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灯榜文库!投稿QQ:511112889

晒太阳(散文)

爱库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地球是斜着身子自转和绕着太阳公转的。在公转中,形成地轴与公转轨道保持66度34分的交角,因此,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上发生变化,所以才有了四季分明的春、夏、秋、冬。而我国大部分地域处在地球的北半球上,即北回归线上,太阳直射北半球时,便是夏天;太阳直射南半球时,便是冬天。地球不停地运动,从而变换着被太阳直射的位置,致使夏天的太阳火辣,冬天的太阳温暖,而太阳还是一样的太阳,地球还是一样的地球,所以说世界是物质的运动。因此,晒太阳,便成了人们的一个渴望和小小的幸福,在严寒的冬天里。

  小时候,我生活在地处浙西南家乡的一个小山村里。那时,家乡人吃饭都习惯烧捞饭,当中参一半大米一半干番薯丝。每天父母们早早起床,开始在土灶前用八印大锅、柴火煮饭。先放适量水和一竹筒大米,待大米“开花”几成熟时,再舀一笊篱的干番薯丝入锅中一起煮。煮熟时,用笊篱捞到陶瓷盆里,或剩一点与米汤熬成粥舀到罐里。将八印大锅洗净,再把盛上捞饭的陶瓷盆置于锅中,冬天时把粉的番薯切片也置于锅边,放几勺水一起蒸煮。水煮干了、飘出番薯的香气时才熟透。这捞饭一般供一天三餐之需,或早、午两餐。捞饭蓬松、有筋道、味香好吃,烧捞饭也可以提供米汤和粥,以及焦黄的香喷喷的番薯块。

  冬天清晨,我在睡梦中被母亲唤醒,透过窗棂看外面青山田地间、空中已经阳光灿烂,尽管想懒床多一会儿也好,但还是被父母催促着起床。洗漱后,首先到灶台前揭开锅盖,用铲子铲出番薯块置碗中,或直接手拿。到大门口左边的档墙边的墙根位置,边晒太阳,边吃番薯。在和煦的阳光晕染下,我口中呵出的腾腾热气和番薯的热气交相辉映,袅袅上升。多少个寒冷的清晨,我与弟妹在这里吃番薯、晒太阳和快乐欢笑的童年画面,一直刻在我内心,挥之不去。家乡人在寒冷的早晨几乎都是这样的吃早餐:端着一碗粥或米汤,夹一些菜放在里面,就着番薯吃,一边在门口或有阳光的位置烤着太阳火炉取暖。这好像在城里的店铺、食堂里,舀一碗稀饭配着面包吃一样,番薯相当于面包。那时或许说面包比番薯好吃,而现在或许说番薯比面包好吃。

  那时天气比现在寒冷,记得霜降过后,频频白霜蒙地、蒙着庄稼;经常看见小水沟、脸盆、水池等处结冰;一年会下几场雪,檐下会挂着一条条晶莹剔透的冰凌。再加那时身上、床上等御寒条件又差,所谓温饱问题还未解决,因而对大自然的太阳,火盆、火笼、火塘、篝火等取暖便有了强烈迫切的渴望和依赖。

  记得有一年的大雪过后的一个上午,三百多号人的村大会就是在一座向阳山坡上开的,靠太阳取暖,父亲是村干部,站在高处,挥着手,向群众们讲话。村民有的站着,有的坐在稻草垛上或 草地上,有的坐在石块上,而我与小伙伴们穿梭于他们中间玩耍。

  太阳,每天是从东偏南方向升起。而我家房屋背靠山坡,大门朝西,因而左边档墙的位置早晨就晒到太阳,而大门口檐下位置午后才能晒到太阳。四面环山的村庄,阳光多少会被大山阻挡了一些,不像平原地带太阳从地平线一露脸或西沉,能最先或最后普照大地。

  我们中国历来是以坐北朝南为理想的建构来修建房子,是什么时候开始,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你不妨留意一下,城市各小区住宅的阳台几乎都是朝南的而没有朝北的。坐北朝南的房子,不仅采光好,而且冬天一早就能照到阳光,因为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矮,会斜着照到屋内;而夏天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就高,阳光就不会照到屋内。

  我的房子下方是叔叔的房子,大门朝东,一早就能晒太阳。叔叔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经常会坐门口墙根下的石块上晒太阳,抽烟,享受着这个大火盆的温暖。他经常会乐呵呵对人说:“冬天太阳就是个宝!晒晒太阳真好!我们农民是靠太阳的,没有太阳什么庄稼都不能种。”而早晨、上午,父亲动不动就端着搪瓷茶杯来到这里,兄弟俩在一起晒太阳,聊天,拉家长等,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到了午后至黄昏太阳就会从这里渐渐移走。

