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要注重环境的选择或应对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在世,总是要受到自己所住环境的影响的,而且,如果注意去接近好人或其它好的事物就容易受到其积极因素的有益影响,让自己变好、变进步起来,从而可以更好地为人处世和去成就好自己的人生事业。而如果接近坏人或接近什么坏的事物了,则又容易受到其消极因素的不利影响,让自己变坏、变落后的了,且还容易让那环境上的不利因素干扰、阻挠或遏制自己人生事业的发展。
虽然环境是客观的,且人们不易去改变环境。但人们如有条件的话,还是可以根据需要去选择环境的,以让自己受到环境中积极因素的影响。而如果没有条件去选择环境,也往往还可以并应该做到灵活地去适应和应对它们,以避免受到其消极因素的影响。一个人能否选择好环境或能否应对好环境对自己可能要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关系到自己能否去拥有,甚而能否过好美好人生的关键性问题。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先人们就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了。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产生于那个时期:孟子,是战国时期鲁国人,他三岁时父亲去世,是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的。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就常常玩起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可孟子他们家搬到集市附近后,孟子又模仿起集市上的人们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来了。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又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去。他家搬到了学堂旁边居住后,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等等的来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方面,心里很高兴,也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正是孟母能意识到环境会影响着人,而注重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培养孟子,才使得孟子后来成为那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并最终能够与孔子齐名,同为儒家文化大师而流芳百世的了。这个时期,还有当时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孔子也曾深刻指出过:“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选择住处,不选择住在有仁德的地方,那怎么能算是明智之举呢?”可见,这孔子的话和“孟母三迁”故事一样,都强调了选择居住环境是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了。
到了后来,人们选择所住环境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了,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做出了更为明确,而且又能告诫和启示着后人的种种经典性的主张或结论,诸如“居必择乡,游必就士”,“百万买宅,千万买邻”,等等,更进一步地阐明和强调了人们要注重做好环境选择的重要性。
必须注意的是,做好环境的选择最重的是,必须是尽可能地去接近一些好人或者说是优秀人物。对一个人来说,人永远是影响着你的那环境里面的最主要的因素。人,尤其是那些表现突出的人,不管是好人所表现出来的好的突出方面,还是坏人所表现出来的坏的突出方面,都是很容易影响着其身边的人们的。那历史上的“亲君子,远小人”的告诫就是基于这个方面的原因而提出来的。那上文中所说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孔子的“里仁为美”的思想,以及“居必择乡,游必就士”,“百万买宅,千万买邻”的主张等,无不都是注重和强调了接近那些能够好好的影响着自己的优秀人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而且,优秀人物们,因为他们通常又是一些有志气,有作为,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人,是很容易理解人、尊重人且又是风趣幽默的,因而,如果你去接近他们,则最容易体验到那“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神奇效果了——那是既可以让你进步神速,还可以让你享受到无穷的生活乐趣的。因此,注重做好对环境的选择,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去接近好人或者说是优秀人物们的了
