比异同来学习,这样不易混淆,效果更佳。

5、分析成因学习地理。如东西半球的划分初一学生学的比较艰难,但是如果搞清楚为什么不从0?和180?经线划分东西半球的原因后,就会比较容易学懂了。很多地理事物之间都是有关联的,比如位置决定气候,气候决定植被,气候也会影响人口的分布,经济的发展等。可以思考为什么神舟飞船的回收选择内蒙古。通过分析成因可以锻炼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形成地理思想,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联系实际学习地理。例如,通过旅游、看书、电视、网络等途径,了解不同地方的自然景观、房屋建筑、饮食习惯等差异;亲身体会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一天中最高温与最低温的变化、人的影子长短随早晚随季节的变化等。总之,做有心人,留心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这样会对你的课程学习会有很大帮助。

7、及时纠错。在每一次考试或做练习后,如果答题有错误,一定要分析原因,及时纠正,积累经验,吸取教训,这样才能不断取得进步,也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8、掌握答题技巧,学会解题。对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方式主要是以试题的形式进行测试。所以,学生的学习也包括学会解题。比如我们刚学过的经纬网,需要记忆的知识不是很多,但是在试题的设计里会有很多花样,比如什么地方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从赤道某点依次向东南西北各走100千米,最后回到哪里;比较不同纬度面积大小等。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和方法,准确识别考查的知识点,才能取得好成绩。下面针对地理试题的主要题型提一些答题技巧和方法。

(1)选择题:一要仔细读题干,看清楚要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二看选项,即使发现了正确答案也要把全部答案都看一遍,也许后面会发现更合适的;三如果不能识别合适的选项,可以用排除法,去掉肯定不对的,缩小范围,做出选择,提高正确率。

(2)读图综合题:一先看问题,二针对问题在图里找答案。三填空题要看清要求,是填文字、字母还是数字序号,必须按要求做答。读图时一定要看清楚方向,比例尺、注记等信息;图表要看清楚内容、坐标刻度等。读图不准确,题就无法做对。

(3)简答题:答题要规范,表述要准确。如东西经度、东西半球、东西方向是不同的,以后还会学到节气与季节、地形和地势,山地和山区,地形和地形区等一些相近地理名词,要注意用词准确。

以上就是我对学好初中地理方法的一些粗浅建议,其实学习地理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形象比喻,编顺口溜,画图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老师,方法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即可。但是,上课用心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有误区及时纠错是最基本的要求。

初中地理答题技巧

(1)先不要急于解答,要将初中地理整个试卷先大致看一遍,先用一二分钟大体看一下试卷有几个大题目,一般分为两大类型题,即选择题和综合题,综合题是5个题还是6个题?通观全卷,做到心中有数。

(2)要仔细、认真地看清楚初中地理试卷前对考生的要求,对答题的说明,使你的答卷符合规定,减少或避免失误。尤其是选择题,要将答案写到试卷前面的答题卡上,而不是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3)开始答题时,要十分认真仔细地领会每一道大、小题目的要求,比较有把握才开始下笔。审题要做到,一不看错题;二不遗漏题;三要看全题;四要审准题。

20289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