  而此时,我家的门口阳光正旺。仿佛家门口前有阳光才会聚集人,才会坐在一起有话说,说家常理短,说“上天落地”的天下事。邻居、村里人在我家门口晒太阳时,母亲便回到屋内泡好茶水,摆放在门口的方凳上,给他们喝;如在年后正月里,还会拿出年前自家制作的米糖、番薯糖、油炸薯片、花生等放在方盆里端出来招待。房子建在我屋上方山坡上的本家姓的伯伯,见我家门口有伴,也会赶来晒太阳。其实他家大门正朝南,门口有一个小平台,地势较高,几乎早晨到黄昏都有太阳晒。他来这里完全是凑热闹,想聊家常。他总是穿着一件长长的棉袄,仿佛要拖到地上了,手提火笼,还拿着长长的旱烟筒,坐在门前矮篱笆墙上晒太阳,抽烟,聊天。在他看来,火笼不仅用于取暖,更方便于抽烟点火,节省火柴。

  这时,父亲好像被阳光焐热了,脱掉棉衣,将其翻过来,挂在门前用竹竿支起的晾衣架上,照照太阳。母亲也从屋里床上抱出棉被等晾在那儿晒太阳,不时在上面拍拍,掸掸。母亲跟我说:“今晚睡觉被子会香香的,暖暖的。”

  在我的村庄,大山阻挡了一些阳光,房子趴在地势底矮的人,会舍近求远,把洗过的棉被、被单等,晾晒在山岗、山坡和油茶树、灌木、荆刺丛上,干了衣褥,晾了风土人情。

  冬季,要挑到山岗上晒番薯丝。在山岗上,搭起木架子,上面斜放一条条长三米、宽一米多的竹篾簾,把番薯丝摊放在上面晾晒。山岗上阳光充足,且风大,干燥得很快。那时,村庄周围的山岗、山坡上,到处呈现出番薯丝晒场的景象,木架子一横横的,像一层层防守的战壕。

  冬天太阳是个宝。小时候,在我村,年初一没有太阳而是阴天雨天时,年味也会变得寡淡,也会觉得这个年过得没有滋味。有阳光时,大家走出家门,可以汇聚在门口,路上等地晒太阳,聊天,我可以玩耍,这才热闹,过年才有意思。

  到了九十年代,我已在城市工作。寄住也好,有商品房也罢,已经拥有了阳台。先寄住在郊区一幢房子的四楼上,阳台前面是矮房、地带空旷,阳光来得早,去得也晚,太阳晒得爽。我会沏上一杯香茗,冒着青烟,静静地翻开一本诗集。此时的阳光像纤柔的双手,轻轻地抚摸着脸颊、鼻子、额头、头顶发丝,我温顺得像一头绵羊,任凭阳光在我的身上抚摸……

  后来有了商品房,在五楼。因为房子在小区里,阳台前面的那幢房子跟我的住房子一样高,阳光受到阻挡,上午九点多才照到阳光,而下午三、四点钟就离去了。太阳晒得不够爽,索性来到楼下小区空旷朝阳的墙根一隅晒太阳,阳光来得猛烈,来得豁达宽广,来得大方、一点不小气。现在可不用拿着书和诗集阅读了,只要拿一只手机便可以浏览,知道天下事。这些年总是没有正儿八经、好好地晒过太阳,或许匆忙,或许天气变暖,或许御寒条件已得到大大的改善……

  包括穿着,御寒设施,如家庭有空调、取暖器等,各单位办公也几乎全部用上空调。尽管可以享受空调可调高与低的温度,给人以温暖,但空调是空调。太阳是太阳,清新自然透气和温煦。科技再发达,晒大阳总不会过时,崇尚与敬畏大自然也不会过时,太阳只有一个,地球也只有一个。而晒大阳具有四点好处:一是可以取暖;二是参与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三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四是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休息天的冬日,有不少年轻的家庭,举家来到防洪堤草地晒太阳。从汽车里取出一张张毡子,摊在草地上,还带上喝的吃的。在毡子上或躺,或眠,或坐,晒太阳,休闲、恬静、温馨,暖融融的。

  此时,在南明湖防洪堤草坪中的长板凳上,我也坐下来晒太阳。

13374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