当然,实际上很多时候,环境对人的影响只是潜移默化的。它不可能都像“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那样能让人受益神速,容易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因此,这就需要注意两种情况:一是当你去接近优秀人物时,可能有时候收益不甚明显,这时候你就需要有耐心,不能急躁,要坚信你去接近优秀人物们是不会错的,收益少可能只是暂时的现象,即使收益总是不太明显,但细水长流也是好的。二是当你去接近优秀人物的时候,可能也会遇到不顺甚至有阖碰的时候,这时候你就不能因噎废食了,而应持续不懈地努力去接近他们,如需改进方式方法的,还要注意进行行之有效的改进,等等。
然而,客观环境常常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人有时候是没有条件去选择环境的,或者说因那客观环境太复杂了,你是没有办法甚至是不可能选择到如意的环境的,或者说一些社会上的坏人及其它一些为人卑劣的人你是不请自到,是硬要蛮横地接近你的,而你又没办法去阻拦他们,以致恶化了你所住的环境了,等等。在这种情况之下,你一般是不能够去选择好环境的了,而只能去面对那恶劣的环境了。但是,你要知道,就是环境再怎么恶劣,也毕竟还只是属于外因而已,而外因只有通过你自己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的。因此,这时候你要想不让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影响到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你就要保持沉静,沉着而正确地去应对它们,即要切实做到趋利避害,尽可能地避免那客观环境中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危害了,以确保自己能够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且这时候,你要特别注意做到“亲君子”而“远小人”的了,比如当那些卑劣之徒向你接近时,你大可不必去理睬他们或要惋拒他们,以尽量避免受到他们的恶劣影响,等等。
一个人只要注重做好了环境的选择或应对,则自己所走的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从而也往往会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美好人生。
35.要善于巩固和发展那些好感情
人生在世,对自己的亲人,如对自己的配偶和直系亲属的感情,一般都是好的,这应该说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人是感情动物,只要是个正常的人,一般都自然而然地首先会注意去巩固和发展与亲人之间的关系的。因此,这里所谈的“要巩固和发展那好感情”主要是指那些容易被一些人忽视了的——自己与亲人之外的人,尤其是老相好之间的好感情,故特此称之为“那好感情”。
毫无疑问,一个人如果拥有了与他人之间的好感情,则不但是有利于增加自己生活中的乐趣,有利于减少痛苦,而且还容易赢得他人的热爱和帮助的,从而为自己创造个很好的人际关系,并有利于不断地去成就自己的人生事业且让自己能够过上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人生在世,应该去珍惜与他人之间的好感情,并善于去巩固和发展那好感情。
然而,巩固和发展那好感情也是一门人生的学问,若忽略了它,势必会影响到自己的人生质量。所以,一个人要想过好自己的人生,是不能忽视了这一人生学问的,且必须懂得如何才能巩固和发展那好感情的。
首先要知道,所谓“那好感情”,就是你已与他人已经有了一些较好的感情基础,现在只是自己想去珍惜它,并希望能够与时俱进地将它巩固和发展下去。应该说,凡人通常都是注重情感的,既然彼此之间已经熟悉了并已经拥有了较好的感情基础,如果注意去珍惜它并把握得当了,则完全还可以在感情上做到与时俱进,将其巩固和发展起来的。
要巩固和发展那感情,应注意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去把握。
要注意多交往。正如俗话所说的:“日远日疏,日亲日近”,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多少是决定着彼此之间关系的亲疏。越是多去交往就越是有利于去巩固和发展那好感情的。因此,一个人如果要想巩固和发展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是非要尽量多的去与他人交往不可的。这交往,有两个值得特别注意的地方:一是这交往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而绝非只是登门拜防才算是去交往的。如拜托其它人捎去个问候、祝福或帮带点礼物送去,也算是一种保持着往来的形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如经常通过电话联系,QQ网聊等形式,也可算是保持着往来的了。因为,毕竟各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且现代人的工作节奏也确实是愈来愈加快的了,很多人在很多时候也确实是再难以抽身去专门拜防那老相好,特别是远方的老相好了,一般只得借助于通信工具去保持联系了,或其它人有方便前往那老相好所在的地方时,就委托其顺便捎个话或带点东西去聊表心意了。这都是可行的,也容易得到老相好的谅解的。只是,应注意的是,不可让这样的方式完全代替了那彼此之间某些必要的实际的接触,诸如在对方的婚丧喜庆等人生的特别时候,则要尽量抽身亲临其境,以体现着自己的真诚,并体现着是愿意与其同甘共苦的。而这,又是最容易让对方受到感动和满足的了。要知道,善于抽点时间,适时适当的亲自接触一些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完全忽略了适当的亲自接触,则他人就至少要怀疑你是诚意不够的,因而可能要影响到你们之间的感情了。