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一本由唐浩明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98.00,页数:10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曾国藩》读后感(一):成事、立身
整本书读起来酣畅淋漓,将曾国藩拉下神坛,以平常人之视角去阐述“一个半圣人的一生”获益良多,里面内容精华实在太多,从高维度的安身立命,从中维度的修身养性,从低纬度的为人处世。处处有通达之感,又处处有共鸣之音。 曾国藩的最大两个特点,我觉得一个是“持”,一个是“识”;
“持”在于不放弃,无论内心如何挣扎,无论生逢绝境几次,在后期行动中,依然奋进和努力,“打脱了牙齿和血吞”。
“识”在于两个层面,一个是观自在,对自己经常进行深入的剖析,知道自己的优缺点,知道自己所处环境,知道自己的懦弱,也知道自己的坚强。是时代选择了他曾国藩,还是曾国藩改变的当时的“势”,都在于曾国藩对于自身“识”的应用。虽然常常出错,但处处自咎。
另一个层面是“识人用人”,不讲出身与德行,以目标为导向,用"鲍超",用“曾国荃”,也用“李鸿章”...后期成就看他们自身造化,但搭平台给机会,这个活,曾国藩做的非常到位。让人钦佩不已。
《曾国藩》读后感(二):我的一月份读书日记
终于在2022年能够静的下来看书了,能够保证每天都打开书籍,觉得读书还是一件特别有益处的事情,其实会比看电影能给我带来更持久的获得感。
我之前也觉得电影视听艺术可能更让人感受深刻一点,可是我觉得只有一本书你读进去了之后,你才会知道,每本书在你读完了之后,你都会感觉像是得到了奖励的糖果。
一月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想读哪种类型的书,大多都是兴致来了翻到了就打算去看了。
在先开始几天的时候,还有一种,就是每天在逼自己打开书籍的那种意思,后面每天养成习惯了,一天没读都觉得有点奇怪,不一样了。
其实《曾国藩》还是挺推荐大家读的,看了他人对于曾国藩的评价,褒贬不一,其实我觉得这才是一个真正真实的人,越来越读到后面,我在想,如果曾国藩生在唐朝的话,那么又是完全不一样的一番模样了吧。
或许在唐朝的时候,他真的能够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钻研学问,为后世留下更多的诗文。
在很久之前追求的是完美,后面其实人真的没有尽善尽美的,有一些自己的缺点,但是又不会做那种颠覆自己三观的事情,就已经很好了,看到有很多人对曾国藩的评价是不好的,说他是伪君子,但是我觉得如果发生在你自己身上的时候,又能如何呢?又会如何呢?
我们不会做的比他好,另外,他在晚年的时候接触到的黄老哲学,道加思想,她能够真的做到,并且听进去,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因为他之前本来就是儒家思想为主的,但是那终归是以统治者的思想为主的,而道家思想可能会让我们更好的去处理这个世界上的事情。
我很喜欢有缺点的人,因为看上去完美的人,一定在某个让人无法接受的地方有着很大的纰漏。
《曾国藩》读后感(三):曾国藩家书,对“不忘本”有的自己的理解
前段时间看曾国藩家训的时候,里面他一直强调家里人一些行为习惯,比如 即使有家仆但是自己的房间也要自己打扫,还有要保持勤俭持家,要多走路少坐轿,要学种菜, 等等细节小事的注意。
还有几章告诫两个弟弟 即使官再大也要谦逊不要狂妄自大,不要忘本,不要忘记自己是谁,现在这个高官是自己,从前那个穷书生也是自己, 不能因为做了高官就忘了另一个自己。
这几天觉得结合一下前后文 好像理解出“不忘本”真正的含义: 觉得就是 人除了 善良的本心、学会的知识技能、会做的家务、还有靠自己双脚走路的习惯, 这些事之外其他的保姆也好,或者宠爱自己的家人朋友,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工作职位, 社会地位,都是身外之物都是当下的幸运, 当时局变迁动荡很多身外之物都是可能因为各种意外各种原因被带离我们身边,唯一带不走的就是脑袋里学会的东西,还有打理好日常生活的基本能力,还有我们通过运动保持的健康的身体, 这就是为什么 他一直提醒不忘本,其实是对自己底线的保护
不忘本就是,剔除 身外之物后,我还可以剩下的那部分技能,要时刻不忘加强!