况且,现在交通也越来越发达了,那消耗在路途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因此说老是没有一点点时间去亲自接触一下是说不过去的,也难以证明你是够有诚意的了。二是在交往的时候,有时候还不能忽略了要适当地带上一些礼物。经常见面的人,除了一些特殊的场合(如婚丧喜庆等)之外,平时见面是可以不用送给对方礼物的。但如果相隔几个月以上了,甚至是多年以后才特意去相会的人,就不能忽略了要带上一些必要的礼物了。当然,礼物不在多少,能达到表达心意,如能够体现着“礼轻情义重”也就可以了。不要认为,对方境况比自己好,已经是应有尽有了,因而自己在去拜防时就完全不用再带上什么礼物的了。当然,如果情况特别,你是可以不带上什么礼物的,但如果你每次都两手空空地去,人家至少是心里不舒服的。那古人所说的“礼尚往来”,无疑也是包含了这方面的意思,因为同样是人,无论如何你是不可能都是无偿地只拿他人的东西的。
要努力在事业上寻求共鸣。每个都有自己的人生事业,如果把感情建立在干事创业上,在事业上能够做到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则其乐融融且总会是乐此不疲的。恩格斯和马克思之间的那好感情,为人类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他俩之间的好感情告诉世人:建立在共同理想、信念和追求基础之上的那好感情,是万古长青,牢不可破的。彼此之间,若能同在一个领域里并驾齐驱,当然是很有助于去巩固和发展那好感情的,但若不能生活在同一个领域里也不要紧,如能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努力去发光发热了,则也是有助于去巩固和发展那好感情的。而如果彼此之间的社会地位相差太远,能力和志趣相差太远以及在事业上有了很大的差距,就难有共同语言了,也难以再谈得来了,更难以做到互勉互励和相互帮助的了。则那好感情也会自然而然慢慢地要疏远下去的。因此,如果你在人生事业上比对方落后了很多,则是非要迎头赶上不可的。你必须奋发图强,努力在自己的事业上也搞出个名堂来,那才有脸继续保持你们之间的往来并巩固和发展那好感情的,否则,你要想去巩固和发展那好感情,就犹如是去高攀的了,且可能是难如上青天的了。
要注意做到求同存异,设身处地地多为对方着想并尽量去维护其利益。要知道,由于人们之间的思想是不可能都能够保持一致的,有时在处理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就还要注意做到:不能因有一点不同看法就争争吵吵,那会有伤感情的,甚至容易造成分道扬镳的了,而应注意做到求同存异,冷静而妥善地面对和处理好那分歧,才能继续保持那好感情的。而且,在处理问题时,也不可总是自以为是且我行我素,而要注意倾听对方意见,善于做到综合分析,统筹兼顾,在认真比较之后,忽略了再去采取其中最好的方案或方法。同时,在涉及某些利益问题上,也不要只顾及自己的利益,还要尽量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并尽量去维护其利益。特别是当对方只因为某些客观原因而暂时处于困境,甚至处于人生的低潮时,忽略了要注意及时适当地表示些慰问之情是很有必要的,如有能力还伸出热情之手去帮助一下,那就更能体现着“患难见真情”的了,就很能让对方感动不已的,并更有利于巩固和发展那好感情的了。
还要注意的是,正如有一位哲人所说过的:“感情淡薄使人平庸”,一个人要想拥有个幸福美好的人生,是不能不去注重巩固和发展那好感情的。而且,还如同古人所说的:“知己难求,知音难觅”,一个人要想拥有那人生的知己,也是非要注重并善于去巩固和发展那好感情不可的。因此可以这样说,凡希望能够过好自己的人生的人,都是不应忽略了要去巩固和发展那好感情的。
36.要注重做到自律和明察
由于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域有习俗等等,人类社会已是个愈来愈讲究法度的社会且“不依规矩不成方圆”的了。一个人如果不按照一定的法度办事,则事情往往就办不了。而且在为人处世中,如果不注意讲究点规矩和遵循着一些社会公德、公理乃至其它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时,则还容易惹他人讨厌,厌烦,垂弃,甚至要成为众矢之的的。况且,世事沧桑,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一个人有时就是失之毫厘,也要谬以千里的。所以,正如所谓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样,人生在世,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并不断能够发展着自己,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须要做到自律和明察一点。