我觉得大概意思就是不要因为得到“身外之物”的欣喜就忽略 真正可以保护本我的那些事物的重要性。 比如不要觉得有了社会地位,或者有了保姆,家务就不是自己身份应该做的, 也不要因为有了汽车就觉得走路是多余的事, 这些都是当下的幸运罢了
《曾国藩》读后感(四):完人、圣人、笨人——曾国藩
读完了唐浩明先生的《曾国藩》,多半是听书,来自有声小说,听与读则完全不同,我个人喜好历史评书,听得多,至今记忆犹新,但如此严肃的一部小说自与评书不同,但曾国藩一生足堪传奇,有人尊称他为完人、圣人,有人则说他笨拙呆板,无论如何,他在晚清风云际会。
书写得平实,毫无传奇之味道,多以史实为参照,少有虚构附会,非常严谨,文如其人,一是曾国藩,二是唐浩明!曾自不必说,而我十年前曾经听过唐浩明先生一次讲座,说湘军为什么崛起,从经世致用之学,到湖湘地域特点,再到人文气质,终究天时地利人和决定了湘军的崛起以及近代湖湘的风云。讲座之上,见唐浩明先生一如学者,并无小说家的天马行空,这自成这本传记体小说的特点。
然而,时也,命也。曾国藩自己遗言也说自己无一事可成,有点当官的成就也来自命运使然。肯定是谦虚之辞,确实时势造英雄。但芸芸众生,何以他可以成为英雄。学识、人脉、性格等等综合起来去看一个人,曾国藩其人最鲜明的便是笨拙却百折不挠,刚强不可摧,但又有脆弱的一面,人无完人,笨拙但可以努力做个完人,这个努力,就是曾国藩的最大厉害之处。
笨拙又是另一种精明,张宏杰在《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写了肌肤更加丰满的曾国藩,引用了一句话:“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打击能力特别强。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笨拙精神是曾国藩的核心,做人做官打仗皆是如此。这何尝不是一种聪明,大智慧呢!
写曾国藩的书太多,传记、评说、为人处世经纶、官场教科书,等等,唐浩明先生这本书并无多少直接评价,以笨拙之精神记录了曾国藩从建立湘军开始的二十年人生,其中道理让读者自己的体会,但是每个人,每个时代,皆是不同。刘瑜说曾国藩成圣又如何,是啊,是啊,小人物老百姓也有自己的快乐!
《曾国藩》读后感(五):峥嵘半生,万象皆空
如果湘军统帅不解散湘军,走向另一条道路,一切是否会不同?走向没落的满清政府,即使曾国藩拼尽全力为其扫清太平军,竭力发展洋务,努力发掘人才,也还没有迎来战乱过后的河清海晏,人民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休养生息,依然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依然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曾国藩所谓的气也好、运势也好、命也好。终究这个改天换地的人都不是曾国藩,这是由他自身的阶级属性决定的,也是由他所受的教育决定的,同时也由他的性格决定。所以曾国藩发展洋务只希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中式之本坚决不变更,及时了解了洋务局面临的困境,也突破不了他的局限性。即使这些也让我们看到透过历史的棱镜,看到曾国藩的修身之严、思虑之重、毅力之坚,识人之明、育人之功、用人之善,力有所不逮之无奈、身为汉臣处于满清的委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虚伪... ...这一切都是曾国藩,甚至我们还看到了他的成长和思想的转变。从韩法的曾剃头到用黄老打磨的圆通,从小败愤而跳河到步步为营的胜利,从万人瞩目的湘军统帅到因天津教案人人唾弃的无奈局面,从雄心万丈到颤颤巍巍... ...曾国藩的一生是时势造英雄的一生,正如他临死前所言,大家都是棋盘上的棋子,即使他在棋盘中为一相,非一小卒,但也没有根本上改变这种被操控的无奈之感。曾国藩的一生也是不断完善自身,磨砺提升并用心教化育人的一生,他所留下的日记、挺经、家书,无一不是他一生不断反省、不断完善、孜孜不倦的明证。有时候如果仅用一个封建大家长的眼光看他,无疑他是满腹忧虑、尽心尽力、称职的。所以即使现在读他的这些内容,读到他所说的“”勤、敬、谦”等等,依然觉得受益良多。
《曾国藩》读后感(六):这本小说中的曾国藩
这本书有三册,所以应该算是读了蛮久的一本书。因为三册并不是以上中下或者第一册第二册这种形式命名的,所以在读的时候有一个搞笑的插曲。第一本读的实际上是第三册,读了将近一半发现网上的电子书与我读的纸质书完全不一样,才意识到自己读的顺序不对,而且在读的过程中居然也没有感觉很奇怪。
这本书应该是完稿于九几年,距现在也有近30年了。第三册写了很多曾国藩对洋务运动的贡献,包括设计机器制造局、培养水师、送幼童出国留学,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在描写洋务运动的同时,也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出我们国家当时机器、军队、生产能力之弱,以至于我们在洋人面前没有话语权。在30后的今天,我们国家已经繁荣富强起来,在国际上也有一席之地,无论是曾国藩还是作者看到这一天应该都会很欣慰的。
在看前两册的时候我一直是很难受的,可以说《曾国藩》是我看过的最难受的一本书了。我把它定义为一本传记类的小说,用故事性的语言去讲述一个人的生平。但是前两册呈现的曾国藩是一个我不太喜欢的人,也不是我认为一个历史的伟人应该有的形象。我认为前期的曾国藩是过分在意名声和自私虚伪的,一场战争是罗泽南指挥失误导致失败,他却要杀了金松龄来立威,当大家用各种理由劝他宽恕金松龄时,他唯一坚持的理由居然是他已经做了决定,不杀他自己的威严将不在。其他例子还有他两次战争失败选择跳江自杀,甚至被救回来仍然心灰意冷,每次自杀前想的都是那些人会怎样看自己,曾经瞧不起自己的人是不是会得意,我认为这些事都能证明他太过于要面子了。曾国藩的另一个性格我认为是自私和虚伪,当然这是从这本书得出的结论,历史上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其实还要更多的资料来证明。他在第一次带兵攻打太平天国的时候,写了一篇檄文,令我惊讶的是他居然无法列举太平军的罪行,他攻打太平军有很大的原因是为了建功立业,后世留名,但却说为了百姓和国家,是虚伪。他为了湘军的饷银,不惜在当地百姓本已繁重的赋税上再加赋税,使百姓怨声载道,是自私。左宗棠曾在湘军建立之初、曾国藩多次失败后,给予他极大的支持,他却因为左在他逃避责任后公开指责他虚伪而与他断绝往来,是小气。湘军一次失败,他经受不住打击,恰巧他父亲过世,他认为父亲过世的时间恰到好处,于是不顾失败后的烂摊子,选择回乡守孝,是懦弱和不负责任。
总之,在曾国藩身上,我能看得见种种人极容易出现的恶劣的品质,但是曾周围的官员和朋友,都对曾个人的能力和品行表示了钦佩和认同,这是令我看书比较难受的地方。
在看到最后一册的时候,我的想法开始有了一些转变,我开始能够看到曾国藩身上的一些闪光点。曾国藩为官多年仍然生活简朴,身居高位未曾贪污分毫;他很懂得看人用人,即使自己能力不足,却了解下属的特点,并因才而用;在洋务运动上,他眼光其实算是长远,他知道我们的祖国要强大必须发展工业,并且他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他很自律,练军时勤勤恳恳,同时他要求自己每日阅读写作,精益求精。这些都是普通人很难拥有的品质。
《曾国藩》读后感(七):一本小说中的曾国藩
这本书有三册,所以应该算是读了蛮久的一本书。因为三册并不是以上中下或者第一册第二册这种形式命名的,所以在读的时候有一个搞笑的插曲。第一本读的实际上是第三册,读了将近一半发现网上的电子书与我读的纸质书完全不一样,才意识到自己读的顺序不对,而且在读的过程中居然也没有感觉很奇怪。
这本书应该是完稿于九几年,距现在也有近30年了。第三册写了很多曾国藩对洋务运动的贡献,包括设计机器制造局、培养水师、送幼童出国留学,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在描写洋务运动的同时,也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出我们国家当时机器、军队、生产能力之弱,以至于我们在洋人面前没有话语权。在30后的今天,我们国家已经繁荣富强起来,在国际上也有一席之地,无论是曾国藩还是作者看到这一天应该都会很欣慰的。
在看前两册的时候我一直是很难受的,可以说《曾国藩》是我看过的最难受的一本书了。我把它定义为一本传记类的小说,用故事性的语言去讲述一个人的生平。但是前两册呈现的曾国藩是一个我不太喜欢的人,也不是我认为一个历史的伟人应该有的形象。我认为前期的曾国藩是过分在意名声和自私虚伪的,一场战争是罗泽南指挥失误导致失败,他却要杀了金松龄来立威,当大家用各种理由劝他宽恕金松龄时,他唯一坚持的理由居然是他已经做了决定,不杀他自己的威严将不在。其他例子还有他两次战争失败选择跳江自杀,甚至被救回来仍然心灰意冷,每次自杀前想的都是那些人会怎样看自己,曾经瞧不起自己的人是不是会得意,我认为这些事都能证明他太过于要面子了。曾国藩的另一个性格我认为是自私和虚伪,当然这是从这本书得出的结论,历史上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其实还要更多的资料来证明。他在第一次带兵攻打太平天国的时候,写了一篇檄文,令我惊讶的是他居然无法列举太平军的罪行,他攻打太平军有很大的原因是为了建功立业,后世留名,但却说为了百姓和国家,是虚伪。他为了湘军的饷银,不惜在当地百姓本已繁重的赋税上再加赋税,使百姓怨声载道,是自私。左宗棠曾在湘军建立之初、曾国藩多次失败后,给予他极大的支持,他却因为左在他逃避责任后公开指责他虚伪而与他断绝往来,是小气。湘军一次失败,他经受不住打击,恰巧他父亲过世,他认为父亲过世的时间恰到好处,于是不顾失败后的烂摊子,选择回乡守孝,是懦弱和不负责任。
总之,在曾国藩身上,我能看得见种种人极容易出现的恶劣的品质,但是曾周围的官员和朋友,都对曾个人的能力和品行表示了钦佩和认同,这是令我看书比较难受的地方。
在看到最后一册的时候,我的想法开始有了一些转变,我开始能够看到曾国藩身上的一些闪光点。曾国藩为官多年仍然生活简朴,身居高位未曾贪污分毫;他很懂得看人用人,即使自己能力不足,却了解下属的特点,并因才而用;在洋务运动上,他眼光其实算是长远,他知道我们的祖国要强大必须发展工业,并且他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他很自律,练军时勤勤恳恳,同时他要求自己每日阅读写作,精益求精。这些都是普通人很难拥有的品质。
上一篇:老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