首先,人总是有必要做到自律一点。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社会上那种种既已形成的法度,公德,公理及约定俗成的习俗等,本来都是要求人们去遵循的,而且不可能都是强制要求人们去遵循的。实际上除了极少数人因触犯了刑法是要被专政机关或其它相关部门按照法律制度强制执行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制裁之外,绝大多数的人是在没有人监督或者说没有任何强制要求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或通过自己约束自己等,自觉地去遵循和执行起来的,即自觉地用那法度,公德,公理乃至约定俗成的习俗等等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二是人世间的诸多基本的公德、公理、习俗和一些规章制度等,实际上不仅仅是要靠个人自发去遵循,而且能否自觉地去遵循它们,常常还被当作判断一个人会不会做人的一种准则和标准。特别是一个人生长到了一定阶段,尤其是到了成年以后或拥有了一定的地位之后,别人是不好再向你提出什么如何如何去做人或做事的,更不能或不便强制要求你如何去做人和做事的了。尤其是一些基本的道德、公理乃至一些约定俗成的习俗等,平常都是需要自己自发自愿去遵循的罢了。况且,若是没能做到自律,则常常要被视为没修养或欠修养或自高自大的了,甚至要被视为“另类”——是不合群、不识趣、不知进退的了。没能做到自律的人,通常是不能办成事情的,甚至只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窝囊废”。这样的人显然又是很难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尊敬的,甚至很容易遭受到别人的厌恶和鄙视的,且还会影响到自己的人生意义的了。因此,人要自尊,自重,自立、自强,要想能够干成事情,要想真正活得有意义,都是离不开要做到自律一点的。
第二,人总是有必要做到明察一点。这“明察”就是该发现的东西,自己能够去发现,这包括该发现自己身上的一些东西和一些相关他人身上的东西。这些东西一般就是优点与缺陷,优势和劣势等等。一个人之所以须要明察一点,主要是为了避免干事的盲目性并做到有针对性且提高效率。这“明察”就是要掌握情况,然后以自己的条件去决定取舍,即该去作什么,又该摈弃什么,以适应实际上所需要的和有利于发展的事情,等等。要知道,要打仗就要去打有把握之仗,且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而瞎子摸像,懵懂办事却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再说,一个人面对纷繁复杂和扑朔迷离的世界,随时都有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或是居心叵测之徒所欺诈、蒙骗、玩弄、捧拍等等的可能。因此,做人做事必须长个心眼,善于做到明察一些。要知道,骗子们和溜须拍马之徒都是只要有机可乘就会行驶他们的骗术和诈术的,人们稍有不慎,稍没做到明察,就有被骗被蒙被利用的可能。因此,任何人都有被欺受蒙的可能,且地位卑微的人被人欺的概率最高,而位高权重的人则是被人拍、被人蒙、被人利用的概率最高,因而也都是最需要做到自律和明察的。
人的自律和明察是相互联系并互相促进的。首先,自律有助于明察。因为那法度,公德,公理乃至约定俗成的习俗等,一般都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所得出的经验总结或所形成的可当作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举止的正确结论或要求人们去履行的约定俗成的习俗,一般都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因此,如做到了自律则有助于明察。其次,明察又有利于做好自律。人若是做到了明察,则能够明是非,辨真伪,从而可以知彼知己,把握好自己,弄清了到底什么可为,到底什么又不可为。且在做事的时候,便于根据自己的条件,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功效。因此,自律和明察这两者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实,人的自律还只是自己精神净化的表现,其前题是要做到识趣、知荣辱、辨廉耻、懂规矩、明法纪……切实做到自己约束好自己。还应该注意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他人也各自有其真实的一面。而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且能了解到所需要了解的某些人的真实的一面却不是容易的事情,是非下一番功夫不可的。自古就有“人贵有自知之明”之说,这里将之发扬光大为:人贵在自律和明察。然而由于人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只要认真对待且舍得下一番功夫了,则这自律和明察则是可以做得好的。
人要自律和明察,尤其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要不断学习,善于加强自我修养。学习永远是进步的基础,而加强修养则可以让人变得愈来愈成熟和识趣、知情达理及理性的做事。
二要正确认识自己并把握好自己。如果自己是位卑或不得志,属弱势的,则不能妄自菲薄,而要做到不卑不亢,并要特别注意来自别有用心的人或倚势放纵之徒的欺辱。而如果自己是位高权重的,是强势的,则不可得意忘形,妄自尊大,依势蛮干和恃宠逞强,并要特别注意那阿附钻营之徒的溜须献媚,进而为其所利用了。
三要做到处变不惊。人在激动的时候是最容易丧失理智并上当受骗的。因此,愈是处于不确定的变革时期或愈是处于关键时刻,则愈要保持稳重和慎定,以防止他人从中搅局和乘机渔利。
四要慎欲和克制自己。要知足才能常乐,不要盲目与他人作攀比。如果要己比人,也只宜在生活上向低的比,而在学习工作上则要向高的比。否则,就要“人比人气死人”的,或要导致你去犯错误的。
总而言之,人总是须要做到自律和明察一点的,人也贵在能够做到自律和明察。况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制也愈来愈完善了,因而,一个人要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则客观上也必须相应地愈来愈注重做到自律和明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